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能用人,也能殺人。想殺誰時,一般是不猶豫的。但在殺呂布時,卻打了一個折扣。要不是劉備一旁攛掇,呂布很可能死不,成爲曹營中的一員戰將。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在當時,呂布的武藝高超是人人承認的。“三英戰呂布”不見於正史,但“營門射戟”確是史實。

那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的事:劉備第二次投靠呂布,駐軍小沛,聽說袁術派大將紀靈率軍三萬來攻,趕緊向呂布呼救。呂布手下的諸將說:你平時就想殺劉備,這次正好借袁術的手來實現,不必去救。呂布說:不行啊,如果袁術把劉備打敗,他的勢力就連成了一片,不就把我們也包圍了嗎?於是就帶領一千人馬與紀靈對上了陣。呂布料想,硬打肯定不會取勝。便借請紀靈來赴宴的機會,在營門射戟,憑着嫺熟的箭功,一箭射中了戟的小支,威懾了紀靈,解了劉備的重圍。

大概是呂布先後殺過他的上司丁原、董卓,後又投降了袁紹,反覆無常,被罵爲“三姓家奴”,落了一個壞名聲,後人也多認爲呂布一介武夫,沒有什麼智慧。觀營門射戟一段,此人既有謀略,又真英勇,絕非等閒之輩,也算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呂布在用人上有毛病,他的智謀比起曹操、劉備也遠遠不及。所以,第二年便在曹操、劉備雙重夾擊下被活捉了。呂布被捉後,表示馴服的態度,並對曹操說:你所怕的不就是我嗎?我現在服了;你不是想統一天下嗎?有了我大事準能成。曹操一向愛人才,聽了呂布一番話,真想把他留下來。就在這時,劉備悄悄地對曹操說,你難道忘了呂布跟着誰最後殺了誰嗎?曹操一時不及多想,便把呂布殺死了。

爭天下必先爭人才。

曹操和劉備,雖然當時是同盟,但各有各的算盤。呂布這樣的有用之人,落在誰的手裏,競爭的天平就會向誰傾斜。劉備正是害怕這一點,抓住曹操對呂布既想留又想殺的思想波動,推波助瀾,促使曹操除掉了呂布,從而減少了對自己的一個潛在威脅。假如當時呂布落在了劉備手裏,根據劉備一生用人的特點分析,他是不會輕易殺掉呂布的。

往往有這樣的事

:對一個人你也爭,我也爭,一旦爭不到,就又說被爭的對象這也不如,那也不好,喫不着葡萄反說葡萄酸,弄得爭到手的人或者組織,對好好的一個人也有了不好的想法,從而也就影響了使用。我得不成,讓你也得不成,這種競爭人才的觀點在今天是萬萬不足取的。勸君警惕像劉備那樣的鬼點子。

本篇文章均引自《三國志・魏書・呂布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