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時候,爲了兒孫政局安穩,因此開始向功臣宿將大開殺戒。他先以謀反的罪名殺害了涼國公藍玉,之後又藉着這個由頭殺害了開國六公之一的李善長,後又牽連了幾萬人,至此明朝的開國將領幾乎被屠戮殆盡。

後來朱元璋駕崩,朱允炆即位,在削藩的過程中遭遇了燕王朱棣的抵抗,結果因爲沒有良將,自己的軍隊被朱棣輕易打敗。在朱棣率軍攻進南京之後,朱允炆自焚而死(一說逃跑),朱棣最終篡了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立年號爲永樂,後世稱之爲明成祖,將朱棣造反的戰役成爲靖難之役。

在靖難之役中,除去朱棣"四公"(朱棣開國時封或追封的四個公爵)外,還有一個"建文舊臣"也算是立功頗多,他就是"曹國公"李景隆,可以說如果沒有李景隆的話,靖難之役朱棣未必會取勝,那麼李景隆究竟做了什麼貢獻,使得戰局產生了如此大的改變呢?

一、 曹國公李景隆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虎父必無犬子,但是顯然李景隆就打破了這個預言。

李景隆的父親是曹國公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不僅頭腦聰明,而且非常的驍勇善戰。朱元璋見李文忠之後,覺得這是個人才,便將此人收爲義子。

在明朝建立之後,李文忠東征西討,爲明朝掃除北元立下了巨大的功勳。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任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併兼管國子監,是明朝的開國重臣之一,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在開國功臣中,李文忠能排進前三。如果僅論武將,李文忠不遜於大將徐達和常勝將軍常遇春。

而李景隆就出生在這樣一個武將世家,他長的溫潤如玉,頗有儒將之風,因此很受器重,但是善於識人的朱棣在見到李景隆之後評價他:此人難堪大用,但是未來需藉此人之力,於是便和李景隆交好。

事實證明朱棣不愧爲一代君王,看人及其準確。

二、 靖難之役的南軍統帥

後來燕王朱棣於北平起兵,朝廷最初派長興侯耿秉文率軍抵擋。耿秉文是一個善於善守而不善攻的將領,而燕王朱棣曾經數次率軍征討漠北,立下不世之功勳,極爲擅長進攻。因此耿秉文要以自己的弱項攻敵人的長項,其結果可想而知。

耿秉文派出的三支部隊被朱棣先後擊破,耿秉文只能撤退堅守。由於城池堅固,而且耿秉文極爲擅長守城,所以朱棣久攻不下。

所謂打仗其實打的就是一股氣,當時朱棣率軍攻破耿秉文,軍隊士氣正盛,但是卻被阻擋在城池之下難以寸進,再加上朱棣起兵無名,因此難免人心浮動,估計在堅守一段時日,等朱棣人心潰散的時候,估計耿秉文就會發動致命一擊。

但此時建文帝朱允炆以耿秉文常敗爲由召回了耿秉文。此時建文重臣黃子澄建議派"曹國公"李景隆出征,建文帝欣然應允。

建文元年(1399年)8月,建文帝朱允炆任命李景隆爲平燕大將軍,領大軍五十萬北伐。並賜予他"便宜行事"之權。可以說是對李景隆極爲器重。

李景隆在領命之後便率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奔朱棣殺來。當時北軍的將領,如朱能等都認爲氣數已盡,自己必敗了,但是燕王朱棣不懼反喜,他認爲李景隆起作用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當時朱棣評價李景隆道:李景隆缺乏計謀又驕傲自負,外表強硬而內心缺乏勇氣,刻薄善妒卻又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如今朝廷將傾國之兵託付於他,純屬自坑,漢高祖劉邦大度知人,擅長任使,英雄都爲其所用,也不過只能將兵十萬。李景隆有何才能,能夠統率五十萬兵馬?趙括之敗必能重現。

因此朱棣並沒有擔心李景隆率領的大軍,自己不僅沒有帶兵守城,反而前往寧王朱權的封地,去"要"寧王的精兵朵顏三衛了。當時的北平城只有燕王長子朱高熾和姚廣孝守城。

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很快就趕到了城下,圍困北平九門開始攻城,雖然李景隆是一個草包,但是畢竟還是讀過幾本兵書,因此南軍的攻勢十分凌厲,北軍一度無法抵擋。甚至南軍都督一度攻破城池,但是又被李景隆召回。

當時李景隆認爲自己率五十萬大軍攻燕,此番戰役必成功,因此頭功必須是自己的,不能讓手下搶先,於是便召回了明軍。結果風雲突變,此後南軍在攻的時候卻久攻不下。

此時燕王朱棣率軍回來了,他此行不僅招攬了寧王朱權,而且還帶回來了"朵顏三衛",城內的守軍也趁機出擊,雙方夾攻李景隆的大軍。李景隆猝不及防,被打的大敗。只能暫時退到德州,準備來年再戰。

第二年李景隆再次率軍北上攻燕,此次他還聯合了兩位老將,一共六十萬人,結果再次被朱棣打的大敗,不僅丟盔棄甲,而且連輜重都丟了,此戰直接改變了南軍和北軍的攻守之勢,此戰過後,南軍再也沒能發起像樣的攻擊,反倒是北軍頻頻進攻,威脅着京城。

三、 李景隆的最後貢獻

李景隆在逃回來後,衆臣都認爲李景隆作戰不力,建議將李景隆處死,甚至舉薦他的黃子澄也認爲他死有餘辜,但是建文帝寬恕了李景隆。

李景隆打了這麼大的敗仗,卻沒有被問斬,他十分感動,在接下來的南京守城戰中他用實際行動報答了朱棣,當時李景隆和谷王負責守衛金川門。在燕王朱棣到達金川門之後,李景隆十分義氣的開門投降,放燕王朱棣入京,史稱"金川門之變"。

因此可以說李景隆是"靖難之役"最大的功臣了,在之後朱棣論功行賞,李景隆也是位列靖難之臣之首,仍襲"曹國公",而且還爲其增祿。

參考資料:《明史》、《奉天靖難記》、《明成祖實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