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退休10年未果,但從2011年起,先後7年接到街辦打來通知年審的電話,“既然辦不了養老金,爲何年年通知去年審?我們懷疑檔案信息被挪用,養老金被冒領了。”何老太說。

十年前想辦退休被告知沒有檔案無法辦理

何敏今年64歲,1982年至1989年在西安城東紡織城針織廠工作,1989年針織廠倒閉後,何敏被分流到印染廠工作,1993年4月底由於身體原因離職,連續工齡11年。2010年有消息稱社辦企業能辦退休,“因爲沒人通知,我2011年纔開始辦退休。當時灞橋區紡織城街辦工業科工作人員多次回覆稱,我沒有檔案,不能辦理退休。”何敏認爲,廠子沒了,檔案由紡織城街辦管理,丟了應由街辦負責。從那時起,何敏便委託姐姐何靜爲自己奔波辦退休一事。

2011年4月,何靜來到灞橋區紡織城街辦,登記了何敏的姓名,並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街辦工作人員告知,沒有檔案無法辦理,需要提供證據證明何敏在紡織城針織廠上過班。

“2012年9月,按145號文件要求,只要找3個人做證就能辦養老退休。我妹妹聯繫到此前的廠長、出納、班長三人出具證明,但街辦讓提供檔案或者工資條才能辦理。這時候,一家人就想着實在辦不了就先算了,回家等消息。”72歲的何靜說,但從2013年起至2018年,除了2017年,每年4月都會接到紡織城街辦打來的電話,通知去年審。

連續接到街辦通知審覈電話去後卻發現並非自己信息

今年7月28日,華商報記者在紡織城街辦門口見到何敏、何靜姐妹。她們說,2013年4月,家中接到紡織城街辦電話,一家人都以爲何敏辦退休養老金的事有了轉機,結果去了街辦,工作人員卻稱,叫她們來是要審覈“何燕”的信息,沒有何敏的信息。

2014年4月,又接到街辦通知年審的電話,“去了說是何敏的家人,不認識何燕,他們就讓我們走了。2015年4月,街辦又打電話,這次直接說找何燕,我們就沒去。2016年4月街辦又打電話找何敏去年審,去了還是何燕的信息。”何靜說,2017年4月沒接到街辦的電話,2018年4月,又接到了街辦的年審電話,這次去了看到一位名叫“何豔”的人的檔案信息。

檔案裏的何豔1943年生人,聯繫電話是何敏家座機。“我當時看到工作人員筆記本上記錄着“何敏(何燕姐):150xxxxxxxx、8352xxxx、131xxxxxxxx”,前兩個號碼都是我們家的,我們從不認識何燕,年審就是去驗證人是否還健在,如果健在就會繼續發養老金,如果人不在了就停止發放。我們懷疑是何敏的檔案信息被挪用,退休金被冒領。”何靜說,爲了搞清楚真相,她多次去紡織城街辦、灞橋區信訪部門討說法,對此,紡織城街辦稱叫何敏年審是電話誤撥。

街辦曾書面回覆“電話誤撥”家屬認爲有問題

何靜說,多次反映後,2018年6月,紡織城街辦給出答覆意見書。

在這份書面答覆上,華商報記者看到,145號文件是國家針對老職工給予最後一次補辦機會,從2011年至2013年在145號文件裏也明確規定在辦理養老保險時,必須要提供勞動合同或單位工資表,因何敏未提供,所以未予辦理。經調查,何燕確有其人,在紡織城街道辦領取養老金多年,手續齊全,情況屬實,但因兩人的電話號碼相近出現誤撥,所以不存在冒名頂替的現象。

對於該處理意見,何靜並不認可,“145號文件並沒有規定必須提供合同或工資表,而是有3名原企業同期人員提供書面證明,我們找的廠長、出納和班長,符合政策要求。何燕如果手續齊全,爲何多年來不敢出面年審?電話撥錯一次情有可原,年年都是誤撥嗎?”何靜因此提出複查申請。

2018年12月19日,紡織城街辦出具關於何靜反映其妹何敏養老金信訪事項答覆意見書。記者在這份回覆中看到,經調查,街道就何敏養老金問題,多方協調現做出回覆,只要何敏能提供在針織廠工作的相關證明,街道將依據相關規定給予辦理養老手續。“說是能辦理,我提交了何敏資料後,不到一週就被告知還是不能辦理,今年又找以前同期的員工開了證明,也沒個處理結果。”何靜說。

灞橋區委宣傳部:街辦調查後會儘快回覆

7月28日,記者來到灞橋區紡織城街辦瞭解此事。說明來意後,工作人員稱須先向領導瞭解情況,隨後告知無法接受採訪,須記者聯繫灞橋區委宣傳部。

當天下午,記者向灞橋區委宣傳部發函,希望瞭解相關情況。工作人員稱,由於年代久遠,當時經手此事的工作人員已調到別的崗位,街辦需要先調查,會盡快書面回覆。

7月30日,記者再次聯繫灞橋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聯繫街辦後回覆,街辦還在調查中,目前還沒有調查結果,有結果了會回覆。無法告知具體回覆時間,會盡快回復。

華商報記者 佘欣 實習生 柳靜/文 趙彬/圖

華商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