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長大不成人)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長大不成人)

6年前的今天,華語影視業第一人,達則兼濟天下的邵逸夫逝世

1907年11月19日,邵逸夫出生於浙江寧波,共四兄弟。家裏世代爲商,父親在上海商界頗有影響力。1920年父親在上海病逝,康有爲等人還爲他題詞致哀。

父親去世後,邵家逐漸敗落,最後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臺”一家劇院。四兄弟商量後,毅然賣掉了僅有的房子,舉家搬進了“笑舞臺”。他們決定破釜沉舟,不繼承父業,轉而投身於娛樂圈。1925年(18歲),邵家兄弟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

(邵逸夫年輕時)

1927年(20歲),6家電影公司聯合起來,成立“六合影業”,目的是爲了圍剿天一電影。這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場記錄在案的商戰——“六合圍剿”。

六合與發行商簽訂合約時,要求“六合、天一”只能取其一。六合佔據當時中國大半的電影市場,各個發行商都不敢得罪,只好紛紛拒絕經銷天一的影片。

(邵氏兄弟)

剛從中學畢業的邵逸夫和三哥,決定南下新加坡開拓南洋電影市場。邵氏兄弟帶着僅有的一架破舊的無聲放映機和“天一”的影片,在舉目無親的南洋鄉村進行巡迴放映。

邵氏兄弟備嘗艱辛,歷經了很多磨難,二人揹着放映機,幾乎跑遍了當地的每個橡膠園、每個村莊。

1929年(22歲),邵氏兄弟決定拍攝有聲電影。1930年,邵逸夫與三哥倆人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邵逸夫與李小龍合影)

1931年(24歲),邵逸夫前往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命不該絕的他抱着一塊小舢板,在茫茫大海上飄了一夜後獲救,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邵逸夫從美國回到新加坡後,在他的電影院裏安上了有聲設備。

1932年,“天一影業”決定遷往香港發展,改名爲“南洋影片公司”。他高價請來粵劇名伶薛覺生擔任主演,自任製片和導演,拍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轟動一時。

1948年(41歲),“南洋影片”改名“邵氏父子”。1957年,邵逸夫新建了邵氏影城,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被稱爲“東方的好萊塢”,從這裏拍攝的影片源源不斷地流向邵氏電影發行網,每年高達40多部影片。如今,這裏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視拍攝製作基地。

(邵氏的標誌)

邵逸夫非常勤奮。他號稱是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平均每年看700多部電影,曾經一天看9部完整的電影。他精通電影全過程,從導演到化妝,樣樣在行。他經常親自上陣,對於影片的質量有着近乎偏執的追求。“邵氏出品,必屬精品”深入人心。

70年代,邵逸夫創辦了TVB,邵逸夫是最大股東。他前後執掌TVB40年,在香港歷次收視大戰中屹立不倒。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香港華語影視名人,或多或少都跟邵逸夫這個名字有聯繫。

後來,邵逸夫集中力量經營明珠臺和翡翠臺,其收視率長期在香港獨佔鰲頭。此後,邵逸夫開展多元化經營,投資房產物業、股票市場等,步入香港富豪排行榜的前列!

邵逸夫被稱爲“華語影視大亨”,邵氏電影(SB)主宰亞洲電影市場長達半個世紀。邵氏的經典作品、明星演員層出不窮,如《上海灘》《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等鉅製,黃日華、劉德華、梁朝偉、苗僑偉、湯鎮業等“五虎將”,汪明荃、趙雅芝、鄭裕玲、陳玉蓮、劉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

TVB的演員

同時,邵逸夫“達則兼濟天下”,心懷中華,多年來爲內地、香港兩地建設教育、醫療設施等捐助,達數十億。邵逸夫捐贈的教育資金,遍佈神州大地,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逸夫樓”,達3萬座,令人不可思議!

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四川雅安地震時,邵逸夫各捐贈一億港幣。

(遍佈全國的逸夫樓,達3萬座)

邵逸夫捐建的逸夫樓

2002年,他創立“邵逸夫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科學家,獎金100萬美元。後來獎金增至120萬美元,鉅額獎金足以媲美被視爲國際最高自然科學獎項的“諾貝爾獎”,因而被稱之爲“21世紀東方的諾貝爾獎”。

邵逸夫獎

2014年1月7日上午6時55分,邵逸夫於家中安詳去世,終年106歲。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559篇作品,營員“長大不成人”的第25篇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