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時,往往包含着對孩子的未來或者一生的希望,如有的父母給孩子起名“安”,是希望孩子一生平平安安,有的父母給孩子起名“佳”,是盼望孩子一切美好。然而有些女孩的名字,卻讓她們一說起就心中憤然,因爲她們的名字,顯示出的是父母赤裸裸的重男輕女思想。因爲盼望生兒子,給女兒起名招娣、有弟等

在莫言的小說《豐乳肥臀》中,母親上官魯氏生的前7個女兒,分別叫來弟、招弟、領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到了第8胎生了對龍鳳胎,終於得到了兒子,於是給雙胞胎起名爲金童、玉女。

莫言小說中講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事,人們還有着濃厚的封建思想,但其實一直以來,仍然不乏重男輕女且毫不掩飾自己重男輕女思想的父母。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很多人都見過招娣、迎娣,希娣,盼娣之類的名字,比較有名的有曾經和郎平做過隊友的陳招娣,再近一些的有臺灣藝人徐熙娣。

如果說“娣”字是相對比較含蓄地表達父母對兒子的渴望,那麼,給女兒起“有弟”,“子跟”之類的名字,則更加赤裸裸了。給兒子起的名字,同樣表達了重男輕女的思想

一位網友說:我叫招娣,弟弟叫舒暢,我倆的名字連在一起就是,我招來了弟弟,父母感到心情很舒暢。

另一位網友說:我有一個同學,女孩子,叫夢郎,她有個弟弟叫夢圓。讓女兒夢郎,郎是男孩子,後來生了兒子,就夢圓了。

每每看到這樣的事,我都無比替這些女孩痛心:自己在父母那裏,沒有得到應有的祝福,從一出生開始,她們就揹負着父母對另一個孩子的期許,甚至成爲父母眼中多餘的那一個。給女兒起名勝男、賽男的父母,骨子裏也仍然是重男輕女的

80年代開始,國家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沒有特殊情況的,一對夫婦只允許生一個孩子——不論男孩女孩。正是這個政策的執行,使得“勝男”“賽男”成爲很多女孩的名字。

有人說,勝男、賽男的父母纔不重男輕女呢,他們希望女兒比男孩強。但我敢打賭,給女兒起名勝男、賽男的父母,99%是沒有兒子的,但由於政策不允許他們再生,於是心裏不平衡不服氣,希望自己家女兒勝過別人家的兒子。

抱着這樣一種心態的父母,骨子裏其實還是沒有把女孩和男孩放在同等的位置,覺得女孩不如男孩。如果不重男輕女,幹嗎要給女兒定一個“勝男”的目標呢?女兒不是任何人的附庸,讓她成爲她自己,成爲獨一無二的存在不是更好嗎?

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讓TA成爲TA自己是父母的責任

雖然重男輕女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在呼籲男女平等,但依然有那麼一小撮人仍然死守封建糟粕思想,歧視女孩,虐待女孩,甚至違法進行胎兒性別鑑定後再結束女孩的生命,這種做法,不僅是反人類的,也是反自然的。

自然萬物都有它的規律,包括性別分佈,在自然狀態下,男孩和女孩的出生比率大約爲102-107,如果高於或低於這個範圍,都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所以,作爲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我們遵循自然規律就好,聽從上天的安排,上天賜予我們男孩,我們好好愛他,上天賜予我們女孩,同樣也好好愛她,不因爲孩子的性別而區別對待孩子,是每一位父母最起碼的責任。

但願再無女孩叫做招娣,盼娣,但願每一位女孩都能得到善待,但願這個世界男女真正平等的那一天能夠早日到來!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女孩起招娣、來娣之類的名字嗎?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