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被生活压到喘不过气,需要搜寻快乐源泉时——

b站上播放量动辄百万的“抗日神剧x大名场面”系列,总能让我在炮火连天的横店片场,抓住一丝超脱现实的宁静与安逸。

无论是800里外取人首级的神枪手,还是山间密林“孤胆狙鸡”的张嘎子。

层层出新地抗日奇侠,总能不停攻破我的心理防线,推尘而出新。

抗日神剧在中华大地上的诞生,由来已久。

你可曾知道,在遭遇过类似磨难的韩国。

抗日文化,也早已蔚然成风,甚至开辟了自己的新天地——

《天王:最强斗士》

2019.10.24 韩国

影片取材于极真空手道创始人崔陪达的童年经历。

但实际剧情,基本跟崔陪达没啥关系,反而聚焦在他的师傅天圣。

日据时期,无名小镇。

当几个日本官兵,还在风月场里耀武扬威时。

一个蒙面人,早已守在场外的墙边。

场内的一个官兵喝多了,走出来方便。

蒙面人突然出现,不由分说就K.O.了裤链还没拉开的小兵。

这时,我才明白,蒙面人应该是正准备在墙上标明:

“此处不准大小便。”

没错,蒙面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天圣。

尽管从未解释过原因,只要有日本官兵的地方,就会有天圣的大飞脚和野球拳。

但全片下来,他的出身和实力至今都是个迷……

另一条故事线:

崔地主家的祖宅被征收了。

舅舅胖哥带着小少爷(即年幼的崔陪达),一路逃亡到无名小镇。

这时,女主才露了真身。

她和天圣是老相好,又是革命军。

而女主乔装的身份,则是风月场里的头牌。

考虑到,人人都有手撕鬼子的义务。

刚到镇上的胖哥,也开启了“叶师傅”模式,动不动就摁倒一大片。

九十多分钟的《天王:最强斗士》严格遵守着“5分钟一battle(单挑),10分钟一群架”的固定模式。

有时前面一场文戏还没看懂咋回事,下一幕就是天圣被人追赶,然后一顿飞腿撂倒一切。

别看这部片,没出现包子炸弹、裤裆藏雷一类的骚操作。

但片子里的革命军,随时随地都能赤手空拳让日本官兵的枪械全数失灵。

大反派军官总结得挺好:

“天圣有着大气的风范,让我热pi血gun沸niao腾liu。”

这个大反派,看上去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但最后他还是被天圣迅速K.O.。

咱暂且不考虑战斗时长,最后这场大战起码得拍得足够紧张刺激吧?

不好意思,依然是双手抵刀背,反力学鲤鱼打挺等的迷幻操作。

说到影片涉及的历史人物崔陪达,2004年的《风斗士》显然要全面高于这部15年后的作品。

一位空手道大师,当然是潜心钻研武学,凭实力踢馆,在武术界战胜侵略者。

而天圣每天打两个鬼子,收拾几个杂兵,对于救国而言毫无意义。

最重要的问题是——

我们根本看不懂,天圣打日本人能达成什么目的。

为了抗日而抗日,这才是《天王:最强斗士》的原罪。

别看这片拍得稀烂,走的还是DVD发行。

它在NAVER(类似于韩国豆瓣)上的关注度,居然跟前不久登陆韩国院线的《攀登者》差不多。(章子怡起码也是个国际影星)

路人们的态度,也并非压倒式的抵制。

点赞和反对基本五五开,比饱受诟病的国产抗日神剧,显得风光得多。

显然,抗日题材在韩国好感度并不低。

既然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影视工业相对发达的韩国,还真就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

