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

德國營養學碩士

歐洲護膚品配方師

曾於500強從事研發多年

炎炎夏日,防曬自然是第一等大事,不過還是有很多朋友有以下疑惑: 明明全身塗了防曬,怎麼還曬黑了?
所以我們這次來說說,夏日防曬,一些重要卻未必被大家重視的功課。
瑞可哥總結了PPR護膚體系,即預防 (Prevent) – 保護(Protect) – 修復 (Repair)三大類,這個體系應用防曬上,則包括下面三點:

P (Prevent): 遮擋

P(Protect): 防曬霜

R (Repair): 曬後修復

PREVENT-遮擋

首先講遮擋。
防曬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塗防曬霜嗎?Nono, 防曬最重要的,是壓根不曬。
請大家收起要扔過來的西瓜皮冰糕棒,看看手裏的防曬霜外包裝,是不是很多防曬霜包裝上都寫了,請避免正午(10點到16點)間的陽光直射?
好吧,那我們中午不出門,但是在建築物裏也不是完全安全的。考慮到現代建築大量使用玻璃幕牆,落地窗等,而普通玻璃只能過濾UVB,UVA還是可以穿透玻璃。因此,要麼離玻璃三米以上的距離,要麼安裝抗紫外線玻璃或者百葉窗,否則的話,室內依然要做好防曬工作。
汽車同理。這個時候就又要拿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那張經典的曬傷圖了 – 一名司機的左臉由於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即使有車窗阻隔),產生了明顯的光老化。
一般來說,汽車的前擋風玻璃是可以隔絕幾乎所有的紫外線的 ,但是其他的玻璃就不一定了。所以如果想在汽車裏徹底的隔絕紫外線,要麼升級配置全車安裝防紫外線隔熱玻璃,要麼貼膜吧。
  • 衣物遮擋

另一個遮擋方式呢,是衣物遮擋。
一方面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防曬衣和防曬傘,使用了經過處理的防曬面料,按照法律規定,標註了相應的UPF值。
UPF是指紡織品和衣服對紫外線的防護能力,定義是紫外線對未防護皮膚的平均輻射量與遮擋後皮膚的平均輻射量的比值。
也就是,一個UPF40的防曬衣,只允許2.5%的紫外線通過,而UPF50的話,則只允許2%的紫外線通過。
我國規定防曬衣必須達到UPF40以上,歐盟的規定是UPF50以上。
除了經過特殊處理的防曬衣,普通紡織品對紫外線也有一定遮擋作用,不過遮擋能力的大小,有很多影響因素,遮擋能力也不能跟防曬衣相提並論。
1. 規格
第一個影響因素是紡織的規格,越厚重,織物組織越緊密,防護能力越強。越輕薄稀疏的織物,防曬能力越差。另外織物表面越平坦,對光的反射能力越強,防護能力也越強。
2. 顏色
第二影響因素是顏色。顏色越深,越容易吸收紫外線,防護能力越好。因爲紫外線容易被波長最長的紅光吸收,所以紅色的效果是最好的,藍色綠色的效果也不錯。熒光染料對紫外線的防護性能也比較好。
3. 材質
材質對於紫外線的吸收也有影響。總的來說滌綸>麻>羊毛,對紫外線的防護比較差的是錦綸,棉和粘膠纖維。
也就是說,如果想通過衣服遮蓋阻礙紫外線,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長髮是不夠的,得穿上熒光大紅色遮蓋全身的緻密平滑的滌綸衣服……
這麼看,臉基尼是一個偉大而科學的發明。

PROTECT-防護

在Prevent之後,我們來講Protect,即防曬霜。
關於防曬霜我們寫過很多文章。大家對於防曬霜的使用方面也非常熟悉了,比如說,使用防水的防曬霜,足量塗抹,塗抹後等待15分鐘成膜,每兩小時補塗等,關於塗抹,之前還有一篇文章,供成分控們更深入瞭解(一樣的防曬,一樣的SPF50,爲什麼曬黑曬傷的總是你?|學院派)這裏就再介紹下我認爲比較重要的兩點:
  • 儘量足量的使用高SPF值產品

防曬霜的SPF值是在實驗室裏按照國家規範檢測出來的,實驗室的用量是2mg每平方釐米。但是在實際生活中,2mg每平方釐米的用量(塗滿全臉差不多需要1g,就是說一瓶30g的防曬塗臉30次就應該用完),很少有消費者可以做到。
根據調查,一般消費者的實際使用量在0.6-1mg每平方釐米 (1mg/mg2已經是非常好的使用習慣了),而當用量減少到1mg每平方釐米的時候,SPF不是減少一半,而是減少了大概三分之二。就是說一個SPF30的產品,如果實際用量只有標準用量的一半,SPF只有10,如果使用量降低到0.5mg每平方釐米,實際SPF值就只剩下2.3了!
因此,考慮到消費者的實際使用習慣,我還是推薦大家儘量足量的塗抹防曬霜,並且使用高SPF值的產品以抵消實際使用量不足帶來的防護能力的減少。
蘇菲娜芯美顏日間倍護防護乳液SPF50 +, PA++++, 以極其清爽的膚感著稱。實際上清爽的膚感對於防曬也是有幫助的,因爲防曬霜的用量極大的影響了防曬霜的效果,而對消費者來說,越清爽的產品,當然越容易做到足量塗抹。

