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茶业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共同来关注小茶叶里的大世界。

中国作为茶叶故乡,茶业、茶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市场和科技的发展,传统茶饮不断升级,新式茶饮纷纷崛起,围绕茶叶展开的三产融合也越发深入。不过,在中国茶业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扩大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茶企茶农不断创新种植、加工技术,坚持品质、打造名牌,让中国茶叶“茗”扬四海。小茶叶有“大智慧”

六月茶山青如黛,茶香四溢满筑城。当下正是夏茶生产旺季,贵州省开阳县的万亩富硒茶海间,一垄垄茶树随山势蜿蜒绵延,山高云低,满目苍翠。

今年入夏后,气温升高,降雨充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龙岗镇坝子村的贵州省开阳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6800亩示范基地内,茶叶长势喜人。“茶园的温度和湿度都很好,土壤酸碱度也适宜,就是缺少氮和钾,该施肥了。”公司总经理李景平坐在办公楼监控室里对茶园管理作出精准决策,“大数据很‘聪明’,让我们管理茶园轻松又有效。”

郁郁葱葱的茶树间,耸立着一根根高高的杆子,上面安装的摄像头就像一只只“眼睛”,时刻观察着茶叶的长势和茶园的情形;而茶树顶的一个个白色“小房子”里,传感器实时收集着温度、湿度、酸碱度等信息。在监控室,这些信息通过计算、分析便能为茶园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大数据可以让我们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施肥,提前预判防控病虫害等,让我们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李景平说。

为保证茶叶品质,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还通过追溯系统对茶叶进行农残检测。如今,开阳富硒茶已成为贵州“干净茶”的一张名片。

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还带动当地村民种植了2000多亩茶叶,为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优先收购他们的茶青。

自古黔中出好茶。贵阳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山地丘陵交错,是茶叶种植的最适宜区域。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28万亩,投产茶园23万亩。“近年来,我市培育壮大了一批茶叶龙头企业,目前已有茶叶生产企业、合作社139家,形成了大、中、小并举的茶叶加工集群,其中不少茶企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智能装备,推动传统的加工向机械化、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贵阳市茶办主任、研究员龚静说。

当前,已有十余家茶企像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一样,投身智慧茶业。

从2018年开始,为做好质量和品质控制,贵茶集团陆续建设了“贵茶联盟”大数据管理系统、动态质管数据库和ERP生产数据系统,明确质量、安全和品质关键控制点,实现动态监控与智能生产,以及从田间到茶杯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

大数据“基因”的植入,让贵阳的茶园越来越绿、贵阳茶香味越来越浓。近年来,贵阳以“跨区域、跨季节、跨品种”拼配为方向,积极进行茶叶加工技术创新,已有清洁化初加工线100余条、精制加工线10条、碾茶生产线2条、抹茶生产线1条,掌握红、绿、白三大茶类加工工艺和抹茶生产技术,涉足黄、青、黑茶生产,有力提升了茶叶加工水平,产品的品类、品种、产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除了种植、加工环节,大数据还在销售环节助力贵阳茶实现精准营销,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2019年,贵阳市实现干茶产量1.49万吨,产值达29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享誉海内外。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技术

茶产业打造品牌走向世界的根基在于坚持品质,无公害茶叶种植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能。在无公害茶叶种植中,科学高效的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提供优良的茶叶成品,而且能够提高茶农的经济收入。

选择优质茶叶品种

在无公害茶叶种植中,保障基础种植过程是整个高效种植的关键所在。其中,茶叶品种的选择要充分考量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选择有参照标准的品种。首先茶苗高度要达标;其次,茶苗的茎干粗细程度要适宜种植需求,淘汰不合格的茶苗;最后,茶苗的每个植株在种植前都要保证整体完整,这样才能确保茶苗的整体存活率。同时需要对种苗的毒性及健康标准进行测试和检验,通常以无性繁殖为好。除此之外,不同区域间的种苗调取要经过严格的病虫害检测程序,这样才能避免区域间的病虫害互相传播,保障茶叶质量和高效种植。品种的选取还需要考量对抗外界环境干扰能力强的品种,以及抗逆性强的品种,并且要依照种植生产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品种多样化搭配。

优化茶树种植过程

茶树的种植过程是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的核心环节,通常需要做好种植前的科学规划,对种植区块茶苗进行合理设置,便于后期茶园管理和维护,实现产业规模化,提高经济效益。茶树种植过程需要对地形特点、地域条件及坡度等潜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对比,同时关注各种植区域间的道路规划、种植群中的蓄水池设定等。茶树种植通常要求区块分割种植,每个区块的范围在10亩左右为宜,而每行茶苗的种植长度控制在50米左右。种植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种植场地进行挖掘,在挖掘的土坑中施加定量的有机肥,尽量选择无公害茶叶专用肥料或天然的农家肥料。施肥完成后,第一时间填土覆盖。其次,要合理设定植株间距,种植过程选取轮作等方式,有效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再次,合理引进机械设备,在种植过程加快机械化操作,有效促进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的推广。

增强种植后的植被养护

无公害茶园追求茶叶种植全程无公害,因此需要实行更精细、更严格的植被养护管理。这其中有关茶树四周的基础防护设施必不可少,对于种植场地周围的护林树种选择要仔细考量。护林树种的选择需要结合种植地点的地理条件特征进行选取,同时需要对土壤、水文条件进行科学检测,使选取的树种具有坚挺、防风沙等优质特性,而且护林树种与茶树之间不能存在病虫隐患。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管理要点