我给这些影视作品,大概分了下类。

虽说不是部部8分+的佳片,但保证个个都很上头——

无脑意淫型

去年在韩国公映的《凤梧洞战斗》,不仅创造了超470万观影人次的票房成绩,NAVER上观众评分也高达9.06。

影片主要讲述1920年中朝联军,摧毁日军第19师的故事。

这场战役源自史实,但影片却几乎把这场战斗描绘成一次秒杀性质的胜利。

不仅如此,拍战争场面,很多时候士兵射击不找掩护,片中出现的大刀队,甚至有点国产抗日神片的影子。

无独有偶,早几年在韩国缔造收视神话的《新娘面具》,更是能气得牛顿合不拢棺材板。

这部剧主要讲述日据政府警员李江土,在遭遇一系列不公后,化身“新娘面具”英勇抗日的故事。

像什么肉身跳楼,超速奔跑,搁着主人公身上,都算基本属性。

而像扭头躲子弹这种,就真的有点超英气质了。

虽说韩国的意淫抗日神片,并不如国内这么泛滥,作品整体的娱乐性也比国产抗日神片更为高级。

但本质上,二者都是在靠意淫拔高主角的形象,这是创作上的懒惰。

>>>>主角光环型

相比于无脑意淫型,主角光环型显然在情节上没那么飘逸。

比如《暗杀》虽然汇集了神枪杀手、无间行者、赏金猎人,三个极具故事性的人物。

但影片在塑造角色时,很少有违背初中物理,创造一些“爽片”式的情节。

当然,为了完成表达,激发观众们的共鸣,片中还是加入了一些让医学老师脑阔疼的设计。

主角受伤依然能参加婚礼,被打成筛子还能刺别人一刀。

主角光环有时候开得太过明显,但大多数观众还是能接受。

因为我们能理解——

这些角色还不能死,他们有坚定的信念作支撑,还有伟大的事业没完成。

完成了这层表达,影片的立意和人物的使命感瞬间就加强了。

>>>>剑走偏锋型

我们的抗日神片,始终在作战装备和形式上挑战极限;

可韩国抗日神片,早已把故事类型玩出了花。

2008年的《京城往事》,同样以日据为背景。

但却在影片中同时加入了喜剧、爱情、犯罪、冒险等类型元素。

在抗日作品里谈恋爱的不少见,

在抗日作品里谈着恋爱,讲着段子的不多见,

在抗战作品里谈着恋爱,讲着段子,卖着古玩,还偷着钻石的,那可是仅此一家。

同样拍抗日,2015年的《大虎》就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日本侵略者,全片下来没杀人,但却让观众异常反感。

因为他们想要杀的,是朝鲜的最后一只老虎。

带着老虎的尸骨回日本,就象征着朝鲜国土的遗失。

因此守护这只老虎,也就成了朝鲜猎户千满德(崔岷植 饰)最重要的任务。

猎户保护老虎,日军猎杀老虎。

朝鲜人在这里生活,日本人却在这肆意炸山。

其实侵略者掠夺的不止土地,也包括自然资源。

《大虎》的确做到了抗日电影从未做到的,说它拓宽了整个类型的边界也不为过。

其实韩国另类的抗日神片(剧)还有不少。

比如,书写权术博弈的《明成皇后》,从间谍角度出发的《密探》。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韩国电影人在创作上的创造力。

当我们的抗战剧还在研究,什么馅的包子炸起来更有威力,什么兵器更难以击落飞机时,韩国电影就已经能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讲故事了。

要说这个类型的集大成者,那必须是至今稳坐韩国影史观影人次第一的《鸣梁海战》。

影片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而这场胜利本身,也是朝鲜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全凭自己实力以少胜多的战役。

谈到它的优点,就算把优秀的调度和恢弘的场面放在一边。

无论是美术、剧本、人物塑造,在这个题材里都是顶流。

有人可能会质疑,影片对将军李舜臣(崔岷植 饰)的过度神化。

但在脱离日本统治之前,朝鲜历史上能被拿到台面上的英雄人物,也就那么几个。

就像我们拍诸葛亮一样,如果苛求真实地去拍李舜臣,反而会让韩国观众难以接受。

因此,既没有篡改历史,也没有无脑意淫,只是在合理范围内有点主角光环的《鸣梁海战》,的确是韩国抗日神片(剧)里的NO.1!

其实若要拼上限,国产抗日题材才是最高。

像冯小宁融合了中日俄三国主人公的《紫日》,以及连日本人都交口称赞的《鬼子来了》。

它们拥有严谨务实且丰富立体的世界观,就算拿到日本公映,也能够让人信服。

“抗日”这个词,本身就具备“历史”与“战争”两个属性。

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不在战争中设定绝对的正义和邪恶,才更客观严谨,也更发人深省。

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韩国的抗日片(剧),总免不了会表达抗战胜利的喜悦。

如果表达得太克制,没法引发观众的共鸣;

表达得太夸张,又会陷入闭门造车的自嗨。

往克制了去拍,显然需要更强大的情感支撑,更特别的视角呈现,稍不留神还会留下骂名。

但往夸张上去走,不需要独立思考,不需要客观严谨,甚至不用完整的逻辑。

两权相利取其重,两权相害取其轻。

抗日作品拍得越夸张,就越能吸引眼球,越吸引眼球,就需要更夸张的剧情。

如此往复,抗日题材变成了自娱自乐,所谓“神片”也从褒义变成了贬义。

无数人笑着闹着,把离奇的情节当作快乐的源泉。

我却只想叹息:

那些沉重的灾难,痛苦的记忆,最终只留下——

满屏的刻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