  • 防藍光

現在大家對於防曬霜的期待,不只是防曬了。消費者還希望防曬霜可以提供更多防曬以外的功效,比如抗氧化,保溼,美白。也有越來越多的廠家,在防曬霜裏添加了不同的功能成分,比如最近風很大的依克多因,煙酰胺,維生素C,以及各種植物提取物等等。
最近的一個熱點,是防藍光。
在可以到達皮膚的日光光譜中,含有6%的紫外線,52%的可見光和42%的紅外線。藍光是可見光的一種,波長爲400到500nm. 除了日光外,藍光也是日常人工光源中的主要波段之一,我們的手機,平板,屏幕以及LED,都會產生藍光。有研究顯示,一週的室內光照強度,約等於夏至日一小時的日照強度。
藍光的波長較長(400-500nm),可以達到皮膚真皮層。藍光對皮膚的影響主要通過兩方面,一是導致氧化應激反應,生成活性氧 (ROS),引起光老化。二是藍光可以誘導皮膚產生黑斑反應。
最近的研究發現,相比高加索人,亞洲人的皮膚類型(3型皮膚和4型皮膚)對於藍光的反應更加強烈。我們中國人羣的皮膚容易發生藍光引起的色素沉着(紅斑和黑斑)。也就是說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對於藍光防護的需求更加緊迫強烈。
防藍光的話,一方面,考慮到藍光光譜和UVA光譜接近,一部分UVA防曬劑有一點防藍光的作用,物理防曬劑可以反射一部分的藍光,另一方面,一些抗氧化成分可以減輕藍光對於皮膚的損害。
葉黃素是一個經典的抗藍光成分,葉黃素本身就可以過濾藍光,又是一個很好的抗氧化劑,修復藍光誘導的皮膚細胞損傷。
一些經典的抗氧化成分比如VC VE,富含黃酮類物質的植物提取物如西非姜根提取物,曲克蘆丁等,同樣可以用於藍光修復。
而藍光引起色素沉着主要是通過激活膜蛋白受體來激活絡氨酸酶,導致黑色素合成的增加,因此理論上針對絡氨酸酶的美白成分,比如377, 也可以抵抗藍光引起的色素沉着。
像是經典的城野醫生377 VC美白精華,美白淡斑,抗氧化抗糖化,對於紫外線和藍光導致的色斑都非常有效。

更多關於藍光防曬的信息,可以參見我們真魅過去的文章:抗藍光還能美白抗老?一篇告訴你到底有沒有用!

REPAIR-修復

主動的防曬措施Prevent和Protect講完了,我們講講被動的防曬措施,Repair, 曬後修復。(夏天夏天就快過去,曬後修復別輕敵
這些年大家的防曬意識提高很快,都知道防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關注曬後修復的人還不多。其實曬後修復是防曬裏很重要的一環,畢竟不論我們怎樣努力的防曬,總還會有漏網之魚,不但有紫外線,還有可見光和紅外線(紅外線對皮膚的損傷主要來自熱效應)。
曬傷包括曬紅,水皰,壞死和碳化,曬紅可以在家裏自己處理,到了水皰的程度大家就應該去醫院皮膚科了。曬紅一般出現在曬後2小時,在24-48小時內達到高峯,因此及時的使用曬後修復類產品,打斷皮膚細胞DNA的損傷,是非常重要的。
曬後修復首先應該用清水或溫和的潔面清潔皮膚,之後需要給皮膚降溫和補水。由於紫外線對皮膚的影響主要是誘導氧化應激反應產生自由基,因此抗氧化對於曬後修復來說也特別重要。
像是蘆薈提取物,尿囊素,泛醇,紅沒藥醇,甘草酸等,都是經典的曬後修復成分,大熱的依克多因作爲曬後修復也很不錯。
因爲目前市場對曬後修復這一塊不太熱衷,所以基本上提到曬後修復產品就是蘆薈膠。其實大家完全可以根據上面的原則,自己選擇合適的修復產品,例如功效重點在補水,抗炎,抗氧化的精華類產品。選擇產品的時候注意選擇含水量高的比較清爽的產品,厚重的面霜就不太適合了。
像是Dermasence迪瑪森斯的蘆薈舒緩面膜,含有蘆薈提取物,有消炎和抗菌性,舒緩鎮定,非常適合曬後修復。其它正規的好的蘆薈膠產品,也都可以考慮,然而現在國內的情況上,蘆薈類產品很多都是概念性添加,期待更好的蘆薈產品面市。
總得來說,防曬不只是單一的使用防曬霜,而是預防,保護和修復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皮膚。

掃碼關注我們

開啓【科學護膚】之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