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關羽是孫權戰略思想的矛盾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本來形勢比較有利,但由於孫權從背後偷襲,導致最後全面崩潰,一代將星隕落。本來,孫權正在東面進攻合肥城,此前又有設想進攻徐州,相比這兩路,進攻關羽倒更像是短期行爲。那麼,孫權爲什麼會有這種戰略思想的不明晰呢?

(關羽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早給孫權提出戰略規劃的是魯肅。在他看來,孫權應該立足江東,趁着曹操北方事多,不能南顧,先剿除黃祖,再進伐劉表,然後佔領整個長江流域,最後稱帝以圖天下。這件事被稱之外“榻上對”,甘寧也有類似的表述。對於這個規劃,東吳重臣張昭不太贊成,但卻得到了孫權的認可。劉表剛死那會兒,魯肅建議孫權要趕緊派人進入荊州摸清情況,如果劉備能夠和劉表的兒子同心,就應該和他們結好;反之,則趁機拿下。由於劉表的兒子劉琮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得到了荊州,還得到了荊州水軍,於是大舉南下,東吳政權面臨着巨大壓力。魯肅又提出聯合劉備共同抗曹,得到了孫權的認可。赤壁之戰獲勝後,魯肅又提出來,把荊州的南郡借給劉備,讓他來抵禦曹操,儘管周瑜反對,但還是得到了孫權的認可。此後周瑜提出要奪取西川,孫權同意,由於周瑜的去世,入川計劃擱淺。

就這一階段來說,魯肅提出的“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戰略規劃孫權是認可並逐步實行的。孫權也說,周瑜讓魯肅前來見我,我和他談了一番話,他和我談了建立帝王之業的大略,這是他的一大好處。不過,隨着劉備勢力的增長,孫權感到了來自劉備集團的壓力,於是,魯肅當時建議借荊州給劉備,就成了他的一個“短處”。建安二十年(215年),因爲劉備已經得到了益州,孫權向劉備討要荊州,兩家爲此打了起來。劉備擔心漢中有事,孫權也擔心曹操趁機動手,雙方罷兵,劉備將江南三郡劃給了孫權。孫權呢?因爲有關羽的勢力存在,對荊州也沒有更多的想法,而是謀求在東部向中原發展。

和劉備達成了罷兵協議,曹操又在西線征討張魯,孫權移兵合肥。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孫權率領十萬大軍,面對合肥城中的七千多兵,竟然被守將張遼殺了個丟盔棄甲,狼狽而逃。建安二十二年,一直主張和劉備結盟的魯肅去世,呂蒙接替了魯肅。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孫權的戰略思想進入了一個矛盾時期,有時候是主動的,有時候是被動的。

劉備不是劉璋,孫權想奪取西川已經不現實了,於是孫權的思路是從東面向中原發展,主要有兩路:東路奪徐州,西路奪合肥城。孫權曾經和呂蒙議論,想先奪徐州,呂蒙說,徐州是容易奪取的,但曹操必然會來爭奪,而徐州是平原地區,便於發揮曹軍騎兵的優勢,這樣即便是有七八萬人也恐怕守不住。不如攻打關羽,全據長江。孫權深以爲然。不過,孫權還是念念不忘的是合肥城。儘管在建安十四年、二十年兩次無功而返,還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又進攻合肥城了。爲什麼說他的戰略思想是矛盾的呢?他自己在攻打合肥,而呂蒙卻一直在說攻打關羽,所以,呂蒙在佈置着攻打關羽,他自己在率領着軍隊攻打合肥。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起了襄樊之戰,呂蒙看到了機會,他說服孫權從背後襲擊關羽,終於奪回了江陵,將劉備勢力趕出了荊州。有得就有失,孫權奪取江陵是請示了曹操的,所以事後就不得不向曹操稱臣,因爲他要應付來自於劉備的報復。向曹魏稱臣是什麼後果呢?那就是隻要曹丕活着,他就不能稱帝。曹丕剛繼位那會兒,孫權以爲曹丕在盛年即位,自己恐怕等不到他死了,然後問大臣們怎麼看?闞澤說,大王不要憂慮,等不到十年,曹丕就沒有了。他的解釋是,“丕”字是由“不”和“十”組成的。直到曹丕死後三年,孫權才稱帝。也就是說,在聯合劉備共同抗曹還是先委身曹操攻打關羽奪回荊州問題上,孫權始終是矛盾的,要不然怎麼會前一刻還在攻打曹操,後一刻就上書要攻打關羽爲朝廷出力了呢?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令中原震動,曹操一度有遷都想法,這說明從這兒進攻中原最爲便捷,諸葛亮也有一路是從這兒出兵宛洛,但孫權奪回了荊州卻很多年不敢在這兒用兵,而是在兩頭防。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全軍覆沒,陸遜卻不敢追擊,因爲他擔心曹丕從背後下手。劉備去世後,把“統內外軍事”的李嚴放在了這兒,孫權也只有把重兵放在了這兒,兩家結了仇,卻誰也不敢打,是不是很矛盾?魏文帝曹丕在世,孫權不僅沒有稱帝,甚至連大規模用兵也沒有。在這個時期,他和劉備早已達成了合約,劉備死後,吳蜀兩國再一次達成了協議,但孫權還是不敢大規模用兵。這充分說明,對於荊州的獲取,孫權並沒有一個長期的規劃和評估。在這幾年,魏文帝曹丕兩次征討吳國,孫權都是應付過去即刻罷手。諸葛亮南征期間,可以說是蜀國在整理內部,吳蜀兩國又有合約,孫權爲什麼不能專心對付曹丕呢?就是他不知道諸葛亮的下一步行動是什麼?可以說,這一時期的孫權,一直都是在兩頭應付。一直到諸葛亮北伐,孫權終於看清了,諸葛亮是真心的要奪取中原,人也基本上常住漢中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孫權才真正放心荊州屬於他了。放下心來的孫權,此後不久,他把最具軍事才能的陸遜調到了東線,打了一場大戰,就是石亭之戰。有了這場勝利,孫權有了底氣,稱帝了。此後,孫權真正進入了一個攻守自如的階段,儘管有勝有敗。

所以說,從諸葛亮北伐開始,孫權的戰略指導思想也比較明晰起來。反過來說,此前孫權的戰略思想是並不明晰,甚至說是矛盾的,這個矛盾的集中表現就是進攻江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