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顺治帝的上位之路不是一帆风顺,一面遭到多尔衮的打压,一面还要面对满汉融合的民族问题。对于一位年轻的皇帝来说,真的压力巨大,在这种压力下成长起来的皇帝也更具有权威性。

为了能够更好地巩固皇权,统治汉人,于是在顺治期间,大力开展满汉一家的政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汉人对于满人的抗拒。这个政策也一直沿用下去,但在清朝十二帝中,为什么只有顺治是真心推崇满汉一家?

明朝遗老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关于前朝遗老的问题,看看 顺治帝对待满汉一家问题的状态。

作为曾经的尚书张凤翔,在明朝覆灭后选择加入清朝,成为刑部尚书。当他成为刑部尚书时,年纪已经超过了七十岁,又因为疾病缠身,所以身子单薄。有一次在皇帝的宴席上,张凤翔在下台阶时突然跌倒。侍卫赶紧将其扶起来,更是亲自叮嘱侍卫要护送他回家,甚至还一度追出宫门,只为他多添一件衣服。

张凤翔更是感激顺治对他的厚爱,用自己的预热为朝廷建言献策。甚至到他退位的时候,还将其花多年心血所撰的《礼经》、《乐经》献给了顺治帝。这种满汉君臣其热融融的场面,在顺治帝时期屡见不鲜,可以说是他的治国之道。

其实,清军之所以能够顺利入关,很大的因素在于重用了汉臣。像大学士范文程就在李自成攻陷北京时,建议多尔衮领兵入关,联合吴三桂,一同将李自成赶出皇宫。通过两位汉臣的努力,帮助清军真正的拥有统治中原的机会。

反观,清朝之后的皇帝,大部分对于明朝遗老不够重视,对于满汉一家的概念也是不上心。他们还是将重大的权限都抓在八旗子弟手中,像军机处就规定,只能由满人担任职位,并且直属于皇帝指挥,其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为什么顺治要推行满汉一家?

接下来老金聊史和大家说说,顺治推行满汉一家的理由。

顺治在登基的时候其实面临的各方压力,除了年龄下阅历不足外,自身一直受到多尔衮的钳制,可以说是多尔衮的傀儡一般。可以说,直到多尔衮死亡前,顺治这个皇帝可以说是有名无实,活得很不是滋味。

为了能够对抗多尔衮,顺治帝开始悄悄的扶植自己的亲信。不过,人选却很有限,因为大部分朝臣都是属于多尔衮派系的。

这时候明朝遗老成为顺治帝可以拉拢的对象,因为从小就有学习汉人文化,顺治帝对于明朝的历史了解也颇深。甚至对于明崇祯帝也很是同情,在他死后为其风光大葬,并且昭告天下。这一招很好的拉拢了明朝遗老的心,这也让朝廷出现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正是这支汉人势力的支持,才保证了顺治帝能在多尔衮死后,迅速掌控朝局。清朝也在他的治理下,走向了一个向上的快车道。

其次,顺治帝在推翻李自成后,曾将汤若望请回宫中。因为汤若望是崇祯帝身边的近臣,见证了一代帝王的兴衰。顺治帝从他口中听到了更真实的崇祯,从而加深了对崇祯的理解和同情,甚至对他还多了一些崇敬之情。

也正是这份崇敬之情,才让顺治帝能够在厚葬崇祯时,抱着他在坟前哭了起来。也许这里面也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不过,在外人看来,这就是顺治收买汉人的一场戏。

小结

无论结果如何,崇祯帝确实是清朝十二帝中,唯一一个彻底贯彻满汉一家的清朝皇帝。他为中国满汉文化的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帮助清朝能够延续267年。

感谢你的观看,写作不易赞。

【参考文献:《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