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職業追星可以賺錢,你知道嗎?

代拍、賣票、做周邊、營銷號,職業粉絲掙錢的方式多種多樣。

【獵雲網北京】8月2日報道(文/呂鑫燚)

追星到底是氪金還是賺錢,這取決於你是不是職業粉絲。

粉絲一詞最早出現在大衆視野,是源於1980年代臺灣偶像團體小虎隊出現後。自此追星的少男少女們有了統一的稱號,隨着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娛樂產業日益成熟。追星也從單純的粉絲羣體演變成飯圈文化。

打榜、應援、控評、買周邊,粉絲在支持自家愛豆時的每一個舉動都和經濟投入掛鉤。以2018年大火的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爲例,據明星資本論統計前20名粉絲集資超過1300萬,近50家粉絲機構參與,到決賽時達到了2000萬。

如今的粉絲早不是在臥室裏貼幾張海報那麼簡單,有計劃有組織的產業鏈必然就有掙錢的機會。當大多數粉絲瘋狂花錢打榜時,一羣職業粉絲應運而生。他們在粉絲經濟的產業鏈裏摸索了一套獨特的掙錢的方式。

職業粉絲黃牛化

“職業粉絲形成產業化大概在2016年。”追星十年目前是明星運營的孟佳向獵雲網透露到,混跡飯圈十年真正感受到職業粉絲的存在就是2016年起。

究其原因和明星量產脫不開關係,明星這一職業所獲得的大量利益和關注驅使越來越多人加入,同時培養一名流量明星所帶來的經濟效應也使得經紀公司開始量產打造明星。

有明星就有粉絲,明星越多唯粉(指只追某一個明星)越少。孟佳表示,職業粉絲大多分爲兩種人:一種是直截了當靠追星掙錢的,另一種是混跡飯圈多年後,喜歡的明星越來越多慢慢無感開始掙錢。“其中前者佔多數。”

當弄清楚職業粉絲並不是粉絲時,如何掙錢就輕鬆多了。

“代拍、賣票、做周邊、營銷號……”職業粉絲掙錢的方式多種多樣。

其中最常見的形式就是代拍,由於明星有許多站子(官網、後援會、粉絲論壇的統稱)存在,而站子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專門發佈自家愛豆的圖片。當粉絲無法出現在機場給自己愛豆接機時,會主動聯繫職業粉絲代拍,代拍的價格和明星的咖位成正比。100張照片爲一個單位,每次代拍粉絲會購買三到九個單位不等。

以頂流流量明星爲例,一個單位的價格在150-200元不等。孟佳像獵雲網透露:“可能100張照片聽起來很多,但其實就是站在機場對着明星拍照,連按快門100張照片也就是幾分鐘的事。”每當遇到白玉蘭頒獎典禮等衆多明星聚集在同一城市時,每天在機場基本上能拍到七八位明星。每次接幾位明星和十幾個代拍需求,一次就能掙幾千元。而且有些代拍的職業粉絲會將同一張照片經過尺寸更改或濾鏡等簡單處理後賣給不同的站子,節省時間的同時接更多的單子。

明星的行程從哪兒來?

在機場代拍明星後販賣照片的前提是要清楚瞭解明星的行程,這也是職業粉絲黃牛化現象的表現。

曾是陳坤的站姐王琦向獵雲網表示,經紀公司和職業粉絲是密不可分的。經紀公司一般會給職業粉絲結算工資,流量明星的職業粉頭一般以 " 底薪 + 提成 " 的方式結算,跟流量明星的咖位和活動次數相關。

底薪加上提成,每個月能獲得萬元左右的收入。“如果是非流量明星的職業粉頭,經紀公司一般不會發放提成”

和經紀公司走得近後自然就會熟悉明星的行程,獲取行程後,販賣消息,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王琦向獵雲網透露,有一些不良職業粉絲甚至會出售明星的身份證、護照號、手機號、微信號等私人信息,價格按重要程度 10-100 元不等。或者是利用與經紀公司的關係,獲得藝人簽名照,拿到飯圈進行售賣。

利用自己在粉圈中的影響力和與經紀公司的關係,向粉絲出售演唱會或活動後臺與偶像合照的機會,人氣偶像的合照機會價格甚至可上萬。由此看來這是最賺錢的途徑之一。以資源優勢獲取信息和官方放出消息的時間差,先從票務公司拿票,再轉賣給買不到票的粉絲,賺取差價。“少則幾百,多則幾千,遇到周杰倫這種頂流上萬也是很輕鬆的。”

