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我們聽到身邊的親人朋友新生了小寶寶,最關心的問題中一定有“寶寶出生時體重有多少”。在咱們的傳統觀念裏,生個“胖寶寶”,抱個“大胖孫兒”是最令家人們滿足開心的事兒了。

可是,過猶不及的道理咱們都懂,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最適宜的尺度和量,新生兒的體重也是如此。

科學已經證實,新生兒體重過輕和過重都會對今後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有些傷害甚至是終身的。

不合適的體重會給寶寶帶來很多弊端

①巨大兒

我國將體重超過4kg的新生兒稱爲巨大兒,歐美國家的定義則要更高些,可以達到4.5kg以上。

巨大兒帶來的健康威脅是雙人份的,母嬰雙方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遠期和近期的健康影響。比如媽媽可能因此很難順產,分娩過程中大出血的風險提高。

對新生兒來說,體重過大必然會給嬌嫩的呼吸系統帶來挑戰,呼吸窘迫、窒息的風險都會增加。嚴重情況下,心臟、血糖等代謝問題也會易發,甚至連智力都會受到影響。

②低體重兒

低體重兒多見於早產兒,指出生時體重低於2.5kg的嬰兒。同足月誕生的健康寶寶相比,低體重兒更易生長發育遲緩,貧血概率大大增加,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對大腦生長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不過,大部分低體重兒只要得到了細心的關注和護理,用母乳或配方奶合理餵養,都能順利趕上足月兒的生長指標。

寶寶最健康的體重範圍

美國兒科協會明確指出,新生兒的體重在2.6~3.8kg的範圍內最健康。

當然,超過這個數值範圍也不一定能代表所有新生兒的身體都存在某些問題,這個早期的指標也沒法百分百決定寶寶長大後的身體狀況。

但是,爸爸媽媽和醫護人員可以藉助新生兒體重偏離健康範圍的程度,而判斷寶寶是否在剛出生時就需要特殊護理。讓家人們更仔細的觀察寶寶各項體徵的變化和生長,保證寶寶們向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兒科學會提醒,這4類孕婦更容易孕育低體重兒或巨大兒

①孕期過長或過短

越到最後,胎兒的生長發育越快。我的姐姐就是孕42周才生產,在最後的兩週裏,她的體重每天都在增長,寶寶順產不成,剖腹出來足足有近9斤的重量。

孕期過短,寶寶在媽媽的體內還未生長發育成熟,就來到這個世界上。體重過輕,器官功能也不完善,需要經過特殊的護理才能發育良好。

所以這類媽媽的寶寶更容易引發健康風險,而不管是低體重兒還是巨大兒,嚴重情況下都會對寶寶的大腦發育產生影響。

②父母影響

如果父母身材高大,或者準媽媽的體重在孕期增長過快,很有可能產下巨大兒,這時準媽媽就一定要注意多控制飲食了。

現在,母親營養不良造成低體重兒的情況比較少,多數情況下,更可能是遺傳因素決定。如果父母本來身材就比較嬌小,寶寶也更容易偏輕偏小。

③ 糖媽媽

糖媽媽給自己和胎兒帶來的風險都是巨大的,健康威脅也是複雜和深遠的,任何代謝類問題都容易找上寶寶,智力發育也會有影響。

我在孕期就是一位糖媽媽,醫生總是叮囑我密切觀察自己的體重變化,嚴格合理的控制飲食。最終生產時體重增長了20斤,順產下一位7.6斤的男寶,體重比例也已經很高了!

④吸菸、飲酒和用藥

不良的生活習慣最易影響胎兒健康,如果準媽媽在孕期用錯藥物,是很容易導致胎兒發育異常的,尤其是孕早期,胎停的風險很大。

酒精是一級致癌物,是可以傳遞給胎兒滲透進乳汁的,它也是誘發嬰兒猝死的一大“元兇”。另外,過量吸菸會讓胎兒智力受損,體重減輕,免疫力也會與健康的孩子相差甚遠。

結語

現在,很多研究結果都顯示準媽媽在孕期健康的身體狀態和綠色的生活習慣對寶寶的身體素質有積極性的作用。

哪怕胎兒基因裏攜帶有某種致病基因,媽媽通過提供良好的子宮環境,甚至可以實現關閉誘發致病基因的開關。

所以,爲了誕生一位健康的寶寶,各位準媽媽,管住嘴邁開腿,努力過上綠色健康的生活吧!

今日話題:各位家人,你們家寶寶出生多重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