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行業發展到現在,早已成爲“工業”。團隊協作和科技加成已經成爲決定電影品質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科技,每一次新技術的加入,都爲電影行業帶來新的可能,也爲電影注入新的表現力。

取代綠幕技術的StageCraft 實時3D投影系統

綠幕對於演員的表演來說,多少有點不友好越來越多的特效應用是電影工業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科技影響電影業最深刻的方面。在電影特效應用上,綠幕技術已經早已不是祕密:在銀幕上看起來高大上、充滿未來感的場景實際上在拍攝時只是大片大片的綠色幕牆,後期製作時再將電腦生成的環境和特效覆蓋到這些綠幕上,讓畫面呈現出想要的效果。

不過,這種特效製作方式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對演員來說,表演面對的並不是真正的場景,而是各種綠色的幕牆和方塊,顯然非常考驗其想象力,讓一般人面對這些乏味的綠色物體還要表現出各種豐富的情感是巨大的挑戰。其次,在後期製作上,大面積的綠幕可能會給人物和物體染上一層淡淡的綠色光暈,給後期處理帶來困難。另外,如果畫面裏有鏡面的反光物體,比如干淨錚亮的鎧甲、光可鑑人的跑車或是閃耀奪目的珠寶等,綠幕環境下拍攝的畫面還需要對這些反光物體表面做額外的處理,加入其反射的環境畫面,大大增加了後期工作量。

StageCraft提供的實時投影更容易營造出導演想要的環境爲了解決綠幕拍攝帶來的這些問題,一套名爲StageCraft的實時3D投影系統如今成爲電影圈裏的熱門話題。簡單來說,這套系統利用一個270°的環形 LED 屏幕直接顯示出虛擬場景,讓演員在這個虛擬場景中表演並接受拍攝。由於採用了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遊戲中的虛幻4引擎,這些虛擬場景可以實時調整,比如導演想要從白天場景切換到夜晚場景,不用在現實中苦等幾個小時,短時間內就能將整個場景的光照、物體都切換成夜間模式。場景也可以實時根據攝像機的移動來改變景深和光效,讓導演的創作變得更加自由。

拍攝時採用實物近景加投影遠景的方式,讓整個場景顯得更加自然這套系統並不是來自科技公司的“紙上談兵”,而是由工業光魔和製片人喬恩・費儒根據實際需要研發出來的,其應用的第一部作品就是迪士尼的星球大戰系列劇集《曼達洛人》。雖然《曼達洛人》嚴格來說並不算電影,但其特效水準被公認爲是好萊塢一線水準。在劇集裏,主角身穿閃亮的盔甲,穿梭在各種奇異地貌的外星球和太空中冒險和戰鬥——若是利用傳統的綠幕技術來慢慢製作後期,其工作量和成本都是無法想象的。其實很早之前喬治·盧卡斯就想拍攝《星球大戰》系列的電視劇,但受限於沒有低成本的特效技術而無法如願。StageCraft的出現,大大減少了外景拍攝的時間和費用,雖然每集成本仍然超過1200萬美元,但相比傳統模式已經算是很省錢了。並且,這種技術帶來的另一個好處也不容忽視:演員不用再完全憑藉想象力來演戲了,他們可以沉浸在一個相對“真實”的環境之中。

可以相信,隨着StageCraft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和成熟,它將變成一個更加廉價且更加好用的特效電影科技。即使目前還有一些場景仍舊需要綠幕,但或許完全擺脫綠幕的未來已經不遠了。

120幀:我有問題,還是世界有問題?

