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风子红的旅行专栏,欢迎关注,一起探讨旅行与生活。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苗族可以说是西南地区一个很庞大的民族,历史底蕴深厚,苗族的服饰、歌舞、声乐、饮食、习俗等等,都是游客们喜闻乐见,并充满向往的。在庞大的苗族村落,有一种乐器,可以说是苗族人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这次来到苗寨,就赶上了一场芦笙会,欣赏了一番苗族的芦笙舞。

来过黔东南地区的朋友一定见过芦笙,它其实是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而苗族的芦笙历史更是渊远流长,我们说芦笙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之一一点都不为过。根据历史考古发现,其实芦笙是源于古代苗族先民,由于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形成了芦笙的文化体系,并在苗文化中占了主导地位。

我们这次来到的苗族村寨,位于贵州黔东南的朗德镇的南猛村,这是一个典型的黔东南苗族村落,沿山而居,依山傍水,古树参天,村境内有望丰河绕东而过。行走在村子里可以看到,苗族传统样式的吊脚木楼比比皆是,在丛丛翠竹点缀和高大古枫、杉木、香 樟的映衬下,显得环境清幽,古朴典雅,吊脚楼与这山水、农田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南猛村在黔东南的芦笙文化中可是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素有“芦笙舞之乡”的美称,一般我们看到吹芦笙的多是男人,但是在南猛村,这里的女人也能吹芦笙跳芦笙舞,是一个女子也能吹笙狂舞的村庄。而且村子为了芦笙文化的传承,还专门培养村里的孩子们学习吹芦笙跳芦笙舞,我们当天去的时候,穿着整齐的男孩女孩也拿起芦笙为我们表演,那个认真劲,芦笙文化后继有人啦。

走进南猛村,他们的芦笙场坐落在上寨寨中,芦笙场上用鹅卵石铺砌而成,铺成一个大大的铜鼓圈,每每逢年过节,男人便在这芦笙场上吹响芦笙,女人则穿上盛装,在这场上跳起芦笙舞。当然现在有游客团体的时候,村民也会换上节日盛装为大家表演着传统芦笙舞。

南猛村的村民男女老少,个个都是能歌善舞,并且酷爱芦笙吹奏艺术的,尤擅高难度的芦笙舞蹈,都是从十一二岁的孩子开始培养学习的。一般南猛村的芦笙曲调有50多种,芦笙舞的寻常跳法有30多种,更有难度大且动作频率高的“滚山珠”、“老虎戏猪”、“猴子掰包谷”、“溪边水车天天转”、“双人交换吹同跳”等地方色彩浓郁的民间芦笙舞技艺。

如今,名声远扬的南猛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里的苗族文化同时,还能欣赏这里的芦笙舞表演。这不仅为村民增加了生活收入,更能将芦笙这个传统艺术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如果有机会去黔东南旅游的话,可以走进南猛村,现场感受一番芦笙舞的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