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晟等人發表在《自然-生態與演化》(《自然》雜誌子刊)的一篇研究報告(Retreat of large carnivores across the giant panda distribution range)展示了大型食肉動物在野生大熊貓分佈區減少的大趨勢,研究認爲,不應過度依賴於單一物種保護策略來保護某地區的生物多樣性。

人民視覺 圖就此研究,8月7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副總幹事(項目)周非向澎湃新聞表示,這個研究成果表明應該更加重視大型食肉動物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對它們的保護,而非大熊貓保護對大型食肉動物的保護沒有貢獻。周非說,相比食草動物,大型食肉動物對棲息地要求更高、對人類活動的干擾也更敏感。在全球範圍內都經歷了大規模的退縮。“李晟教授團隊在論文中也援引文獻,說明他們所研究的四種大型食肉動物的消退趨勢與這些物種在全球範圍內的減少趨勢是一致的。”

野生大熊貓的保護工作早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脫離了單純的“物種搶救”的階段,逐漸從單一物種的保護策略向生態系統保護轉變。WWF 1998年在四川省王朗大熊貓保護區啓動綜合保護與發展(ICDP)項目時,所設計的保護策略(approach)就已經不是僅針對大熊貓這一物種,而是從保護棲息地的角度來保護大熊貓野生種羣,並使整個生態系統受益。

“對比四川省(佔全國3/4棲息地和種羣數量的區域)大熊貓第三次(2001年)和第四次調查(2011年)的結果我們也不難發現,在大熊貓棲息地範圍內,大中型草食動物和中型食肉動物的分佈都是在擴大的。由此可見,大熊貓作爲傘護物種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貢獻是非常明顯的。”周非說。

大型食肉動物對生態系統的作用和保護價值是毋庸置疑的。WWF在中國倡導多傘護種保護策略,並從2019年開始,在岷山山系、邛崍山系、相嶺山系和涼山山系逐步開展對大型食肉動物的調查與監測工作。在岷山山系的局部區域,由於大型食肉動物的缺失,導致有蹄類動物不受控制地增加。而當有蹄類動物的數量太多時,大熊貓棲息地的植被就會被過度啃食,或者喬木樹皮受損後增加病蟲害的危險,甚至導致棲息地質量下降。

“如果我們採取針對大型食肉動物的保護措施,受益的不僅是雪豹和狼這樣的動物,對大熊貓也有益處。”周非指出,在野生大熊貓分佈區,關於大型食肉動物的調查數據至今都非常缺乏,並且存在着調查方法不繫統、調查時間不連續等問題。大部分的大熊貓保護區根本沒有開展過專門針對大型食肉動物的調查和監測。

周非表示:“未來,我們希望在有精準數據的支持下,一方面有針對性的開發對大型食肉動物的保護方案並推動針對大型食肉動物的保護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利用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和保護地體制改革等機會,進一步推動將大型食肉動物保護作爲重要的內容和指標融入到大熊貓保護的整體戰略中。”

據四川日報報道,李晟研究團隊收集了2008—2018年間,野生大熊貓分佈區內73個自然保護地(包括66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監測數據,覆蓋大熊貓分佈區5大山系(秦嶺、岷山、邛崍山、相嶺、涼山)。

數據顯示,野生大熊貓分佈區內目前生活着豹、雪豹、狼、豺等4種大型食肉動物,其保護現狀不容樂觀。“相比20世紀中期,已經有95%的豺、81%的豹、77%的狼、38%的雪豹在保護地內消失,現存者主要集中在秦嶺中部自然保護區羣和邛崍山系自然保護區羣。”

李晟團隊的研究顯示,豹、雪豹、狼和豺已經在相嶺和涼山兩個南部山脈地區功能性滅絕,而且它們在秦嶺、岷山和邛崍山中也極難拍到,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是唯一保有這四種大型食肉動物的大熊貓保護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