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蘇聯“裏海怪物”再次下海,然而這可能也是最後一次)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徐璐明】據The Drive網站“戰區”專欄7月31日報道,俄羅斯目前唯一一艘903項目MD-160型“花尾鴿”號地效飛行器近日重新下海,並在裏海上航行,這是幾十年來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903項目地效飛行器是蘇聯在冷戰後期設計的一款高速水面反艦武器,它有着一個更爲人熟知的名稱——“裏海怪物”。目前這臺僅存的大型地效飛行器將在位於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傑爾賓特的“愛國者”公園進行展出。

俄羅斯“裏海怪物”由拖船拖着在海上航行

7月31日,俄羅斯國防部宣佈將這架MD-160型飛行器從俄羅斯海軍基地轉移至傑爾賓特“愛國者”公園。俄軍方花了一天時間爲這艘飛行器的此次旅程做好準備,並使用一艘拖船將其拖到了“新家”,該飛行器計劃從明年1月開始對外公開展出。

這款最大起飛重量達到837757磅(約380噸)的飛行器建造於1986年,由8臺庫茲涅佐夫NK-87渦扇發動機提供動力,每臺發動機的最大額定推力爲28600磅,安裝在前機身兩側的兩排四個推進器中。

這種飛行器利用地面效應(一種使飛行器誘導阻力減小,同時能獲得比高空飛行更高升阻比的流體力學效應)進行飛行。這項技術通常用在水面飛行器的設計上,這樣可以保證高效、持續的高速飛行能力,在水面上操作更容易也更安全。

“厲害怪物”機背上巨大的導彈發射筒

MD-160型地效飛行器的建造工作在1991年完成主體建造,但正好趕上蘇聯解體,當時這架飛行器被移交給了俄羅斯里海艦隊,成爲俄羅斯海軍的一部分。最初蘇聯計劃建造8架這種飛行器,併爲其配備武器系統,在機背上安裝了6具SS-N-22“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在機尾上安裝了一套大型水面搜索雷達。這種飛行器的設計初衷是對敵方水面艦艇部隊發起快速打擊,同時利用超低空飛行能力和快速移動能力來提高戰場生存率。

另一艘“裏海怪物”的原型機曾在1966年開始測試。在蘇聯安-225運輸機於1988年試飛之前,這種飛行器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飛行器。不過這架原型機在1980年的一次事故中墜毀。

俄羅斯曾在2017年提及到地效飛行器項目,並打算將其用於北極地區,但這項工作似乎不了了之。據悉,現存的這架MD-160型飛行器在90年代停止建造時已經接近完工,從那以後就一直被閒置在了建造基地。無論俄羅斯未來是否會重啓地效飛行器計劃,這艘“裏海怪物”似乎已經完成了它的最後一次航行,將被作爲一段有趣歷時的見證者得到更好的保存。

崔宇威 本文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崔宇威_NBJS1134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