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官們都知道,女皇武則天的第一個“面首”叫薛懷義——原名馮小寶,出身低賤,曾在洛陽城大街上擺地攤賣野藥爲生。

鑑於馮小寶的出身與謀生經歷,想必他是個“大字不識幾個卻又能說會道”的粗鄙之徒。可就這樣一個人,竟運氣好得不得了——憑藉好身材好相貌勾搭上了千金公主家的婢女,然後被千金公主發掘,獻給了剛守寡不久的武則天。

垂拱元年(685年),馮小寶進宮,成爲太后的“入幕之賓”。武則天爲抬高他的身份,竟“令與駙馬薛紹合族,命紹以季父事之”,並賜名薛懷義。

這一年,薛懷義23歲,而武則天已經61歲!

武則天爲了掩飾薛懷義的身份,就令其剃了光頭做和尚,以講經的名義隨時出入後宮。不久後,又讓他做了白馬寺的寺主。

此後的10年裏,薛懷義恃寵而驕,將“小人得志”這個詞的含義詮釋得淋漓盡致。

那麼,薛懷義猖狂到什麼地步呢?史書有載:

① 對待官員權貴

“朝貴皆匍匐禮謁”、“武承嗣、武三思皆執僮僕之禮以事之,爲之執轡,懷義視之若無人”—— 文武大臣見了薛懷義都要全身趴在地上,就跟虔誠的佛教徒禮拜佛祖似的;武則天的兩個侄子爭相巴結,像奴僕一樣去侍奉他,他還不放在眼裏……

② 對待普通百姓

“出入乘御馬,宦者十餘人侍從,士民遇之者皆奔避,有近之者,輒撾其首流血,委之而去,任其生死”—— 騎着高頭大馬、帶着衆多嘍羅在大街上任意奔馳,對擋了路的行人瘋狂抽打,任其頭破血流不管死活。

③ 對待道教人士

“見道士則極意毆之,仍髡其發而去”—— 見了道士就不分青紅皁白先打一頓,再剃了人家的頭髮揚長而去。

④ 隨意度無賴爲僧,縱容作惡

“多聚無賴少年,度爲僧,縱橫犯法,人莫敢言”—— 薛懷義將無數地痞流氓都聚攏到身邊做和尚,任他們爲非作歹。百姓深受其害卻敢怒不敢言。

⑤ 揮霍無度

薛懷義用佛家名義霸佔民間大量土地,“所在公私田宅,多爲僧有”;又利用佛家法會聚斂和揮霍錢財,“每作無遮會,用錢萬緡;士女雲集,又散錢十車,使之爭拾”;對於這些奢靡不法行爲,武則天始終“無所問”。

⑥ 報復直言官員

御史馮思勖對薛懷義的囂張違法行爲看不過,多次向武則天報告,並要求繩之以法。但是,武則天沒放在心上。薛懷義就更加跋扈,竟將馮思勖在大街上打了個半死!

由於武則天很寵這個“面首”,覺得只讓他做個普通和尚還不夠,竟多次製造機會使其立功得到更高的地位:

① 主持朝廷工程

薛懷義主持修建“明堂”和“天堂”裏的巨大佛像,工程完畢後,封爲左威衛大將軍、梁國公

② 領兵出征

武則天曾前後三次命薛懷義爲“行軍大總管”征討突厥。當然,就他那點本事也就掛個名兒而已,具體軍事謀略和軍政事務都由別人來做。這三次掛帥,實際上只有第一次是真的出去了,但也根本沒與突厥交戰就回來了!

就憑這點虛無的戰功,薛懷義不僅厚顏無恥地給自己立功德碑,還被晉封爲右衛大將軍,鄂國公

以上,就是喫軟飯的薛懷義被武則天恩寵10年的經歷。最終他爲啥失寵慘死的呢?主要是有2點原因

① 與武則天不再親近

從長壽三年(694年)起,薛懷義就“頗厭入宮,多居白馬寺”了。其中的原因,額……可能嫌棄女皇年齡大了吧,畢竟武則天當時都70歲了。

② 因喫醋而狂躁,令女皇不安

因爲薛懷義長期不進宮服侍,武則天就有了新寵——御醫沈南璆。結果,薛懷義知道後竟又喫醋了!並且導致他發瘋般地作死——燒了“天堂大佛”,並連累“明堂”受損。這兩個建築可是朝廷的臉面工程啊,數十億錢白白浪費

當時武則天爲了遮蓋醜聞內幕,隱忍不發,不但沒處分薛懷義,還令他主持重建。

可薛懷義不但不領情,竟然更加猖狂,“益驕恣、言多不順”。這下可徹底惹怒了武則天,“惡之、密選宮人有力者百餘人以防之”。—— 薛懷義至此失寵。

屍骨無存的結局

天冊萬歲元年(695年)二月,囂張了10年的薛懷義被騙入皇宮,連武則天的面都沒見着,就被衆多埋伏好的武士拖到殿前的大樹下,亂棍打死!終年33歲。

緊接着,其屍首就被送到白馬寺,燒成灰,摻入泥沙做了建築材料——真正的屍骨無存連毛兒都不剩啊。

結語

一個出身貧苦靠賣野藥爲生的窮小子,一朝擁有了權勢和金錢,他馬上迷失了自我。薛懷義始終不明白自己的地位,不明白自己只是女皇的一個“私人寵物”而已。

武則天對薛懷義的態度始終很明確,他貪財、跋扈、打人等等都不算事兒,但是決不會無底線的包容。比如,薛懷義因狂妄而從南門入宮,被左相蘇良嗣狠抽了數十個大耳光。事後,任憑薛懷義如何哭鬧委屈,武則天也只是好言安慰幾句罷了。最終,薛懷義竟猖狂無知到去燒明堂和大佛,武則天對其徹底失去耐心就是必然的。

失去恩寵的薛懷義落個悲慘結局,也是必然的。

本文參考《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