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繼續和大家分享我在綦江的所見所聞。我們目的地來到綦江農民版畫院,觀賞綦江版畫的製作和成品。從根本去品味這項手工藝技能的深層魅力。話不多說,開啓今天的旅程。

綦江農民版畫,起源於明清時代,借鑑的當時的木板年畫技藝。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圖畫,再採用人工拓印而成的純手工之作。版畫作品構圖明快,色彩豔麗,且題材親民,生動細膩而聲名海內外。綦江農民版畫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綦江區也被命名爲農民版畫之鄉。

而說到版畫的歷史,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代。當時社會制度從奴隸制轉向封建制,因社會關係和生產關係的改變進步,社會的生產力得到了推動。當時綦江地區的石匠們,在石壁上用工具創作藝術,並形成地方獨特的風格特色,這些作品多數表現當時在巴渝地區的少數民族世俗生活的狀態,它們有寫實也有誇張,把當時的生活點滴融入到石刻文化藝術中去。而這些崖畫,就是把雕刻藝術和繪畫藝術最早相融合的載體,也是如今版畫製作的最早雛形。

隨着時間推移,版畫的製作變得越來越精緻。綦江農民版畫沿用了最早崖畫的特色,取材方面大都是廣大農民羣衆的生產生活實踐,具有濃郁的民族民情和生活氣息。藝術方面則大量吸引了民間廣爲流傳的木雕、石刻、布貼、挑花、剪紙、木板年畫、藍印花布等民間藝術之精華。版材從木版向石版,紙版等材料進化。油墨色彩及印製技法日益豐富,作品呈現出古樸秀美,誇張浪漫的藝術特色。綦江版畫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鮮明的地域特色。

這次在版畫院,近距離的欣賞名家作品。第一個感受就是這些東西貼近民衆。它不像畢加索的作品,那麼抽象讓人難以捉摸。也不像達芬奇的作品,那麼下筆細膩,耐人尋味。版畫的風格讓人易懂,而且情感特別簡單,有節慶的,有團年的,有民俗的,有風景的。其實說白了,就是大夥兒身邊的事兒。這些東西作爲素材,使得觀者不會脫離現實,感覺遙遠,反而有些情感會從畫中傳遞,讓人牽起一絲絲回憶。這就是版畫最絕妙的地方!

在現場,工作人員也展示了下版畫的製作。對外行的我們來說,只能看看熱鬧。就過程不說,但看着成品,我們無不發出一聲驚歎。

據介紹,綦江農民版畫近些年在國際上也得到了認可!並先後應邀赴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日本等國展出。已有多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省市博物館、中國駐外大使館、國外美術館以及國外友人收藏。2004年,綦江版畫赴法國圖盧茲參加了中法文化年活動。展覽前,當地外交官諾威娜女士一直對中國農民版畫半信半疑,展覽後,她大加讚賞:“中國農民就能作畫,並且想象那樣豐富,創作如此大膽,不受約束,這些農民畫家,是東方的畢加索、馬蒂斯!”

綦江版畫不僅從傳統創作上遵循着親民態度,更是在衍生業態上也保持着這樣的特點。在用途上,版畫元素已經融入生活用品和旅遊商品,製作出版畫手提包、摺扇、絲巾、傘、酒具等文創產品,可謂是處處開花,可喜可賀。這樣親民的版畫,你們可有心動呢?

(圖文均爲老黃帶你去旅遊原創,未經允許,不得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