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8月9日發佈推文表示,印度將從2020年開始禁止進口101種軍事裝備,以大力發展和推廣印度本土製造的武器。他表示,這一計劃將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逐步實施。印度新德里電視臺(NDTV)9日援引辛格推文稱,這一計劃是爲了響應印度總理莫迪此前倡議的“自給自足”特別經濟計劃,以大力推動“印度製造”。此外,辛格還列出一份“禁運清單”,其中包括高炮、突擊步槍、護衛艦、聲納系統、運輸機、輕型武裝直升機和雷達等高技術武器系統。辛格還透露,在未來6到7年內,印度國內軍工產業有望獲得價值533.5億美元的合同。此前在印度政府推出國防裝備國產化戰略之後,就有印軍將領呼籲向中國學習,徹底實現武器裝備自主化。然而就印度軍工產業發展現狀而言,軍工自主化之路可謂任重道遠。

路透社表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之一。儘管印度總理莫迪一再呼籲削減軍方對昂貴進口產品的依賴,但印度的大量軍事裝備依舊從俄羅斯、美國及以色列購買。實際上,印度三軍武器裝備有九成是進口貨,其中絕大部分是蘇俄在不同時期提供的產品。到目前爲止,俄羅斯也是印度軍隊最大的武器供應商。所以,印度如果真的要在未來6到7年內,向國內軍工企業轉移價值533.5億美元對外武器採購合同的話,那麼損失最大的必然是俄羅斯的軍工企業。印度防長拉傑納特·辛格稱“(武器裝備自給自足)這項決定將爲印度國防工業提供一個巨大機會,利用自己的設計和開發能力來製造清單中的項目,以滿足武裝部隊的要求”。但是俄羅斯專家卻對此說法嗤之以鼻。

俄專家表示,印度的工業基礎,尤其是國防工業的存在先天不足(胎裏病)的缺陷,印度建國60多年來並沒有建立起穩定的工業和國防制造業基礎。在人才儲備、工業設計和規模化生產等一系列問題上都存在短期難以彌補的缺陷。這也是印度與中國在軍工自主化戰略上的根本性差異,所以客觀說,印度現在想開始複製中國的模式,最終實現目標起碼需要30年時間。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印度至今不能保證國產子彈的質量穩定性,國產步槍子彈的卡殼率超過3%水平,而且到現在連最基本的單兵自動步槍還要向國外採購(6月份剛與俄羅斯簽署採購合同)。6.15邊境衝突發生後,印度軍方已經拋出了上百億美元的武器彈藥採購合同。

實際上,印度與俄羅斯的軍工合作歷史週期很長,理論上印度有很多機會從中汲取經驗來支持軍工自主化。但是無論是以蘇30MKI爲代表的空軍戰鬥機,還是以T72和T90爲代表的陸軍裝備,印度軍工企業連“自主組裝”的工作都不能令俄羅斯同行信服。當然也不可能得到印度三軍的認可。印度利用30多年時間研發的最具代表性的兩種國產武器裝備分別是LCA光輝戰鬥機和“阿瓊”主戰坦克,但是印度空軍和陸軍在新一輪的武器採購計劃中,把支持票分別投給了米格29戰機(替代米格21)和T90坦克。在五代戰機批量裝備的國際潮流衝擊下,印度的國產LCA光輝戰鬥機正面臨尚未量產就要淘汰的尷尬。

作爲世界第四軍事大國,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超過9成的對外依賴度,一旦發生戰爭,在後勤保障和戰損維修上都面臨巨大困難。很顯然,印度軍方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在印度列出的包括高炮、突擊步槍、護衛艦、聲納系統、運輸機、輕型武裝直升機和雷達等高武器系統在內的101種裝備的國產化計劃中,並沒有考慮到所謂印度自主製造的艦船、導彈和飛機,有多少關鍵零部件需要依賴進口。俄羅斯專家認爲,印度軍工產業痼疾難治,這時候提出推進“印度製造”,只能算是把“國外製造”逐步改爲“在印度製造”,以促進印度自主軍工產業的發展。但是否能夠達成願望,主動權並不在印度手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