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畢業的時候聽前輩說三年一個小坎,五年一個大坎,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五個年頭,在工作上確實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門坎,能不能跨越過去還是一個未知數。去年的關鍵詞是「新的探索」、「一知半解」和「前路迷茫」,今年的關鍵詞是「重新認識自我」、「新的理解」和「重新出發」。

重新認識自我

做交互設計師的好處是輕鬆,只要你邏輯夠強,畫稿夠快,溝通能力還不錯,你一天的工作不會花你太多時間。當時選擇交互設計師這個職業也是考慮到這一點,在工作前四年我每一天能有不少的時間掌握新的知識,所以我覺得我的成長速度沒有慢下來。但是,前陣子跳槽到華爲後,我的工作和學習平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爲什麼跳槽到華爲?因爲華爲在國內剛組建了一個HMI Lab,一月份的時候華爲問我要不要來面試一下,由於我對人機交互的濃厚興趣,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怎麼說都是寫過一本書的設計師,我自認爲自己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來到HMI Lab後我發現,這個部門除了3名碩士和一名本科生(也就是我),其餘同事都是博士或者教授,其中部門的首席科學家是世界華人華僑人機交互協會的會長。除了在職員工,我們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實習生,他們來自劍橋、清華、中科院、北航、中傳等學校。在這裏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牛逼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我們的隊伍擁有工程心理學、圖形學、信息學、通信工程、計算機視覺、工業設計、交互設計等專業的人才。

在短暫的四個月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的成長速率明顯提升了,其次是華爲的錢不是那麼好賺的。目前我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內容:第一是在汽車領域規劃面向未來的人機交互體驗;第二是在汽車領域進行專利佈局和撰寫;第三是將自己規劃的項目和其他團隊目標對齊;第四是和其他車廠合作,內容包括調研和設計;第五是對自己規劃的項目負責,對其研究和設計;第六是和高校的教授合作,一起研究相關課題;第七是閱讀人機交互領域的論文。以上事情除了一部分和一名來自中科院的心理學博士合作之外,其餘都是自己一人完成,能在這團隊活下來很不容易,成長速率提升不明顯是不可能的…

在互聯網公司做交互設計師活得很滋潤,雖然我沒有浪費自己的時間,成長速度也算挺快,但是爲什麼來了華爲後會活得這麼痛苦呢?這問題我問了自己三個月,我總結了一下目前的答案,有可能是交互設計服務於上游產品和用戶需求,沒有產品和用戶需求,交互設計是不知道要做什麼的。而現在的工作是站在人機交互的角度自行探索產品需求和用戶需求,這部分工作之前是沒有涉及的,所以我現在做的是人機交互&用戶需求分析&產品設計的活,而不是單一交互設計的活,當前工作超綱了。但,又能怎麼樣呢?誰讓自己選了一條異常艱苦奮鬥的道路呢?正如香港電影經常講的那句「出得黎行,遲早要還」。其次,也不是說本科生的能力就比博士差,但是在專業深度上本科生確實差了挺多,這是我這三個月來的總結。所以在這麼強大的隊伍中我已經把自己的能力「很不錯」改爲能力「還行」,只有看到了更高的山峯纔會知道這世界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的能力還有提升的空間。

新的理解

來這裏後我明顯能感受到工業界和學術界確實存在挺大差異的,互聯網的工業界講求快和How;而學術界講求穩和Why。在前期我是真的不難理解爲什麼他們一直問爲什麼?爲什麼我們不能快速迭代快速驗證呢?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我對「互聯網真的就是一碗青春飯」有了真正的理解,這部分我稍後再說。

做研究和做設計很不一樣,「爲什麼」是我主管問我最多的詞,有些時候真的會被問煩和被問得一臉懵逼,但現在我已經適應這種交流,主要是不適應的話可能會丟工作orz…如果這個問題被問得一臉懵逼說明自己在這個領域很多東西都不懂,想在這個領域做深做透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讓自己沉下心來對這些問題進行刨根問底。我記得我主管跟我說過,現在你在網上看到的很多信息都是假的或者過時的,如果你想進步,你必須要看別人發的論文和寫的專利,這樣你才知道業界發生了什麼。雖然我對這句話是半信半疑的,但不可否認最領先的技術都在論文和專利裏,只有閱讀它們理解它們才能知道業界是怎麼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我還記得我主管對我的要求是知道這篇論文是誰寫的,他/她還寫了什麼論文?他/她從哪個學校出來的?這個領域誰發的論文最多?我最佩服我主管的是我說了一個技術,過幾分鐘他能丟一篇文章讓我自己去看,還能說出這個技術的主要負責人來自哪裏,還做過什麼。不得不說,這樣的研究和記憶能力在我工作前幾年是完全沒遇到過的,所以遇到一個好的領導非常重要,雖然很有可能在他底下活得很痛苦,但適應了說明自己成長了。

