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思達

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關羽發動北攻襄陽之役。從整個態勢來看,這是季漢上層經過充分溝通過再部署的軍事行動。關羽發動戰役之前,劉備特地任命他爲前將軍,並授予“非人臣常器”待遇“假節鉞”,同時派遣孟達、劉封進攻西城、上庸和房陵東三郡,其戰略意圖異常明確,就是控制襄陽和東三郡,使得荊益兩州戰略通道更爲順暢。但就在關羽圍攻襄陽不克之際,十一月,東吳從背後發動襲擊,幾乎是兵不血刃地奪取了荊州,關羽大軍迅速瓦解,劉備“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也就此破滅。

從戰爭形勢來看,此戰失利最主要原因是劉備在戰略上出現的重大失誤,既沒有在擴張己方勢力和維護聯盟之間取得恰當平衡,又模糊了荊州軍的戰略重點。在南三郡紛爭之後,關羽的荊州軍實際同時負擔了北拒曹操、東防孫權的任務。北伐襄陽戰事開始後,關羽屯兵于堅城之下久攻不克,暴露出荊州部隊力量根本不足以同時應付兩個戰略任務的態勢。但劉備一方面授關羽節鉞以鼓勵其進取襄陽,另一方面卻沒有及時增強兵力,讓關羽有足夠實力同時應付兩個目標,使他最終進退失據而敗亡。可能是由於劉備在此事上犯下戰略錯誤太過於低級,使得後世議論紛紛,甚至出現了劉備是借刀殺關羽類似不值得認真對待的奇談怪論。

《白帝城託孤》,現代,戴敦邦,國畫

在丟失荊州近一年之後,建安二十六年(221)四月,蜀中傳言漢獻帝爲曹丕害死,劉備因而登基稱帝,隨即發動討賊之戰——只是他的目標並非曹魏,而是孫吳。在發動復仇之戰前先行登基,在後人眼中無疑是劉備一大失誤:倘若劉備在曹丕篡漢之初就以漢中王身份大舉北伐,或者是在荊州丟失之後就以責問背盟之罪東征孫權,或許在道義上會比稱帝后再出兵更具有說服力。但在劉備自有不得已的苦衷,一方面,丟失荊州的巨大打擊,迫使他必須在政治上做出重大舉動以振奮人心、凝聚士氣;另一方面,他登基稱帝更是季漢集團的根本意識形態發展之必然。曹丕篡漢,中原士人爲此已營造出了大漢運數已終的理論和輿論,如果劉備不以行動證明炎劉正統還在巴蜀延續,那麼季漢賴以生存的意義就會被消解,整個集團就會在政治上直接完蛋。

然而,劉備的苦衷未必能爲外人所理解,由於漢獻帝此時活得好好的,甚至比劉備、曹丕都活得更久,就使得季漢以外對他稱帝的說辭都不屑一顧,減弱了他出兵的政治意義,甚至出現了他是爲一己之私怒而興兵的不利輿論。之後猇亭之戰的慘敗,更使此時的他以負面形象定格在了後世的記憶中,成了他生涯中的一大污點。

伐吳的失敗,給予了劉備極其重大的精神打擊,他感嘆:“吾乃爲遜所折辱,豈非天哉!”然而,和他事業遭受的沉重打擊比起來,這都算不了什麼:在猇亭之戰中,季漢喪失了大批精兵良將,馮習、張南、傅肜、程畿、馬良、王甫等人戰死;黃權、龐林降魏;杜路、劉寧降吳,對於人才本就不甚充足的季漢政權來說,不啻爲一次毀滅性打擊。更爲要緊的是,在劉備稱帝之時,他曾宣揚“漢有天下,歷數無疆”,以此證明作爲劉邦和劉秀繼承者的他上秉天意,伐吳乃是“恭行天罰”,但慘敗的事實必然會讓人們對此產生懷疑,質疑劉氏是否真的還有天命,進而懷疑季漢政權是否還具有合法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