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8日公佈,在三星堆周邊發現重要遺址——聯合遺址。專家認爲,此遺址應該是三星堆古城遺址周邊一重要聚落,涵蓋了近5000年來連續不間斷的區域發展史。此發現拉開了對三星堆周邊區域研究的序幕。

聯合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南豐鎮聯合村1組,南距三星堆古城遺址約8公里。

圖據視覺中國

今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成果,這個被命名爲廣漢聯合遺址的地方, 發現了極其豐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漢、魏晉、唐宋和明清時期的遺存。其中出土了大量精美器物,包括一陰線刻龍鳳紋盤,生動形象,“龍鳳呈祥”之意滿滿,是這一時期罕見的精品之作。

聯合遺址涵蓋了近5000年來連續不間斷的區域發展史,堪稱成都平原通史型遺址,對於揭示區域考古學文化面貌、建立完整的區域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以及研究古蜀文明的起源、發展、演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聯合遺址涵蓋了桂圓橋、寶墩、三星堆、十二橋4個文化因素,是三星堆周邊首次發現有着完整古蜀文明序列的遺址,其中三星堆主體文化因素在聯合遺址最爲豐富,出土了大量和三星堆類似的文物。”現場考古負責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辛中華介紹。

遺址航拍圖

更有趣的是,外形酷似《憤怒的小鳥》中豬的形象的陶豬也被挖掘出來,還喜提今日熱搜。網友笑稱:“原來‘憤怒的小鳥’產自中國…… ”

//南距三星堆古城遺址約8公里 面積近5000平方米

廣漢聯合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新平鎮(現南豐鎮)聯合村1組,地處鴨子河北岸約1.5公里處,南距三星堆古城遺址約8公里,中心地理座標爲東經10°14′54.84″,北緯31°1′1.24″,海拔高度458米,面積約17000平方米。

爲配合天府大道北延線(廣漢段)工程建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廣漢市文物管理所等從2019年10月開始對聯合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計劃發掘面積7000平方米,截止2020年7月底,已完成發掘面積近5000平方米,發現了極其豐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漢、魏晉、唐宋和明清時期的遺存,揭露各個時期的灰坑、墓葬、窯址等遺蹟數以千計,同時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石器等,目前發掘工作仍在進行中。

//新石器遺存包含了 早於寶墩文化的因素和豐富的三星堆一期遺存

新石器遺存包含了早於寶墩文化的因素,陶器以泥質陶爲主,夾砂陶也有一定數量,繩紋佔絕大多數,其餘爲附加堆紋。

典型的器物組合爲:寬折沿高領鼓腹罐、折沿深腹盆、折沿鼓腹罐、折沿折腹深腹盆、細泥斂口鉢、侈口花邊口罐等,均爲平底器,不見圈足器。石器有磨製石斧、錛等,也有一定數量的小石器(細石器)。無論器類還是陶質、陶色和紋飾風格,都與桂圓橋遺址和寶墩文化有較大的差異,而與岷江上游以姜維城、營盤山遺址爲代表的新石器文化有更大的相似度。

遺址同樣發現了豐富的三星堆一期遺存(寶墩文化),主要以灰坑遺蹟爲主,夾砂陶佔絕大多數,器形主要有折沿粗繩紋花邊口罐、鏤空圈足豆、高圈足盤、圈足器、泥質斂口罐等,夾砂陶罐口沿壓印繩紋呈花邊口狀是比較典型的風格,器身多飾粗繩紋、平行線劃紋、齒狀附加堆紋、凸棱紋等,與三星堆文化的發展序列緊密銜接。

//出土的陰線刻龍鳳紋盤 詮釋了中華文明“龍鳳呈祥”

三星堆主體文化因素在聯合遺址最爲豐富,出土和復原了大量的高柄豆、鏤空圈足豆(盤)、小平底罐、器蓋(杯狀、雞冠狀、八字形、寶塔狀)、直口缸、厚脣斂口罐、簋形器、圈足罐、觚形器、瓶狀杯、小底尊形壺、字母口壺、帶耳壺、紡輪等,這一時期高柄豆、小平底罐、圈足豆、器蓋等最爲盛行。

其中出土的泥塑陶豬尤其值得稱道,形象呆萌可愛,栩栩生動,堪稱一絕;出土的陰線刻龍鳳紋盤,生動形象,“龍鳳呈祥”之意滿滿,則是這一時期罕見的精品之作。在這件被考古工作人員拼接還原後的陶蓋上,一隻帶有羽冠的鳳鳥昂首挺立,蓋頂邊緣可見一條游龍盤旋在鳥的周圍。“這個圖像上的龍是很飄逸、成熟的,以往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青銅器上龍的形象還沒有它成熟。”辛中華說,這種“龍配鳳”的佈局清晰詮釋了中華文明“龍鳳呈祥”的寓意及源遠流長的歷史。

出土石器包括大量的打製石器和磨製石器,打製的以盤狀石器最多,有的十幾件集中出現,磨製石器則更爲豐富,有大量的石璧、石斧、錛、鑿等,也有少量的牙璋出土。

漢代遺存以灰坑和溝爲主,多瓦礫堆積。出土器物有釜、罐、盆、鉢、紡輪和“大富吉”銘文瓦當等。

唐宋時期則以墓葬爲主,多磚室墓,大部分爲二次骨灰葬,有雙室、三室合葬墓,另有小部分甕棺葬。出土器物主要有雙耳罐、四系、六系盤口罐、盆、甕、雙耳小杯、銅鏡和開元通寶銅錢(個別伴出五銖錢)等。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視頻 李雪豔

照片和視頻素材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編輯 成欣芸

校對 鄭涵

審覈 張婷婷 李影 莊偉偉

監製 孟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