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自古就有自己獨有的文化傳承。今天,我們跟隨北川縣政協文史委楊永富收集整理的資料走進“羌族釋比文化”——

遠古時候,人類缺乏科技常識,認爲是神祕的超自然力決定着人類的吉凶禍福。久而久之,這種認識便演變成神鬼的觀念。執行與神鬼交往的人就是巫師,漢族叫端公,羌族稱爲釋比。

羌族“釋比”又稱“許”、“比”、“着”。羌族釋比崇拜自然,尊重敬畏自然,尊崇祖先崇拜,信天地萬物。釋比文化包羅萬象,包括諸多技藝,秉承前傳後教,靠口傳心授傳承。涉及天文地理、風俗習慣、歷史變遷、各類傳說、祭祀、還願、戲曲、婚殤、醫藥等等,用於袪病、除邪、書符、化水、求神、還願。

羌族釋比的巫術,除經、咒外,還有預卜(羊髀卜、白狗卜、雞蛋卜)、送鬼(送茅人)、踩紅鍋(踩燒紅的鐵鍋)、舔鏵頭(舔燒紅的鐵鏵)、吐油火(喝燒燙的菜油吐火)、炭火洗臉等,“釋比”活動時頭戴三角法冠,身穿法衣,手執羊皮鼓,邊打邊唱,神祕莫測,深得信者尊敬。

法杖 皮鼓

赤腳踩燒紅的鐵鏵

舌舔燒紅的鏵鐵

北川“釋比”主要流行於北川青片河、白草河流域及漩坪、陳家壩、曲山、擂鼓等鄉鎮。“釋比”多在重大節假日、祭山時、趕廟會時或在信者家中表演。

片口鄉民俗活動

祭祀儀式

羌族因其特殊的歷史生活變遷獨特的居住環境,逐漸形成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萬物有靈的多神信仰。在此基礎上產生了釋比和以釋比爲代表的釋比文化。

相傳部落時期就有釋比,一直秉承前傳後教流傳至今。隨着時代發展和科學知識的普及,“釋比”從過去的袪病、除邪、書符、化水、求神、還願逐漸演變爲一種羌區民間的娛樂性活動,表演時以4人或16人進行,在政府的安排下,參加各種節慶活動。

羌族釋比在羌人生活生產活動的各個方面都充當着重要角色。許願還願祭祀之類與神打交道的事,均由釋比主持,這時的釋比充當古代祭司的角色。村寨舉行大型節日集會,釋比不但要承擔祭司任務,負責主持,還要演唱經典,其內容包羅萬象,涵蓋羌族的歷史變遷、精神信仰、思想道德、文化心理、風俗習慣、生產生活方式等方面,堪稱反映羌族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這一古老樸素的釋比活動起到了民族團結自信的作用,從而增強了精神凝聚力。其特別的鼓點打法和舞步,有較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爲後人研究羌族古老的舞蹈提供了依據,爲弘揚禹羌文化、振興鄉村旅遊作出了貢獻。

羌族釋比在北川的傳承人有: 第一代 梁玉平(青片鄉人)、陳堂海(陳家壩鎮人) 第二代 唐應培(青片鄉人)、母廷柏(陳家壩鎮人) 第三代 陳興章、母玉恆(陳家壩鎮人)

第四代 蔣國斌(陳家壩鎮人)、劉良虎(片口鄉人)。

皮鼓傳承人蔣國斌

“釋比” 擁有系列莊重神聖的儀式,成套法事法術儀式,各種經文、系列口令、手訣、步伐。釋比用羊皮作鼓,傳說做法事敲打羊皮鼓時就會想起經文。作法事時所用之物,稱爲法器,又稱爲法寶,除了猴頭帽、羊皮鼓以外,還有法印、符板、響盤、法鈴、獨角、法刀、神杖等。釋比借這些法器的演示與神鬼發生關係。

作法時,釋比頭戴猴皮三角帽,身穿短褂,腰圍長裙,模擬猴的動作舞蹈,並唸誦世代口傳經典,一般三四字一句,音韻優美,手執羊皮鼓,邊打邊唱,神祕莫測,鼓點和舞步特別,唱腔變化複雜,咒語高深難懂,多用羌語演唱。釋比有各類經書,有前傳後教的各類法術,各類用途的口令、手訣和步法。

由於多元文化的衝擊和人們對各類事物的科學認知和理解而對釋比不再過於依賴,釋比文化逐漸淡化甚至消亡。除了生活中必須擔當的角色外,其它已逐漸演變爲表演性質。 因釋比帶有較濃的迷信色彩,拜師學藝的人很少,加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多次運動,釋比被批鬥或隱姓埋名或不敢表演,隨時間推移,身懷絕技的老釋比不斷去世,北川羌區的釋比越來越少,面臨失傳的危險。

片口鄉釋比傳承人劉良虎(一排右)

釋比的相關實物有法杖、法鈴、法印、響盤、羊皮鼓、師刀、牛角、令牌、卦、釋比衣服、猴頭帽等,活動場所有祭祀塔、禹王廟及宗教廟宇,文化場所、自然古樹、古蹟、農村庭院、神龕、中堂、火堂等乾淨聖潔的地方。

釋比在各類旅遊表演和服務社會活動中獻舞於遊客,給遊客講解羌族歷史變遷和風俗習慣及各類傳說,滿足了遊客的好奇心,促進了當地文化旅遊發展,使人們更多地瞭解禹羌文化。釋比在各類表演形式中給人一種特別神祕的感覺。

羌族釋比的法事活動都是業餘的,平時從事農牧業生產,大型活動都是自願參與。釋比活動使人們對羌民族產生特別的認知和好感,使他們更加了解和熱愛禹羌文化。

文章來源:史志綿陽(據綿陽看點)整理:楊永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