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爾景福宮,單看照片許多人會認爲這裏是中國。圖/視覺中國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襄陽、江陵、麗水、廣州、海南......”

你以爲你正在環遊中國南方?不,你其實是在韓國。韓國,爲什麼會和中國有許多重複的地名呢?

01.韓國的地名,爲何會和中國重複?

對於韓國人來說,位於首爾的景福宮,就是他們的故宮。中國人在景福宮的歷史博物館參觀時,會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因爲這裏展出的奏章、書籍、字畫上,寫的全是中文。

▲ 在光化門前廣場上立的朝鮮民族英雄李舜臣像,雕像下用中文寫着“忠武公李舜臣將軍像”。圖/視覺中國

韓國的歷史和文化,就像景福宮裏展出的文物一樣,處處都有中華文明的印記。

在韓國人的歷史傳說中,他們上古的三個國家中,除了最早的檀君朝鮮是神的後裔檀君創建的之外,第二個和第三個都是由中原人創建的——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在武王伐紂後逃到朝鮮創建了箕子朝鮮,後來燕國將領衛滿又在楚漢爭霸時來到這裏創建了衛滿朝鮮。

▲ 箕子像。圖/Wikipedia

朝鮮半島在漢朝時甚至直接成爲了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漢武帝在這裏設立了樂浪、真番、臨屯、玄菟四郡,加速了這個地方的開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無力東顧,這裏又逐漸被崛起於東北地區的高句麗,以及朝鮮半島南部興起百濟、新羅三個政權割據。

▲ 576年時朝鮮半島局地圖,此時中國正處於南北朝後期。圖/Wikipedia

武則天的老公唐高宗當政時,三國之一的新羅與唐朝結盟,與唐軍一起戰勝了來犯的日本,668年,新羅吞併了兩個鄰居,統一了朝鮮半島。

在統一之前,朝鮮半島上的三個國家就完全照搬了源於秦漢的郡縣制,只不過當時的各個郡縣的名字還很奇怪,比如今天韓國的大邱廣域市,那時叫達勾火縣,朝鮮的開城,那時叫冬比忽,那時朝鮮半島上的人還沒有自己的文字,各地的地名都是口語化的稱呼。

新羅在統一朝鮮半島後,開始向唐朝學習,757年,也就是唐玄宗兒子唐肅宗在位時期,新羅景德王把境內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全部改爲了漢式名稱。

▲ 新羅時,國家仿照華夏“禹定九州”的理念將國家分爲九州,另有五座京城和仿照中國的五嶽。圖/Wikimedia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那時的新羅,還是後來的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都直接借用過中原王朝的地名,比如今天的首爾在高麗時叫楊州,雖然這個名字是木字旁的楊,和中國的揚州提手旁的揚字不同,但在《高麗史·地理志》裏,說“楊州,別號廣陵”,廣陵正是唐朝前揚州的古稱,足以見得楊州和揚州其實是一回事。

▲ 韓國首都首爾。古代,首爾曾使用過慰禮城、漢陽、楊州等多個名字。圖/視覺中國

那朝鮮半島上的政權爲什麼要直接借用中原的地名呢?揚州是當時重要的商埠,這裏的繁榮,給高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們也給自己的城市,起了相似的名字。

但是,韓國人真正從中原學到的,不是一個個現成的名字,而是起名的方法。還拿首爾來舉例,在叫楊州之前它曾叫漢陽,因爲它在漢水的北面,引用了《春秋》中“水北爲陽”的典故。雖然給他起名漢陽的新羅景德王肯定知道隋朝時中國就已經有了一個漢陽,但這只是殊途同歸的結果,畢竟當時中國自己也有許多重複的地名,沒毛病。

▲ 漢江的“漢”字源於古代人認爲它水質好,和中國的長江一樣,長江在漢地,所以起名漢江。圖/視覺中國

再如,韓國江原道南部有個地方叫酒泉,與中國西域的酒泉同名。一開始,這個地方叫酒淵,後來新羅奉唐朝爲正朔,所以也學起了中原王朝避諱的習慣,選擇用泉字代替唐高祖李淵的淵字。類似的例子,還有大邱市原名大丘,爲避孔子孔丘的名諱,才改名爲大邱。

▲ 大邱市的慶尚監營公園。圖/Wikipedia

至於韓國的襄陽和江陵等湖北地名,則完全是另一回事。蒙古大軍進攻南宋時,在襄陽地區的激戰十分慘烈,襄陽城破後,當地人都被報復性地遷到朝鮮半島,他們爲自己的流放地起名襄陽,以懷念故國。

