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食物中毒已成爲常見疾病,但這一疾病通常能夠預防。

多數情況下,食物中毒後僅出現輕微症狀,患者可以自愈。但如果出現嚴重的食物中毒症狀時,則需要就醫。爲避免“病從口入”,請參考以下指導意見。

一、需重點關注的食材

生肉是細菌滋生的源頭。所以當處理或烹飪肉類食材時,應重點關注:

1.肉類和禽肉:請勿食用生肉或變質的肉類。確保生肉、海鮮貝類或雞蛋的汁水不會沾到已製備好的食物上。

2.貝類和生魚肉:謹慎挑選並堅持烹煮海鮮貝類,以確保其品質和新鮮程度。

3.蛋類和奶製品:如果您想確保家人食用雞蛋和奶製品時的安全,可遵循以下建議:

請勿飲用未經巴氏殺菌的牛奶。巴氏殺菌是指在出售前對食物進行高溫加熱以殺死有害病菌。

請勿食用軟奶酪,包括羊乳酪、布里乾酪、卡芒貝爾奶酪、藍紋乳酪、墨西哥奶酪或其他未經巴氏殺菌的奶酪。硬質奶酪、加工奶酪、奶油奶酪和白軟乾酪可安全食用。

在購買和準備烹飪前,均需確認蛋類食材是否過期。

4.蔬菜:蔬菜也是導致食物中毒的因素之一,尤其是長芽的蔬菜(苜蓿、綠豆、三葉草和蘿蔔)。這是因爲只有在溫暖的環境下,蔬菜纔會發芽,而溫暖的環境也適於細菌滋生。孕婦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請勿食用生芽菜。

其他食品安全小貼士:

請勿將蛋類、肉類、家禽、海鮮或牛奶長時間放置在室溫下。食用完畢後,請立即將剩菜放入冰箱內儲存。

僅飲用經巴氏殺菌的果汁或蘋果酒。

二、清洗及烹飪

要確保烹飪的食物安全可食用,首先要勤洗手。同樣,還有很多其他物品需要清洗。

在處理完生肉、家禽、海鮮或蛋類之後,將所用砧板和刀具使用抗菌皁和熱水洗淨。最好不要使用木質砧板,因爲木質砧板不易清洗。

請勿將食物放在室溫下解凍,可將其放在冷藏室內進行解凍,解凍後立即烹飪。如果食物已經完全解凍,請勿二次冷凍。

將乾淨的溫度計插入煮熟的食物內,確定其內部溫度是否達標。這樣纔可以確保肉類、家禽和其他食物完全煮熟。

以下是一些食物需要達到的特定溫度:

烤肉和牛排至少要加熱至63 攝氏度。

烹飪整隻家禽(雞、鴨、鵝等)時,至少要加熱至 74 攝氏度。

(漢堡裏的)碎牛肉至少要加熱至 71 攝氏度。

絞碎的雞肉或火雞肉至少要加熱至 74 攝氏度。

蒸煮食物時,一定要等到冒出蒸汽,尤其是在加熱剩菜或是熱狗等即食食物時。

其他建議:

冰箱冷藏室溫度設置不高於 4 攝氏度。

而冷凍室溫度不高於零下 10 攝氏度。

生的瓜果蔬菜在食用前一定要清洗乾淨,尤其是在不烹製的情況下。

如果喜歡自己在家制作罐頭食品,請確保瞭解罐頭食品的安全製作方法。

三、外出就餐

儘管食用熟食店已製備好的熟食,時感染食源性疾病的幾率較低,但是孕婦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羣還是儘量不喫爲妙。

在餐館就餐時,如發現肉或蛋類才未熟,請退回要求再次加工。同時應重新換一份餐具。

其他建議:

查看餐館的衛生防疫評分。可以在就餐前上網查看具體信息。

環顧四周,檢查餐館是否乾淨?如果餐館衛生條件不好,可以考慮換其他餐館就餐。

打包的剩菜應在 2 小時內放入冰箱。如果當地氣溫高於 32 攝氏度,請在 1 小時內放入冰箱。

四、旅行

誰不喜歡外出度假?但外出旅行時,尤其是去發展中國家旅行時,千萬要謹慎小心。

無論去何處旅行,一定要謹記以下幾條,防止食物中毒:

喫加熱的食物:因爲高溫可以殺滅病菌,所以您可以放心地享用熱騰騰的飯菜。

喫包裝食品或乾燥食品:很多導致食物中毒的細菌喜歡溼潤的環境。像麪包、薯條等乾燥食品以及罐裝金槍魚等在工廠內封裝的食物,通常是可以安全可食用的。

喝瓶裝飲料、罐裝飲料或熱飲:選擇碳酸飲料就可以,因爲可以通過看氣泡判斷密封是否完好。熱茶或熱咖啡同樣可以引用。

請勿食用/飲用:

五、生食

當地野生動物

在發展中國家旅行時,請勿喝自來水或食用冰塊

其他通用貼士

儘量母乳餵養孩子。母乳對於嬰兒來說最安全的食物,而且母乳餵養可以預防嬰兒罹患許多食源性疾病和其他健康問題。

在與爬行動物、烏龜、鳥類,或人類/寵物糞便接觸後,請使用肥皂洗手。

伴有嘔吐腹瀉症狀的患者,請勿爲他人制備食物,尤其是嬰兒、老年人及其他免疫功能低下人士,因爲他們更容易感染病菌。

準備做以下事情前,必須洗手:

烹飪

用餐

做完以下事情後,必須需要洗手:

如廁

換尿布

咳嗽或打噴嚏

*本文內容爲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爲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衆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