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煌

1894年,當中日甲午戰爭的消息傳至歐洲,恩格斯儘管已是74歲高齡的古稀老人,卻仍以哲學家的敏銳思維,站在人類社會文明演進的歷史高度,適時地對這場戰爭做了點評。在與友人的書信中,恩格斯就中國戰敗的原因及影響給出了精闢而獨到的見解。

在恩格斯看來,中國甲午戰敗的直接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爲政府和軍方所奉行的被動防禦策略。他在信中指出:

“在中國進行的戰爭給古老的中國以致命的打擊。閉關自守已經不可能了,即使是爲了軍事防禦的目的,也必須鋪設鐵路,使用蒸汽機和電力以及創辦大工業。”

1894年9月17日,鴨綠江出海口大東溝,清日兩國艦隊主力近30艘戰艦相遇,北洋水師戰艦12艘,聯合艦隊11艘,雙方展開了大規模海戰。最終黃海海戰日本聯合艦隊擊敗清國北洋水師取得勝利,日本取得制海權

恩格斯對中國閉關自守政策的否定,反映了他對軍事技術發展中攻防不對稱律的深刻認識。《孫子兵法》中所說的“攻城則力屈”,正是對冷兵器條件下攻守不對稱狀況的客觀反映。然而在甲午戰爭爆發的19世紀末,膛線、速射火炮和蒸汽動力的發明與應用,使得攻防不對稱性向攻易防難的方向逆轉。

具體而言,在攻易防難的格局下,構建防禦系統比構建具有同樣效率的攻擊系統,具有更大的難度,需要投入更多的軍事力量,因此也就更不容易成功。

被損壞的鎮遠號,北洋水師的戰艦之一,1894年,停靠在旅順港進行維修

圍繞甲午戰爭,中日兩國展開的軍事博弈,實質上可視爲消極防禦戰略與積極進攻戰略的對抗。從國家戰略的視角來看,“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提出“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的發展方略,制定了以侵略朝鮮、中國爲核心的“大陸政策”,相形之下,以“天朝上國”自居的中國仍然奉行着“閉關鎖國”的基本國策。

在恩格斯看來,這種封閉的狀況,只能通過戰爭來打破,他指出:

“這種全盤排外的狀況,已由同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戰爭而部分地打破了;這種狀況將由目前這場同亞洲人、即中國人最鄰近的敵手的戰爭來結束。”

偏重防禦的戰略戰術加之“保船制敵”的消極心態,使得北洋水師的覆滅不可避免。

在黃海海戰中衝向敵艦的北洋海軍“致遠”艦(繪畫作品)(資料圖片)

作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奠基人,恩格斯不僅敏銳洞察到中國甲午戰敗的直接原因,還深刻地揭示了其深層次原因。他從唯物史觀的立場出發,提出閉關自守的排外政策與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密切關聯。他指出:

“在這裏(中國),同家庭工業結合在一起的過時的農業體系,是通過嚴格排斥一切對抗成分而人爲地維持下來的。”

1895年1月26日,日軍進攻威海衛,清軍多地炮臺反擊,但由於清軍禦敵膽怯,鬥志低下,不敵日軍攻勢。日軍反用繳獲的清軍炮臺大炮轟擊其他炮臺。清軍威海衛陸岸防線徹底崩潰。圖爲威海衛港西岸黃土崖炮臺陣地的狼藉景象,2門21釐米口徑克式大炮,在清軍逃離時自爆破壞

在恩格斯看來,自然經濟體系固有的自閉性,必然導致國家軍事戰略的保守性。反過來說,執行保守的軍事戰略的最終結果,即是自然經濟體系的覆滅。對於這一點,可以從恩格斯對甲午戰爭後果的預見中得以印證,他認爲:

“不管這次戰爭的直接後果如何,有一點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國整個傳統的經濟體系將完全崩潰……在陸地和海上打了敗仗的中國人將被迫歐化,全部開放它的通商港口,建築鐵路和工廠,從而把那種可以養活這億萬人口的舊體系完全摧毀。”

滿族文化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