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前母親節前夕的一個深夜,接到婦產科急救電話,一個孕婦突發心動過速,病情危重。“準媽媽”爲一位25歲小姑娘,懷孕34周,突然“室上性心動過速”,心跳快到220次,持續了數個小時不緩解,婦產科兄弟使用了各種物理性手法和方法都沒奏效,因此逐漸出現心功能衰竭,孕婦和寶寶性命之危,除非使用藥物或者“電擊”的方法,均可能傷及未出世的寶寶。

心內科討論羣裏大家反覆斟酌,想了一系列對策後,當時負責“綠色通道”急診搶救的我拿着“食道調搏”的小機器去了。結果不辱使命,順利用這個小的“黑科技”終止了“室上速”,發現導致這個準媽媽“心動過速”的原因是:“預激”,也就是比平常人多了一條“小電路”。

【正常的心臟有正常的“電路”】

“預激”,預先激動的意思,是指在正常的“電路”以外存在一條額外的“小路”(專業名稱爲“旁路”),電路通過這條“旁路”先傳導一部分信號下去,在心電圖上就表現爲一個“Δ”波。在右邊心臟的“旁路”表現爲B型預激,而在左邊心臟多的“小路”表現爲A型預激,就是這個病人平常心電圖的表現。

【那麼,這條“小路”有什麼危害?】

可能導致“心動過速”,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作。病人會表現爲年輕時候就容易突發心慌,心跳很快,“跳到喉嚨口”,尤其激動、生氣、勞動等情況下容易發作,伴有不同程度的胸悶、胸痛及其他不適,持續時間數秒鐘至數小時不等,有時候“吸口氣”就恢復正常了,有時候需要到醫院“吊水”。大部分是良性的,症狀不重,年輕人多能耐受,很多病人是在升學、入職、參軍、婚檢等情況下做心電圖才發現的。

當然,長時間的心動過速會誘發心絞痛、加重心肌缺血、可能導致心臟擴大(我們稱之爲“心動過速心肌病”)。恢復正常心跳(醫學上稱“竇性心律”)時有可能導致一過性眼睛發黑或者暈厥等併發症。我曾經遇到過一位在國外發“心動過速”的病人,坐飛機回上海以後,半夜入院。後來在凌晨自行轉爲竇性心律(正常心跳),出現一段時間的心動過緩,導致急性心衰而搶救,後因併發症去世。當然,這只是極端個例!

還有一個社會性“危害”,有這個“預激”會限制很多職業,比如:司機、參軍、高考後部分專業限制等。我前面報道過多個病例,有立志報效祖國的18歲少年參軍前體檢發現過“預激”,有準備去當警察/地鐵司機的小哥入職體檢發現的,有司機阿姨也是體檢發現的,也有一位著名航空公司的“中國機長”發現這個這個疾病間歇性出現(入職體檢沒發現,不然開不了飛機)來默默手術從而繼續翱翔藍天的。

【這條“小路”怎麼治療?】

可以用藥物嘗試恢復正常,一般需要幾分鐘至數小時,但是這些藥物均爲C類,對胎兒可能不好。還有可以嘗試“電極”,一般可以迅速轉爲正常心跳,但對準媽媽和胎兒是否影響,仍然沒有得到統一支持。

於是,我們嘗試了“食道調搏”技術,通過一根麪筋大小的電極從鼻子放到食管(可能會有一點點噁心的反應),給予20V左右的微量電流快速起搏心臟,能夠有效中斷這種“預激”導致的“室上速”。孕婦症狀迅速緩解,並“沒事人”一樣的下了牀上了廁所。

然而,但是,but,這種中斷“室上速”的方法是暫時的!!因爲心臟裏的“旁路”依然存在,依然隨時會發“室上速”,尤其在孕32周以後心臟的負擔比較重的情況下。因此,趁着這會心率恢復正常,我們動員這個準媽媽去“剖宮產”,而我繼續作爲“保鏢”見證了一個女寶寶的誕生,比她的媽媽還更早見到這個萌娃。

【兩個月後,這個媽媽來“根治預激”】

射頻消融,可以從根本上消滅這個“小路”。而且這個微創手術,僅一個靜脈穿刺點的“外傷”,術後不需要長期用藥,複發率<3%。對於“右邊心臟”來的“小路”,可以在完全無射線的情況下進行這個微創手術。對於“左邊心臟”來的“小路”,最好在射線輔助下進行消融較爲安全(也有完全不用射線的病例,但是增加了手術難度和風險)。

這個媽媽(從“孕婦”升級爲“媽媽”了)前幾天聯繫我,想在“產假結束前行射頻消融”。我們詢問了她已經沒有母乳餵養的打算了(手術過程可能需要射線,術後不排除極少的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謝謝都可能影響乳汁健康)。因此患者今天進行了射頻消融手術。如預期一樣,是個“旁路”,而且長在左邊心臟。術中反覆輕易就能誘發“室上速”,我們在各種檢測條件下確認了“靶點”位置,然後“放電”了5秒鐘就消融了這個“旁路”,一共持續消融並鞏固了2分鐘。持續觀察了半小時,這個“旁路”沒有回覆,提示消融效果好。患者需要在牀上躺4小時,然後住院一天後可出院,不需要藥物治療。

【重視體檢,提倡婚檢,提倡孕前檢,避免懷孕後的危險】

回顧這個病例,這個媽媽十多歲就反覆“”心動過速,平常“症狀較輕”。雖然被告知“預激”存在,但“沒當回事”。如果在懷孕前就先治療好這個隱患的話,不至於碰到這麼驚險的“危重”。

所以,重視體檢,提倡婚檢、孕前規律體檢,纔是優生優育的正途。#心臟英雄# #心臟不舒服有哪些症狀# #心臟病的症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