公元626年,李世民玄武門發動政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奪得皇位,史稱“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之後,長孫無忌成爲了唐太宗最信任的人,被排在凌煙閣24功臣之首,位列禮部尚書,封齊國公,後又被封尚書右僕射,就是這樣一位權傾朝野的人,最後卻死於自己的外甥李治和外甥媳婦武則天之手,爲什麼?

李淵建立唐朝以後,在選擇繼承人這件事件事情上,一直猶豫不決,這樣一來,李建成與李世民從最開始的“暗鬥”,發展到後來的“明爭”。

李建成與李元吉一直都佔盡先機,甚至將秦王府的文臣武將們調離李世民的身邊,幾乎摧毀了弟弟的奪位資格。當時長孫輔機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一個人,他勸說主動出擊,不能坐以待斃,最終政變成功。

唐太宗即位以後,多次拜封長孫無忌,先是禮部尚書,封齊國公,後來封他尚書右僕射,好在他極力反對,上述辭官,唐太宗才改任他開封府同三司。不久,再次拜他爲司空,他又上表反對,唐太宗說:“我爲秦王時,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幫助下,我才能廓清宇內,君臨天下。以你的功績、才幹、聲望,完全能勝任這個職位,你就不要再推辭了。”由此可見,唐太宗對他非常信任。

唐太宗去世之後,他扶李治繼位。李治對這位舅舅更是信賴無比、言聽計從,進封長孫無忌爲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併兼任揚州都督。此時長孫無忌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認爲李治軟弱能欺,卻忽視了外甥媳婦武則天,後來李治想要廢后,立武則天,他極力反對,即使李治和武則天來拜訪他,希望他不要干涉此事,他依然不同意。

但這次,李治並沒有聽從舅舅的話。武則天當皇后以後,開始收拾他,平生地位顯赫無比的他,卻最終栽在女人手下。

武則天命令許敬宗構陷他謀反,李治雖不忍,但跟以前的態度大不相同,“帝竟不親問無忌謀反所由,惟聽敬宗誣構之說”,李治並沒有具體調查他“謀反”這件事,只選擇相信“構陷之說”,他有沒有謀反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治已經容忍夠了,不想再對舅舅言聽計從,想自己掌權,最終長孫無忌被“遂去其官爵,流黔州,仍遣使發次州府兵援送至流所。”在他流放的路上,被逼自盡。

若他能夠一直低調行事,並不插手李治立後,他或許還有活的機會,但他認爲自己是外戚,是李治的舅舅,身份顯赫,又習慣了李治對他的溫順,他以爲李治會和以前一樣聽話,但沒想到李治狠心痛下殺手。

長孫無忌雖是朝廷第一功臣,但也不應居功自傲,要看得透徹,懂得點到爲止,低調處事,或許能夠善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