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奇點網 

生活有時很苦,但對未來的期待還是要有的,因爲不知道哪天期待就變成現實了。

至少在生命科學和醫學的世界裏,很多一開始看似不靠譜的設想,都會被真正努力探索的人變成現實。就拿“抽一點血驗就能驗病”的液體活檢技術來說,有人拿這個概念到處行騙,但更多的人則是默默努力,讓它越來越接近臨牀應用了。

在近期的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AAIC 2020)上,美國和瑞典研究團隊公佈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只需要採血4毫升,對受試者體內的磷酸化tau蛋白P-tau217進行檢測,就能準確診斷AD,診斷的準確率可達89-98%!

驗血診斷不僅準確,還可以區分AD和其它神經退行性疾病,而且部分早髮型家族性AD患者在出現症狀20年前,體內P-tau217的水平就明顯升高,驗血診斷可以提早確診這類患者!研究成果同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

AD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所以科學界對治療手段的研發一刻都沒有停下。但是和治療同樣重要的,是對患者的及早確診,不然藥物研發成功了,卻不能及早用藥干預,也是挺尷尬的。而且退行性疾病嘛,早干預效果應該會更好纔對。

目前對AD的確診,有記憶力和認知能力測試、脊髓穿刺測定腦脊液的特定生化標記物、甚至是PET掃描大腦這好幾條路子。但要說簡便易行、準確率高,那這些手段還遠遠實現不了,這才讓驗血診斷AD有着極大的臨牀價值。

驗血診斷AD,現在提出了不少生化標記物。比如今年初《柳葉刀·神經病學》上的一項研究,使用液體活檢測定P-tau181蛋白的準確度,比傳統的腦脊液檢測更高。而這次研究選中的P-tau217蛋白,準確率比測P-tau181還要更高。

那接下來就說說AAIC 2020會議上的研究主要成果吧,其實這是一項彙總了3個隊列、1402名參與者的數據報告,因爲研究者們對驗血檢測P-tau217高標準嚴要求,不僅要區分AD患者和健康人,還要區分AD和其它神經退行性疾病。

像研究隊列1收集了參與者去世前的血樣及去世後的屍檢結果,這樣就能把驗血診斷AD的準確率,與標準的神經病理學診斷進行對比。而隊列2的受試者則包括AD導致的癡呆和其它神經退行性疾病導致的癡呆,看看驗血診斷的鑑別價值。

在這兩個隊列中,驗血檢測P-tau217的表現都非常優秀。先說隊列1,驗血檢測P-tau217區分中-高可能性AD患者與非AD患者的曲線下面積(AUC)爲0.89,這個準確率比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的AUC(0.72/0.50)都要好。

而如果把範圍收窄一點,僅區分高可能性AD患者的話,檢測P-tau217的AUC可以達到0.98!進一步分析還顯示,驗血檢測的P-tau217水平,與參與者大腦內的tau蛋白纏結密度明顯相關。

考驗驗血診斷鑑別能力的研究隊列2,驗血檢測P-tau217對AD導致的癡呆和其它神經退行性疾病導致的癡呆,鑑別的AUC也達到了0.96,準確率明顯優於P-tau181和NfL!

驗血檢測P-tau217,也能準確分辨tau-PET掃描的正常和異常結果,AUC達到0.93。而符合AD診斷標準的參與者,驗血檢測檢出的P-tau217水平是健康參與者和其它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的7倍,說明P-tau217專門適用於AD的診斷。

研究隊列3則分析了驗血診斷對早髮型家族性AD患者的價值,入組的600多名參與者中有近60%攜帶PSEN1基因突變,其它參與者則作爲控制危險因素的對照人羣,來分析PSEN1突變是否與驗血測出的P-tau217水平有關。

數據顯示,與不攜帶PSEN1突變的參與者(1.9pg/ml)相比,攜帶PSEN1但尚未出現認知功能損害參與者的P-tau217水平就達到了4.5pg/ml,出現認知功能損害的參與者,這一指標更是高達16.8pg/ml,差異是非常顯著的。

而且攜帶PSEN1突變的參與者,大約在25歲就會出現P-tau217水平的顯著升高,這比他們一般出現認知功能損害症狀要足足早了20年,也就意味着提早20年確診!驗血檢測P-tau217的水平,也與這些受試者的記憶功能表現顯著相關。

綜合3個隊列的結果來看,驗血檢測P-tau217,確實是一種方便、快捷、成本低的AD診斷手段,在日常門診、疾病篩查甚至是臨牀試驗入組患者中,它都能有一席之地。

因此在AAIC 2020上,與會專家普遍對這項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研究者們則表示相關技術已經進入商用開發階段,預計再有2-3年就能成熟,真正用於臨牀。用一位與會專家的話說,“新的世界就要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