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明朝末年,北方女真部落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他們原本依附於大明,公元1586年,明朝授予努爾哈赤都督僉事的職位,還加授龍虎將軍,對於女真部落可謂是仁至義盡,可努爾哈斥靠着明朝給他的官職藉機壯大自己,統一女真各部落,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見時機成熟,建立後金汗國,以七大恨正式和明朝對立,雙方由此展開了幾十年的拉鋸戰。

努爾哈赤打仗很厲害,他建國後率領八旗鐵騎一路拿下開原,鐵嶺,遼陽,瀋陽等地,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努爾哈赤一方面是收養投降的漢人,用聯姻,美人,財寶重用他們爲自己效力,另一方面推行剃髮易服,徹底奴化當地的漢人,後來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被袁崇煥的大炮送回了老家,接替皇位的是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

皇太極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恢復了部分漢人的待遇,而且開科考試,讓漢人地位逐漸提高,因爲他知道僅僅依靠蠻力無法取得天下,必須依靠那些儒生,他們熟悉大明朝的軍事,經濟,政治和各項制度,最瞭解明朝的弱點,後來皇太極還將忠心自己的漢人成立漢八旗,讓他們和蒙古八旗一樣,成爲清朝麾下的軍事力量。

但明朝有關寧錦防線的阻礙,皇太極始終不能越雷池一步,最後率領清朝軍隊入主關中的是努爾哈赤的14個兒子多爾袞,多爾袞,出生於1612年,他曾跟隨皇太極出征蒙古各部,因爲軍功卓著,成爲正白旗旗主,皇太極死後,清朝內部爭權奪利,多爾袞以攝政王的身份輔佐福臨登基稱帝,也就是歷史上的順治皇帝。

公元1644年3月,明朝內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起義軍領袖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佔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統治中原276年的明朝滅亡了,多爾袞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高興,立刻率領大軍南下,入關和李自成以及南明王朝爭奪天下,這時候明朝將領吳三桂投降了清軍,打開了山海關,更是讓多爾袞如虎添翼。

1644年5月初二,八旗鐵騎攻佔北京城,順治皇帝在紫禁城登基,正式入主中原,而多爾袞在明朝皇宮中卻發現了明成祖朱棣留下了詔書,上面寫着:明朝終此一生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多爾袞也希望清朝能夠有這份雄心,於是就說了一句霸氣的話:丟尺寸之地,減一分版圖,既非我愛新覺羅子孫,可惜他的誓言最後被清朝皇帝拋諸腦後,成爲了紙上空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