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通寶寶蘇特寬緣雕母,直徑:31.2mm,未發現有同版式雕母,爲嘉慶蘇局雕母直徑最大者。面文嘉慶通寶,背穿滿文寶蘇,雕母的錢文非常精美,用手雕刻而成,文字細瘦高挺;字口深峻;筆劃剛勁、有力;地章光潔,全身無鑄造痕跡。穿孔由雕鑿之後再銼光而成。雕母在鑄錢過程中起規定錢式的作用,並在翻鑄母錢時用於印模。雕母錢比同版流通的錢更大、更重,存世量非常稀少。

清代錢局每開爐鑄錢,先取精煉黃銅製成雕母,再以雕母翻鑄若干母錢,最後用母錢翻砂鑄流通錢,因此雕母又稱祖錢,均爲手工雕刻而成,在錢幣鑄行流程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特殊的性質,加上錢局使用後往往存檔入庫,故民間流傳甚稀,而其工藝的特殊性又使雕母具有流通錢無法比擬的藝術觀賞價值。此類雕母公開市場僅見2018年中國嘉德春拍有一枚以102.35萬成交,此枚官方估價90萬人民幣,價值幾何?還有待市場驗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