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蜀漢克復中原匡扶漢室的重任就全壓到諸葛亮一人身上了。當時的蜀國經歷夷陵之戰後元氣大傷,而且慢慢開始走向衰敗,不過諸葛亮僅僅修整了6年就開始了北伐之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無功而返,而且還損失了一員大將,其實諸葛亮心裏也明白北伐之路希望渺茫但是爲什麼還要堅持北伐呢?直到司馬懿的出現諸葛亮內心的幻想也被徹底澆滅了。

經過三個多月的較量,北伐大軍既沒有實現深入曹魏西北腹地的戰略目標,也沒達到殲滅曹軍主力的戰術目標,反而被司馬懿大軍死死困在了五丈原一帶,這讓諸葛亮非常惱怒,他多次派兵向司馬懿大軍進行挑戰,企圖引誘對手出兵加以殲滅。

不料,諸葛亮的這一計劃再度落空。面對北伐大軍的挑釁,司馬懿的命令是:堅守不出,不與理會。渭水一帶歲雲集數十萬大軍,但卻沒有發生任何重大戰事,這讓諸葛亮心急如焚。

一天,諸葛亮想出一條計策。他派人來到司馬懿軍營,送給司馬懿女人使用的頭巾、髮飾和衣服,意在在嘲笑司馬懿如女人般只知道躲在閨房中打扮,不敢像個男子漢一樣勇敢作戰。曹魏將領們見狀,氣憤不已,紛紛請戰。司馬懿面帶怒氣,立即向將領們表示,自己將立即上奏魏明帝曹睿,請求與衆位將領們一起出戰殺敵。

遠在洛陽的魏明帝曹睿收到司馬懿的表章後,心領神會,知道這是司馬懿爲安撫屬下將領的手段,對於司馬懿嚴格按照自己據守不戰、拖垮諸葛亮的決策感到非常滿意。

爲了穩定將領的情緒,讓司馬懿能夠繼續貫徹原定的戰略部署,曹睿下詔令衛尉辛毗爲大將軍軍師,手持代表皇權的節杖來到了司馬懿大營。同時,曹睿又讓司馬懿的弟弟、度支尚書司馬孚寫信給司馬懿,瞭解司馬懿對戰事的看法。

得知皇帝的使臣來到前線,曹魏主戰的將領們立即找到辛毗,強烈要求出戰迎敵。但辛毗堅持原則,言辭拒絕了將領們的要求。從此之後,曹魏大軍全軍整肅,聽從辛毗的調度,沒有膽敢抗命。

不久,司馬懿給司馬孚的信件更讓曹睿放心了不少。司馬懿在信中表示,諸葛亮雖志向遠大但機遇不佳,多謀而少斷,喜好用兵卻沒有顯赫的戰功。這次他雖然率領十萬將士入侵,但早已落入我的圈套之中。打敗諸葛亮僅僅是時間問題。

辛毗來到西北的消息很快也傳到了諸葛亮大營,諸葛亮向將領解釋道:“司馬懿本來就無心作戰,之所以上奏要求出戰,是爲了向部下表達自己敢戰的決心而已。如果司馬懿真的想與我軍決戰,哪裏還用得着不遠千里向曹睿請戰呢?”從這段話中不難發現,經過數月征戰,諸葛亮已經對此次北伐的結果有了一個準確的預判:這場仗已經毫無獲勝的可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