“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這種現象存在很多年了。”粉絲倒賣門票比職業黃牛更加具有優勢。不僅粉絲對明星更加了解,更重要的是職業粉絲更懂得如何藉助網絡平臺的力量,在粉絲聚集的交流羣和渠道內宣傳,成交的幾率更大。

王琦向獵雲網表示,職業粉絲混跡圈裏時間長且資源廣,大多真正的粉絲會比較擁護職業粉絲。所以當職業粉絲賣票時會有很多真粉絲來買單,而不是去尋找真正的黃牛。正是因爲這樣的擁護進而加劇了職業粉絲黃牛化的現象。

從事"職粉"的人,以大學生爲主,時間比較多且對明星有興趣又能賺錢。這樣的工作在大學裏很受歡迎,一般入坑的職業粉絲都是從當演唱會的志願者或工作人員開始的。粉絲的歌迷會、影迷會都需要交納一定的年費,從10元到100元不等,如果另外組織活動的話,還要再收取活動費。

據推算,一個300人左右的"粉絲團"一年所產生的費用至少在五六萬元左右,這些費用的收支大都沒有合法憑證。完全只能靠組織人的自律,光是在採購環節上的灰色收入就非常可觀。

以粉絲後援會最基本的會服爲例,成本價基本上在20元左右,會員價一般是50元或60元。非會員的價格更高,如果賣出去100件的話,就有4000元。此外,在熒光棒、橫幅、燈牌、展板上的利潤也非常可觀。在職業粉絲業內部也逐漸分出了等級.等級不同的"職業粉絲",收入自然也是不等。

總的來看,職業粉絲掙的是雙方錢。向粉絲出售圖片、周邊、行程、票等,經濟公司再爲其按月支付工資。

爲什麼要成爲職業粉絲?

“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我是在追明星還是追站姐?”TFboys的粉絲韓舒向獵雲網表示,有些職業粉絲在圈內的地位很高。

據王琦介紹,不論是經紀公司招聘的職業粉絲,還是自願入行的職業粉絲。在從小白到大佬的過程中都有一套比較清晰的步驟。

“第一步一定會去新開一個微博小號”,關注明星超話,通過原創、轉發、評論、點贊要服務的偶像的微博,然後申請進入粉絲羣,最好能直接申請進入官方粉絲羣,並保證在羣內的持續活躍度,混個臉熟。

“在成爲職業粉絲之前,肯定是燒錢的。前期的投入越大才越有可能被其他粉絲擁護。”買雜誌、代言產品等,前期也要自費蹲明星的行程並拍照,發佈到微博小號和粉絲羣吸引其他站子的注意。只有前期積累了其他粉絲的好感才能爲後期掙錢創造條件。

這期間也要自發爲明星應援,等自己的粉絲數達到幾百名時,不定期在自己微博舉辦抽獎活動,表面上是應援自家愛豆和其他粉絲增加互動,但實際上是爲了快速獲得關注和粉絲增長,一般獎品可以是比較難搶的偶像雜誌、專輯等。

“一般粉絲超過五位數就是大粉了。”這時在圈內的名氣和地位都比較高,就可以慢慢變現掙錢了。不過這個過程很難,經紀公司自己培養出的職業粉絲的增長方式更快。通過經紀公司的事業的內部消息,比如正在洽談的代言機會或影視資源。以及在活動後臺的一些片段等,也能迅速獲得大量粉絲的關注。

至於經紀公司爲什麼會培養職業粉絲就更簡單了,職業粉絲做的這些事情就是經紀公司的宣傳公關要做的事。一些不方便通過官方表達的言論,基本都是利用職業粉絲的賬號進行宣傳的。

除官方培養的粉絲外,一名職業粉絲並不只關注一位明星,廣撒網的職粉們不僅把眼光放到已經出名的明星上,練習生也是職業粉絲的範圍內。

很多職業粉絲會從練習生開始關注並介入運營,待到藝人大紅起來,便出售自己的大粉賬號或者自己經營的站子賬號,再用這些錢去經營新賬號或站子,接手對象也大都爲想賺錢的職業粉絲價格視藝人的火爆程度和賬號運營時長而定。“之前曾爆吳亦凡的一個 10 萬粉絲站子便賣出了六位數的價格。”

參考資料:

《揭祕職業粉頭|中國飯圈生態調研系列報告》行業研究部 影視產業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