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壁之戰

時間:208年 地點:赤壁(今湖北赤壁)

北方曹軍:曹操、張遼、徐晃

南方孫吳聯軍:周瑜、魯肅、黃蓋

簡介:中國古代四大戰役之一,公元208年,曹操爲了統一中國,親率大軍南征江東,江東之主孫權派周瑜爲將,抵抗曹操。曹操初戰被周瑜打敗,不得不把水軍“引次江北”與陸軍會合,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操練水軍,等待良機。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隔長江與曹軍對峙。當時曹操因爲北士卒不習慣坐船,於是將艦船首尾連接起來,人馬於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將黃蓋於是建議:“今寇衆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至戰日,黃蓋準備了十艘輕利之艦,滿載薪草膏油,外用赤幔僞裝,上插旌旗龍幡。當時東南風急,十艘船在中江順風而前,黃蓋手舉火把,使衆兵齊聲大叫:“降焉!”曹軍官兵毫無戒備,“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離曹軍二里許,黃蓋遂令點燃柴草,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各營。頃刻之間,煙炎張天,曹軍人馬燒、溺死者無數。在對岸的孫劉聯軍橫渡長江,趁亂大敗曹軍。曹操見敗局已無法挽回,當即自焚剩下的戰船,引軍沿華容小道,向江陵方向退卻,周瑜、劉備軍隊水陸並進,一直尾隨追擊,曹軍傷亡過半,曹操也逃至北方。曹操退回北方,再沒有機會以如此大規模進行南征。而孫劉雙方則藉此勝役開始發展壯大各自勢力,此戰爲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2.淝水之戰

時間:383年 地點:淝水(今安徽壽春)

北方前秦軍:苻堅、苻融、梁成

南方東晉軍:謝玄、桓伊、劉牢之

簡介:古代四大戰役之一,前秦皇帝苻堅向南方東晉發起的進攻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苻堅在戰前象徵性的派遣原晉臣朱序前去勸降,朱序卻私下提示謝玄宜先發制人,擊潰前秦的先鋒部隊。謝玄起初認爲秦軍兵強大,打算堅守不戰,待敵疲憊再伺機反攻。聽了朱序的話後,認爲很有道理,便改變了作戰方針,決定轉守爲攻,主動出擊。謝玄派廣陵相劉牢之率領五千精兵開赴洛澗,,揭開了淝水大戰的序幕。秦將梁成扼守山澗部署兵陣迎擊。劉牢之取得洛澗大捷,斬殺了梁成以及弋陽太守王詠,秦軍折損十名大將及五萬主力。又派部隊阻絕了淮河渡口,殲滅前秦軍隊一萬五千人,抓獲了前秦揚州刺史王顯等人。晉軍西行,與秦軍對峙淝水。十二月有人向苻堅建議後退決戰。諸秦將認爲阻敵淝水畔比較安全,但苻堅認爲半渡而擊可主動對決。當秦軍後移時,晉軍渡水突擊。朱序在秦軍陣後大叫:“前線的秦軍敗了!”,秦軍陣腳大亂,隨後晉軍全力出擊,大敗秦軍。謝玄、謝琰和桓伊率領晉軍七萬,戰勝了苻堅和苻融所統率的前秦十五萬大軍,並陣斬苻融,苻堅逃回北方也很快死去,前秦分崩離析。淝水之戰不僅讓東晉繼續生存,甚至一度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3.鍾離之戰

時間:507年 地點:鍾離(今安徽鳳陽)

北方北魏軍:元英、楊大眼、邢巒

南方南梁軍:韋睿、昌義之、曹景宗

簡介:507年,北魏軍在中山王元英率領下大舉進攻南梁,數十萬大軍一路進逼至淮南鍾離城,沒錯,就是日後明太祖朱元璋的家鄉。此時的鐘離城只有3000人駐守,但是魏將邢巒認爲鍾離城因北臨淮水,不利進攻,請求繞過,但是遭到拒絕。北魏大軍開始圍困鍾離,而鍾離守將昌義之在城內進行演講,全城軍民高呼“將鮮卑小兒趕回中原。”可謂衆志成城。在昌義之的勇猛指揮下,魏軍多次進攻均被擊退,戰況陷入膠着。另一面,合肥守將韋睿以及右衛將軍曹景宗率軍趕來援救鍾離,合肥的援軍水性極佳,他們在韋睿率領下潛渡陰陵大澤,一夜之間就來到了魏營百餘步下寨,讓元英極爲震撼,魏軍士氣下降。魏軍眼見陷入包圍,幾次突圍都被韋睿擊敗,元英開始後悔當初沒有繞道鍾離。不久,寒冬已過,三月,江淮春季暴雨來襲,淮水暴漲達七尺,梁軍在韋睿和曹景宗率領下以水軍進攻魏軍,魏軍頓時潰敗,元英與楊大眼各自奔逃,魏軍投水而死者及被殺者各達十餘萬,昌義之見狀亦率兵衝出鍾離城,追擊敗退的魏軍,生擒五萬人。魏軍陣亡將士遍佈淮水百餘里,元英僅以身免,逃回中原。鍾離之戰,南梁大獲全勝,而北魏軍幾乎全軍覆沒,南梁名將韋睿聲名大噪,此後魏軍歌謠:“不畏蕭娘與呂姥,但懼合肥有韋虎。”史書也記載“鍾離之戰爲南北交戰以來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洵足寒鮮卑之膽已。”從此,北魏軍再也無力對南梁發動大規模進攻了,也步入了衰敗。

