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於孩子而言意味着什麼?是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人,是給孩子思想啓蒙的人,同樣也是給孩子溫暖關懷的人。那父母有想過嗎,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給予了孩子什麼。有人說語言是一門藝術,而言語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其實有着深遠的影響,想一想,你對你的孩子說過一些什麼樣的話。

在你用電腦工作時,你的孩子走到你的面前想讓你陪他玩,你說了什麼,有的家長會一下子顯得十分的不耐煩,並且大吼一聲:“我在忙,去跟你媽媽玩。”有的家長會放下電腦,抱起孩子,輕吻臉頰,對孩子說:“好呀,但是先等爸爸把工作做完好嗎,你安安靜靜地坐在爸爸的旁邊等我,可以嗎?”有時候面對孩子不同的語言,給孩子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有時候你的一句“我在忙”,會讓他感覺到你不想要跟他玩,給他一種暗示,下次便不會再靠近你。

家長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教育方式的不同導致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最後導致的結果也就會不同。父母教育孩子時,無論你有多憤怒,有2句話別輕易說出口,後果你或許承擔不起。

1.你不要碰,你不行

當你帶孩子在家玩時,恰好下雨了,他想要去雨中玩,你會考慮到怕孩子淋雨了會感冒,就對孩子說:不行,你玩不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對於一切事物都是好奇的,當他想要去嘗試的時候,你可以放手讓他去試一試。當你打擊了他的好奇心,阻止了他的行爲,以後就不會再想去嘗試一些新鮮事物了。

當你試着說:“可以呀,但是你要注意安全,不可以走遠哦,我陪着你一起玩,可以嗎?”給了他一種暗示,不可以跑遠,大人會擔心,而且得到了允許。當你換一種方式去跟孩子交談的時候,得到的會是不同的結果。

2.我不要你了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總是到處丟玩具。有時候大人氣急敗壞的時候會說:“你再鬧我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給警察叔叔。”當你說這話的時候,孩子的內心其實是恐懼的,雖然在當時這句話對於孩子而言是十分具有威懾力的,但實際上你這句話帶給他的更多是恐懼,長期地對他說這句話會造成孩子內心的一種陰影。

其實有時候你換一種說法,走到他面前,與他平視,靜靜地看着他,用平和的心態說:“你能安靜一下聽媽媽說話嗎,這些玩具都是誰呀,你能介紹給媽媽認識嗎,你把它們扔得到處都是,它們會不開心的,這樣的話,媽媽也會不高興,我們一起把它們撿起來好嗎?”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過,一想到爲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其實初次爲人父母,爲人子女都需要掌握度,有時候換位思考之後說出的語言會解決很多的家庭教育問題。

【本文由“育兒臺”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霏羽,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