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潢川縣充分利用水產資源優勢,瞄準小龍蝦產業,大力推行“稻蝦共作”模式,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畝雙收”,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全縣小龍蝦養殖面積達35.8萬畝,其中“稻蝦共養”面積25.7萬畝,形成了小龍蝦種苗、飼料、養殖、加工、銷售、餐飲、技術服務一條龍發展全產業鏈,創出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小龍蝦產業已成爲羣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目前,全縣6030戶貧困戶通過養殖小龍蝦實現了穩定脫貧。

主要做法

(一)強化政策驅動。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制定五年發展規劃,即到2021年全縣小龍蝦養殖面積達50萬畝,加工能力達到5萬噸,綜合產值達100億元。加大政策扶持。成立縣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發展的扶持政策。對貧困戶自養每畝補助400元,對苗種繁育基地每畝補貼500元。在全省率先推出小龍蝦養殖政策性保險,確保農戶畝均收益不低於1500元。實施考覈督導。把小龍蝦產業發展納入鄉鎮目標考覈體系,一週一督導、一月一通報、定期觀摩、現場推進、獎優罰劣。

(二)強化龍頭拉動。抓龍頭企業。投資3.45億元,實施黃國糧業水產加工、河南澳嘉食品、鑫億食品、潢豐小龍蝦加工等5個小龍蝦加工項目,提升龍頭帶動能力。抓基地建設。大力培育小龍蝦種苗繁育、養殖基地。黃國糧業投入500多萬元建成小龍蝦種苗繁育基地,年投放市場蝦苗6百萬尾。潢川縣成功創建國家級稻漁綜合示範區2個,省級稻漁綜合示範區9個。抓產業集羣。以農都農業、華萊時代、三源水產、鑫威水產等100多家養殖、加工企業爲龍頭,全縣從事養殖加工人員1.83萬人,年加工成品蝦2萬餘噸,成爲全省最大的小龍蝦養殖、加工基地縣。

(三)強化示範帶動。扶持大戶做強。鼓勵和引導各類民間資本進入小龍蝦產業,幫助解決融資難題。引導散戶做大。成立小龍蝦協會,引導養殖戶抱團組建合作社,提高市場競爭力。桃林鎮蘇營村幹部帶頭成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全村養殖戶241戶,其中貧困戶118戶。帶動新戶養好。推行“龍頭企業+基地+技術+貧困戶”和“專業合作社+技術+貧困戶”等模式,發展訂單養殖,將更多貧困羣衆鑲嵌在小龍蝦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四)強化創新推動。以技術來支撐。組建全國縣級唯一的國家稻漁綜合種養分中心,加大與中科院水生所、河南農科院合作研發,着力提升產業科技水平。靠人才做支柱。先後邀請武漢大學、華中農大、上海海洋大學多位知名水產專家來縣指導。黃國糧業、寶樹水產等多家公司聘請省內外專家教授作爲技術顧問,有力促進小龍蝦產業發展。用科普來支持。在全省率先制定小龍蝦水面養殖、“稻蝦共養”等技術規程,推行標準化生產。建立小龍蝦專業科技服務隊伍,舉辦稻蝦共養培訓班200餘期,培訓人員2萬人次,幫助羣衆解決技術難題,

(五)強化利益聯動。圍繞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探索了五種扶貧模式。貧困戶自養扶貧模式。對有自養能力和自養條件的貧困戶,實行全要素支持,全過程幫扶,全縣自養小龍蝦貧困戶3748戶,養殖面積達6.7萬畝。託管幫扶扶貧模式。對個別無勞力、勞力不足,或生產經驗、養蝦信心不足的貧困戶。採取經營性託管、承包式託管、租賃式託管等方式,將蝦苗供應、技術指導、日常保健等核心生產要素託管養殖大戶、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收益按比例分成。全縣託管幫扶的經營主體120多家,託管養殖面積3.6萬畝。綜合養殖扶貧模式。以龍頭企業爲主體,連片流轉土地,龍頭企業負責種苗、飼料供應、技術管理,貧困戶通過投資入股、企業務工、承包養殖等自由選擇一項或多項合作。目前,黃國糧業、寶樹水產、華萊時代等8家養殖規模超千畝的企業主要採取這種模式。農戶租養扶貧模式。對因前期不願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農戶,以本村小龍蝦養殖合作社爲依託,與農戶以每畝300元的價格簽訂合作租養協議,先由合作社負責挖溝、圍網、防逃等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戶再以每畝100元的低價租蝦田養殖,減少貧困戶的前期投資,此種模式帶動貧困戶500餘戶。電商扶貧模式。引進農都集團,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渠道+高效供應鏈+品牌化運作”的3+3模式,聯合京東、順豐等快遞公司,利用B2B、B2C等電商渠道,讓小龍蝦產業踏上電商快車。農都集團小龍蝦日交易量5萬斤,年交易額100億元左右,相關產業帶動3000名貧困戶增收致富。

扶貧成效

(一)貧困戶得到了快速增收。小龍蝦養殖門檻低,家家戶戶都可養;投資小,畝均一次性投資1000元;見效快,當年投資當年收益,一年可養兩季;效益高,不但龍蝦可賣錢,有機稻米價更高,畝均增收2500元以上。

(二)企業實現了良性發展。黃國糧業、寶樹水產等企業通過小龍蝦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不僅讓貧困戶有穩定收益,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如黃國糧業建成了繁育基地500畝、年處理加工8000噸的加工廠,成爲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單位。爲了滿足羣衆建蝦池、挖蝦溝,提供飼料、蝦苗、技術指導的需要,全縣小龍蝦養殖合作社達50餘家,爲加快供給側改革,發展現代農業奠定了基礎。

(三)產業鏈得到了有效延伸。小龍蝦的產業鏈涵蓋苗種繁殖、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等方面,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如創偉水產與鄭州大學藥學院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研發蝦殼甲殼素、殼聚糖清潔製備及其副產物生產工藝,通過精深加工變廢爲寶,生產甲殼素、蝦青素、蝦蛋白等高附加值產品,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四)農業供給側改革探索了新路。因“稻蝦共養”嚴禁使用化肥、農藥,降低了水質污染,生產的小龍蝦、有機稻米供不應求,實現了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小龍蝦產業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探索和實踐,極大助推了鄉村振興。如華萊時代與中儲糧合作建設有機米生產基地,在北京13個超市設立潢川“蝦田大米”專櫃,每斤售價15-20元,真正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畝雙收”。

來源: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中國扶貧》雜誌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