有一次因爲一個項目我和一位研究員陸續討論了8小時但是說服不了他,最後我從其他同事口裏知道他在這個領域沒找到相應的論文和研究,所以他不怎麼認可我的項目。「爲什麼你的想法在衆多研究裏沒有看到?」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最後我想清楚了,很多問題不是看論文和專利就能解決的,尤其是做創新項目時,你要知道論文和專利都已經是過去時或者現在進行時,面向未來的項目最重要還是要靠理解和靈感。當你有突發靈感時,第一件事情應該是往前邁一大步,從結果出發,站在用戶、專業和競爭力三個角度往回推導這個想法是否靠譜,如果推導過程中沒有邏輯漏洞,那麼請堅持自己的想法。最近也是靠這個項目,和其他研究員一起拿了研究院比賽的三等獎,一個小本科生能在博士如雲的研究院拿個三等獎也算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之前我和我的搭檔有過這樣的交流,「設計師是否要懂心理學?」。站在她的角度,設計師懂心理學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我不是這麼看的。心理學對設計的幫助是毋庸置疑的,但這些幫助最終會形成一系列設計規範和交互原則,它們能幫助設計師規避一系列設計問題和風險。那麼問題來了,設計師瞭解設計規範(How)就好了,爲什麼要懂心理學(Why)呢?這個問題我記得我們探討了挺久。在項目中我主管問我,爲什麼你的設計需要引入心理學或者人因模型?幾個優秀的設計師可能稍微改一下都能比你的設計好不少,那引入你的模型的意義在哪?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如果一個設計師能做到90分,怎麼證明引入你的心理學或者人因模型後能把設計方案從90分提升到95分甚至是99分?如果證明出來,這個心理學/人因學模型很有可能成爲設計規範或者交互原則,甚至是實用的設計工具,舉例的話費茨定律、心智模型、Seev模型、認知模型算一個。

交互設計和人機交互的重心不一樣的。交互設計講求「以用戶爲中心的設計」,它主要是用現有技術服務用戶;而人機交互更多是以技術爲中心的設計,技術包括心理學、人機工程學、計算機各種技術等等。人機交互主要是將即將成熟的技術孵化成產品,這個產品更多是做技術驗證。如果要將「以用戶爲中心的設計」融入到人機交互中,相信我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以用戶爲中心的設計」相信大家都會說,除了用戶研究、數據分析以及市場分析,大家有沒有嘗試做過以用戶爲中心的推導你的設計或者產品呢?如果你能將推導做到論文級別,整個推導邏輯只圍繞公司競爭力、相關使用技術和用戶需求/痛點進行推導,而且整個推導過程找不到邏輯漏洞,相信我,你向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爲什麼蘋果的產品做得好,因爲蘋果站在用戶的角度將最新的技術產品化並交給用戶,並且每一個細節都會仔細打磨。最近WWDC 2020,蘋果設計師講述了十幾號人花了1-2年的時間爲iPad設計一個鼠標光標,在我們眼裏可能會覺得不就是給 iPad 加個鼠標的光標嗎,這沒什麼難的。但是你當把視頻的內容看完,你會發現這個光標包含了滿滿的人機交互細節,蘋果願意爲更好的用戶體驗買單。

具體的設計過程看這篇:

重新出發

前面提到「互聯網真的就是一碗青春飯」,現在說一下我的感受。前幾年互聯網的門檻真的很低,各種學歷背景的人都能湧入這個領域,這沒什麼問題,但現在大批人才湧入人工智能領域確實難以費解,很多公司可能網上扒幾個深度學習模型甚至寫幾個「if else」都敢說自己是人工智能公司,互聯網太浮躁。這個問題本質的背後是信息的暴漲導致互聯網發展速度太快,如果你不給自己更換武器很有可能就戰死在戰場上了,還有就是當你發現人人都更換了裝備,自己還在用落後的裝備會覺得自己很落伍。但是你學會這把槍怎麼使用了嗎?很有可能今天給你一把AK47明天就要你學會使用狙擊槍,但是你完全沒有時間上訓練場學習和了解這把狙擊的構造,更沒有時間試煉這把狙擊槍是怎麼用的。我記得電影裏說過一個很優秀的特工,特工局訓練他就在他身上花了幾百萬美元,你自己給自己投入多少時間和資金?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互聯網發展節奏快導致每個公司存活的幾率變得很小,這些壓力都體現在每個人的KPI上,每個人只能用時間來換KPI。當你的工作不能爲你帶來專業上的持續成長時,你的作品隨時被下一個迭代替換時,客觀上講,你工作了5年沒成長而且沒作品,你確實很有可能被隨時淘汰。最近我看了一批簡歷和作品集,發給我的學生幾乎都是海外研究生,同時我和業界大廠的朋友聊了一下,發現他們新進來的應屆生很多是名牌碩士生,真的,後浪們正在虎視眈眈看着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當然也包括我。

在前面我提到過「本科生的能力不一定比博士差」,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你的專業能力能跟得上博士,即使差很多你也要有覺悟能趕得上他們。因爲工作第五年,跟你本科同屆畢業去考博士的同學很有可能已經出來找工作了,這時候就是驗證你這5年究竟學了什麼的最好時機。如果你不想在專業能力被他鄙視到,你要好好地想一下你的優勢是什麼,你有什麼競爭力。

在一羣博士教授身邊工作交流是一件難得的體驗,這在之前是從沒想過的,但是學歷不能代表什麼,只有自己不斷奮鬥把差距縮小纔是最關鍵的。本來今年這時候我的第二本書已經寫完了,由於我太「樂於」工作,導致我的書有點停滯不前,希望今年能把書寫完明年開賣吧。能進入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工作真的很難得,希望自己能在人機交互領域不斷成長,而且能度過「工作第五年」這個坎,然後分享更多有趣的內容給大家。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衆號:「薛志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