4.清口之戰

時間:897年 地點:清口(今江蘇淮安)

北方汴梁軍:朱溫、龐師古、葛從周

南方淮南軍:楊行密、朱延厚、朱瑾

簡介:897年,雄踞北方的朱溫決定征服南方,擋在他面前的則是江淮霸主楊行密。一般來說,中原人進攻江淮,肯定是進攻壽春,前有苻堅,後有柴榮都是如此。但是朱溫決定另闢新徑,他命令汴軍主將葛從周率偏師三萬佯攻壽州,再令副將龐師古率主力七萬進攻楚州。楊行密通過判斷識破了朱溫的聲東西擊之計,親率領大軍前往楚州,淮汴兩軍在清口隔淮水對峙。淮軍不與汴軍交戰,天天去淮河上游用土石築提,汴人沒有在江淮這種密集水域網作戰的經驗,搞不懂淮人天天在忙什麼。龐師古雖然也搞不懂,但爲了穩定軍心,天天在軍營下棋故作鎮定。11月2日,淮人眼看蓄水差不多,決定決堤,淮軍大將朱瑾率領部隊先渡過淮河,估算大水馬上衝到,立刻突然殺進龐師古大營,汴軍倉皇應戰,亂成一團,恰好淮河水奔流而瀉,直衝汴軍大營,頃刻間汴梁軍全線崩潰,四散而逃,而楊行密也率主力部隊投入戰鬥,一霎那,淮南軍馬人人奮勇,各個爭先,汴梁軍全線崩潰,龐師古本人也身首異處,其餘將校戰死一萬餘人,餘衆狼狽逃回北方。不久,楊行密將龐師古的首級送至壽州,朱延厚率軍出城,將首級丟到汴軍大營外,葛從周大驚,連忙率汴軍撤退,朱延厚乘機率淮軍追殺,圍攻壽州的汴軍也幾乎全軍覆沒,葛從周拼命逃走,坐鎮後軍的朱溫聽說東西兩路大軍全都覆滅,倉皇失措,返回開封。清口之戰奠定了五代南北格局,北方軍閥幾十年不能南下,終周世宗之前,中原不能掌控江淮東南半壁。楊行密以弱勝強擊敗朱溫使淮南一躍成爲南方第一強藩。

5.采石之戰

時間:1161年 地點:採石(今安徽馬鞍山)

北方金軍:完顏亮

南方宋軍:虞允文、張振、時俊

簡介:1161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徵調大軍,分四路,企圖一舉攻滅南宋。金海陵王完顏亮親率主力,自河南出發,首攻宋淮西地區。負責淮西防務的王權得知金軍南下,下達不抵抗撤退命令,棄廬州南逃,淮西軍一路南撤,整個淮西八州瞬間被金兵淪陷。王權很快因無能被罷官,淮西軍退至採石,軍無主帥,士氣渙散,人心惶惶。中書舍人虞允文負責前往採石慰勞,見淮西軍士氣低下,毫無鬥志,毅然召集張振、時俊等將領,宣佈抗金命令,犒賞軍隊,動員將士決一死戰。同時,又組織當地民兵和羣衆進行支援,使採石一帶的防務頓形好轉。另一邊,完顏亮根本沒把這一路逃跑的淮西軍放在眼裏,認爲他們早就逃沒了,待來到採石準備渡江時,突然發現淮西軍列陣相待,當塗岸邊人民觀戰助威者十數里不絕,方纔大驚,時俊揮舞着雙刀,帶頭衝向敵陣,兵士們士氣高漲,拼命衝殺。金兵進軍以來,從沒有遭到過抵抗,一下子碰到這樣強大的敵手,進攻勢頭一下子被打下去,戰局非常膠着,乃至太陽落山後雙方還在對砍,但是,變數出現。淮西是形狀行政地區,淮西八州之一的光州位於淮西的最西北邊,往東邊的採石撤退,光州兵自然是最慢,甚至落在進攻的金兵後面。當光州兵團到達採石時,前方淮西另外七個州兵團正在和金兵廝殺,這就正好形成了夾擊的形式。光州兵團很快搖旗擂鼓,從後方投入戰鬥。金兵眼見身後冒出一支宋軍揮舞“淮西”字旗從背面襲來,不由陣腳大亂,他們誤以爲淮西軍的一路南逃全是詐退之計,已經在採石佈下天羅地網,遂軍心渙散,紛紛逃命,完顏亮疾呼“好一羣狡詐的宋人,竟然故意詐退做戲,引吾至此!”完顏亮甚至不敢從淮西逃回,立刻轉移大軍到淮東,從揚州逃回北方。采石之戰是宋抗金戰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戰役,沒有之一,南宋軍民在虞允文的指揮下,力挫南侵金軍主力,打破了完顏亮渡江南侵、滅宋的計劃,加速了完顏亮統治集團的分裂和崩潰,使宋軍在宋、金戰爭中處於極爲有利的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