不同幀數對於動態畫面的現實效果有明顯區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畫面幀數”可能聽起來更像是一個陌生的技術話題,不過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幀數”或者說“FPS”這個概念並不陌生。幀數,更準確來說是每秒傳輸幀數(Frames Per Second)的概念指的就是視頻每一秒內所顯示的畫面數量,每秒顯示的畫面數量越多,幀數就越高,整個視頻的動態畫面就更加清晰、流暢。一般來說,玩動作遊戲的標準幀數要超過30幀(30 FPS)才能讓玩家們感受到遊戲畫面順滑流暢不卡頓,而電影對標準幀數的要求則更低一點,一般都是24幀(24 FPS)。

24幀畫面顯示的火車高速運行畫面非常模糊

120幀顯示的同一場景就更加清晰了

世界上首部120幀規格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但意願不高,不代表沒人會做。《指環王》的導演彼得·傑克遜曾以 48 幀/秒拍攝《霍比特人 1:意外之旅》,並在全球 1000 塊銀幕上放映了48幀版本。電影呈現的效果令人驚豔,但還是有觀衆吐槽覺得“太清晰了,以至於不像電影。”全球範圍內,要論推動高幀數電影的“急先鋒”首推李安,他在2016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 4K/3D/120 幀規格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但當時全球只有5家影院能夠播放120幀版本。2019年,李安又帶來了第二部4K/3D/120 幀規格的電影《雙子殺手》,這部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火爆的動作片就好像是一部120幀技術的演示樣片,充分展示了這種高幀數電影在表現動作場面方面的優勢。然而,從票房數字來看,李安的這兩次嘗試似乎都不算成功,技術上的高門檻使得大部分影院無法放映120幀版本,而更多的觀衆則無法真正體會到120幀電影帶來的視覺效果提升。對此,李安忍不住想問問大家:“現在只有我一個人這麼拍,是我有問題,還是世界有問題?”

李安用120幀技術拍攝的第二部電影《雙子殺手》手機電影:一種“輕科技”方向的嘗試

什麼是電影?起碼如今用拍攝設備或播放平臺已經無法精確定義這個概念了。用全套電影拍攝設備和團隊拍攝的可以是一部電視劇,用簡單的手持DV拍攝的也可能是一部電影;在電影院上映的可能只是一部綜藝真人秀,在在線點播平臺首映的可能卻是一部真正的電影。那麼,在如今這個智能手機成爲大多數人的拍攝工具的時代,手機有沒有可能也成爲電影的拍攝工具呢?聽起來有點兒戲,但實際上已經有不少導演在這麼做了。

西恩·貝克用手機拍攝的電影《橘色》早在2015年,導演西恩·貝克就使用iPhone 5S拍攝了電影《橘色》,2017年時他又使用iPhone拍攝了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影《佛羅里達樂園》的最後一幕。導演索德伯格也是手機電影的積極推動者,他分別在2018年和2019年用iPhone拍攝了心理驚悚片《失心病狂》和故事片《高飛鳥》。

賈樟柯的短片《一個桶》同樣也是手機作品在國內,同樣也有不少導演在做這方面的嘗試。2018年,陳可辛用iPhoneX拍攝了短片《三分鐘》,2019年,賈樟柯用iPhone XS拍攝了春節短片《一個桶》。而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上,宣傳短片《你凝視光,你就是光》也用手機拍攝的。它由青年導演杜中坤用一部iPhone 11 Pro Max拍攝,並且沒有使用任何輔助鏡頭。杜中坤錶示,他也是第一次嘗試使用手機來拍攝,整個過程帶給他意想不到的“輕鬆”——沒有繁瑣的轉場時間,不用考慮太多的視覺要素,把自己想要表現的東西以最直接的方式帶到鏡頭前就好。比如,他說手機拍攝其實有一個短板,就是比較“平面化”,無法展示過於豐富的畫面層次效果,但他認爲這種“平面化”反而可以成爲一種風格,所以在他的作品裏,索性就讓所有的人物和場景都變得平面化,色調也調成接近於黑白色的單一色調,最後出來的效果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而在他的這次拍攝裏,杜中坤只使用了三腳架這樣的基礎輔助設備,甚至連外接鏡頭和穩定器都沒有用。“需要推拉的鏡頭,直接就用手推,正好就是我要的效果。”他使用了FiLMiC Pro軟件來調節拍攝參數,並用iPad當作監視器和控制拍攝。

在拍攝本屆上海電影節宣傳短片時,杜中坤只用了三腳架和iPhon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