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華雄囂張叫陣,張飛爲何不挺身而出?張飛:二哥的男人我不能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亂世那是搭建給英雄的舞臺,不分貴賤,不分出身,你方唱罷我登場。天子一道“討賊令”,天下英雄組成十八路諸侯聯軍,打着“誅殺董賊,興復漢室”的旗號,一路殺向都城。

關張三兄弟作爲熱血青年,果斷參與會盟,由於三人要兵沒兵要名沒名,費盡周折才混了個第十九路諸侯,搬了個小板凳在帳下聽令。

聯軍聲勢浩大,一路上勢如破竹,董卓忙令呂布率領西涼軍前來守衛,華雄作爲呂布帳下一猛將,陣前勇猛無敵,華雄先是殺死了濟北相鮑信,袁術大將俞涉,韓馥上將潘鳳,幾員大將皆被華雄斬於馬下。初遇華雄,諸侯手足無措

一路高歌猛進的聯軍部隊,這算是遇到了強敵,如果殺不了華雄,聯軍初戰不利,還談什麼驅逐董卓,恢復漢室。各大諸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了主意就在這時,關羽請纓出戰華雄。

於是纔有了“溫酒斬華雄”的典故,當關羽拎着華雄的頭顱回到大帳的時候,震撼了在座的所有諸侯。事情發展到這個份上,就要問了,爲何以勇猛剛勁著稱的張飛爲何不主動請纓迎戰華雄?小編有幾點粗俗的見解,拿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理智戰勝了憤怒,張飛不敢輕易請纓出戰

華雄在下面叫囂,的確是讓人生氣,但是憤怒不能戰勝理智。劉關張三人從加入義軍開始,就備受歧視,原因無非是三人出身低,實力差,誰會將一個三人小隊放在眼裏,這不給了一個小板凳讓他們帳下待命。他們並沒有多少話語權,一個不小心還會丟了性命。哪怕是龍也得盤着,是虎也得臥着,表演的舞臺還是要留給公孫瓚等人。

他從市井初次踏入諸侯之中,定然很不習慣,他倒不是說怕誰,他就是怕說錯了話,連累了自己兩位哥哥,因而一直是忍住沒動。

從關羽請戰就能窺得一二,馬弓手的身份讓諸侯覺得像是在打自己的臉,他們很有可能不給你嘗試的機會。結果證明要不是曹操給說情,三兄弟以性命擔保,這個機會根本都不會給關羽,由此可見張飛的擔心並非不無道理。

華雄不過爾爾,不值得爲其冒風險

雖然華雄接連斬殺大將,但是華雄這種成色的將軍,在呂布麾下還是一抓一大把,爲了這樣一個無名小卒冒着殺頭的風險,在他看來是不值得的。在他的眼裏,只有溫侯呂布可以讓他興奮起來,哪怕是豁出生命,他也在所不惜。

關羽斬殺華雄之後,西涼軍呂布出戰迎敵,張飛看到呂布之後,馬上抖擻精神,衝了上去,即便是在對戰中落了下風,但嘴上依舊不饒人,大罵對方三姓家奴。自此張飛便與呂布結下了不解之緣,職業生涯多次激戰呂布,但呂布依舊是他畢生得不到的男人。究其一生,張飛也沒能在一對一單挑中贏下呂布。二哥的男人,我張飛不能搶

不說別的,桃園三結義之後,張飛是老三,在大哥二哥面前,哪有老三可以放肆的可能。哪怕是再按耐不住,都要等哥哥們發話纔行。

話語權得留給哥哥們纔行,關羽想拿華雄祭刀,並且話已經說了出來,那張飛哪有再去搶奪的理由,這個男人碰都不能碰。並且二哥的本事張飛是知道的,關羽果然不負衆望,分分鐘秒殺華雄,三兄弟得到了諸侯的禮遇,這也爲之後張飛激戰呂布提供了可能。

溫侯呂布纔是張飛夢寐以求的男人,倒是他一生也沒能在單挑中贏了呂布,這可能是張飛一生的遺憾。後記

綜上所述,小編認爲之所以張飛沒有率先請戰華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看不上華雄,理智還能佔據上風,也得顧及到兄弟之情與規矩。如果陣前叫陣的是呂布,那麼關羽搞不好都不敢獨自與呂布單挑,見到呂布的張飛會不會血氣上湧,拼死一搏下城激戰呂布?

我認爲他會的,不知道各位怎麼看待,請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