注重修剪管理

茶树修剪是决定茶树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无公害茶叶高效种植的技术要点。修剪过程要充分把握茶树的整体生长习性,进行科学化的修剪作业,包括茶树树冠密实程度的管理、茶树修剪后的形状等。这些都是对分枝养分吸收量的合理控制,保证主干健康生长。修剪时要遵循一定的方法,首先要进行适度的轻修剪,主要对树冠部分的枝叶进行修剪。其次要对茶树冠内部进行深度修理,清理茶树冠内部的残余树种,以保证茶树内部整体通风、透光。最后要保证修剪的常态化,设定修剪时间表,从而使茶树处于健康生长的状态,提升无公害茶叶种植的有效性。

维护茶园的土质水准

任何植物的生长都依托良好的土壤条件,优质的土质能保证茶叶种植的产量和效率。种植过程中,通过合理施肥,科学覆盖有机肥,能逐渐形成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生物,切实提高土壤整体的生物活性,保证土壤中的有机物数量,从根本上优化种植场地土壤肥力,使茶树具备健康生长的土壤环境,切实提升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的有效性。

做好无公害茶园的水分管理

茶园的保水工作也是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要点,因此要实时监控茶园土壤含水量,将茶园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0%~90%,确保茶树生长的优质环境。除此之外,可以在土层上铺草,保证土层的含水量,减少土层水分过度蒸发。因此,种植前期要做出良好规划,科学优化水利系统,从而有效应对干旱气候。

强化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

无公害茶树种植对周围自然环境有较高要求,通常需要光照和湿度维持在一定标准。如果难以保证生长所需的优质环境,茶树很容易产生病虫害。因此,强化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是茶树种植管理的重点。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配合使用人工管理、物理、化学等防治手段,避免使用高残留量的农药,可以采用无害的环保捕虫板消除病虫,保证无公害茶叶种植的高效性。茶叶深加工提升茶品质

茶叶深加工技术是以茶鲜叶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从深度、广度改变茶叶产品结构。茶叶深加工技术大体可分为机械加工、物理加工、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综合技术加工4个方面。

机械加工

茶叶的机械加工基本不改变茶叶本质。其特点是只改变茶叶的外部形式,即颗粒的大小,以便贮藏、冲泡,符合清洁卫生标准。袋泡茶是机械加工的典型制品,这种制品在机械成分上,需要排除细微粉末及大于14~18孔筛颗粒,以达到茶叶大小基本一致,便于茶汁泡出。袋泡茶叶加工的关键是保持原茶的固有风味,在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保持茶叶的色、香、味不变。这就要求加工包装时间尽可能缩短,以免茶叶吸湿劣变。此外,内外包装纸的性能要好,特别是内包装纸的过滤性要强,茶汤滤出要清澈,内外包装纸及拉线等材料禁止被有毒物质污染。

物理加工

茶叶的物理加工只改变茶形态而不改变茶本质。其特点是便于干茶的贮藏、运输或饮用。速溶茶及茶的水浸出物、罐装茶水、泡沫茶都是典型的物理加工茶制品。罐装茶水和泡沫茶都是液体茶(简称液茶),前者是即饮茶,后者是调制茶。速溶茶是茶叶冲泡液经过浓缩、干燥、粉碎而成的固形物。速溶茶的原料和工艺要求高,原茶质量不可过低,在冲泡、浓缩、干燥过程要尽可能避免长时间高温处理,以保持原茶的色泽和风味。干燥过程常用喷雾蒸发或冷冻升华。

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

茶叶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是采用化学或生物化学方法,以茶鲜叶或成品茶为原料的加工。其特点是从茶中分离和纯化提取特效成分,或改变茶叶本质制成新产品。这些产品从成分来说,有酚性物系列、维生素系列、茶色素系列、嘌呤碱系列、多糖体系列;有日用化妆品药物或营养附加成分,如各种特效成分的冲泡剂、胶囊、口服液、清洁剂、牙膏或漱口液、发泡剂等。从用途区分,有食品的天然添加剂,如抗氧剂、着色剂、调味剂、抑菌剂等。

综合技术加工

茶叶的综合技术加工是综合应用上述各项技术,并以制成茶为主的新产品加工。目前,主要包括茶叶药物加工、茶叶食品加工等。

1.茶叶药物加工。根据茶叶成分的药理功能和保健功能,以茶为主成分,配制成各种药茶和保健茶。茶叶药物加工技术关键在于优化配方,这就需要对茶的特效成分和配伍药物成分的功能、物理和化学性质与生物化学特性有深刻了解,通过合理的研制技术,制定茶与配伍药物的优化配比。

2.茶叶食品加工。利用茶叶中多种有机成分、微量矿物质元素及防病治病特效成分,作为食品的辅料进行综合性加工。其主要产品有果味茶水、保健茶水等软饮料。茶叶食品加工技术的关键是精研原食品固有技艺,了解原食品主辅料配比,在保持食品外观的基础上,突出茶物质富有的风味和营养,提高原食品的保健功能。

(策划:蒙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