02.漢字文化圈,割不斷的文明淵源

在韓國的各處歷史景點裏,你總能找到漢字的影子,比如首爾的標誌光化門的匾額上,書寫的都是漢字。

▲ 光化門上的匾額。圖/Wikipedia

自新羅起,朝鮮半島上的國家一直和中原國家關係密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這裏的人們心嚮往之,士大夫們紛紛以能夠熟練使用中華典故和詩詞爲傲。

中原人經常感嘆五嶽的巍峨,於是朝鮮半島上的人也在新羅時設定了自己的五嶽,還依據《周禮》定下四鎮(也是四座山),以便更好地歌頌自己的三千里大好河山。

▲ 韓國景福宮勤政殿的御座和日月五峯圖,圖上的五峯就是朝鮮半島的五嶽。圖/Wikipedia

1446年,李氏朝鮮的世宗李祹創造了諺文,也就是今天通行的韓語,世宗也因此成爲了他們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 韓元1萬元紙幣上世宗的畫像。圖/Wikipedia

然而,在世宗剛剛創立諺文的時候,飽受漢文化薰陶的士大夫們都極力反對,他們認定這是夷狄行爲,是文明之累。當時韓國廣大的文盲民衆,也沒用上這種新文字,畢竟對於窮的讀不起書的人來說,不是說你把漢字換成諺文我就能看能寫了。直到19世紀末,諺文才逐漸普及開來。

▲ 世宗發佈諺文的《訓民正音》。圖/Wikipedia

但是,如果你認爲韓國文化在歷史上就等同於中華文化,那就未免太過武斷了。就拿發明韓語的世宗李祹來說,世宗的廟號,韓國的理解是“世世代代的受人尊崇而可奉爲模範的人”,而在中原王朝,世宗則往往指守成之君,比如周世宗柴榮、清世宗胤禛(雍正)等等。同樣都是世宗,意思可不一樣。

▲ 首爾德壽宮的世宗大王雕塑。圖/Wikipedia

同樣的例子,還可以用於日本。很早以前,日本也沒有文字,他們的第一部史書《古事記》就是用中文寫的。但是當你真的翻開這本書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每一個字都認得,但不知道它們合起來的意思”這種情況,這是因爲日本人當時借漢字過來,許多時候是當做拼音來注音的。

▲ 日本真福寺所藏的14世紀《古事記》。圖/Wikipedia

“二戰”之後,朝鮮、韓國先後廢止漢字,使用諺文。2005年,韓國把首都的中文名字從漢城改爲了首爾。當時,有不少國人都誤認爲,首爾是英文名字Seoul的音譯,選擇英文名首爾而不是中文名漢城,是韓國希望“去中國化”的表現。

其實,對於韓國老百姓來說,漢城的習慣稱呼就是Seoul,而漢城的Han-Seong這個發音,更多的是官方稱謂,至於Seoul這個詞,也不是什麼英語發音,而是地地道道的朝鮮半島發音,這個詞最早可追溯到新羅時代,意思就是首都。

▲ 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標誌,那個時候,漢城的韓語發音和英語發音都是首爾。圖/Wikipedia

1948年,韓國建國後自然而然就按照民間習慣稱謂,把漢城叫做了Seoul,可是,對於認識漢城這兩個字的韓國人來說,這讀音與書寫不符啊!隨着中韓之間的往來日益密切,漢字在韓國使用得也越來越頻繁,這個問題也就越來越大。

最終,在2005年,當時的市長李明博把首都的漢字名從漢城改爲了首爾,這不僅不是“去中國化”,還可以說是爲了滿足中韓交流需求的舉動。

▲ 李明博,2005年時任首爾市長,後當選韓國總統。圖/Wikipedia

包括漢字、地名在內的華夏文明印記,早已成爲了韓國文化的一部分,中國和韓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都是這個文明的傳承者。

下次再去韓國,甚至是日本的時候,如果再看到自己熟悉的地名,你應該不會再感到驚訝了吧?

▲ 首爾德壽宮的正門大漢門。圖/視覺中國

參考資料

《漢語原創詞與韓國地名文化》,張慧林

《中國傳統地名學對朝鮮—韓國半島的影響》,華林甫

- END -

文丨張雨晨

封圖 | 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