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繼續穩定恢復,部分指標站上“零界點”。8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佈7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進入7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以5.7%與6月持平,國內不同羣體就業數據出現短時結構性分化。消費、投資數據中,主要指標持續改善。例如,商品零售額以及第三產業投資增速同比由負轉正。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總的來看,7月份國民經濟繼續穩定恢復,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改善。總體保持平穩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國際經濟環境嚴峻複雜;國內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矛盾並存,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較多。

發佈會現場截圖

調查失業率與6月持平青年羣體壓力仍大

“當前就業形勢複雜嚴峻,下半年最大的挑戰仍是穩就業。”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其中,要重點瞄準兩個就業羣體是大學畢業生和農民工。

據寧吉喆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城鎮就業形勢已有明顯改善。數據顯示,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達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進入7月,畢業生集中進入市場,這也意味着當月就業率數據因規律性上探再次面臨挑戰。

不過上半年各地穩就業措施逐步落地生效,7月全國城鎮失業率較6月持平。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71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96萬人。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7%,與6月份持平。

據瞭解,農民工的就業形勢整體改善。從前兩季度數據對比看,二季度外出農民工比一季度增長5500多萬人;7月當月,城鎮外來農業戶籍人口農民工的調查失業率是5.7%,整體上比4月份6.4%有所回落。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數據總體未出現明顯異動,但從具體分項看出,青年羣體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爲5.0%,下降0.2個百分點;但青年人口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8%,與6月份持平。7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爲46.8小時,與6月份持平。

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仍大。7月27日學慧網發佈的《2020年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顯示,直至7月份,仍有接近50%的應屆生正在尋求工作機會,僅有33%應屆求職者順利就職。

“7月份隨着大學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20至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失業率在上升,比去年同期高3.3個百分點。”付凌暉指出,對於這些重點羣體的就業壓力要給予高度重視,特別是目前一些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還面臨不少困難。要落實好相關的援企穩崗政策,推動經濟穩定恢復,帶動整體就業崗位的增加。

“數據反映出國內就業形勢存在一些結構性分化。”財信宏觀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穩就業和經濟加快恢復疊加影響下,農民工等重點羣體就業改善爲失業率保持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如二季度末國內外出農民工達到1.8億人,已相當於去年同期的97.3%;同時,直播帶貨、移動出行、網絡零售等增加了一些新型就業、靈活就業,對穩就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受疫情因素影響,今年大學生就業確實面臨一些困難,但隨着經濟持續修復、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企業新增就業崗位陸續投放,大學生就業形勢將加快好轉。

7月29日,國常會明確,進一步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是促進穩就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內容。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大幫扶力度,優先保障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7月31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提出支持企業穩定崗位、開發更多就業崗位、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創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做實就業創業服務等八方面26項舉措。

消費降幅連續5月收窄 商品零售額首次轉正

上半年國民消費降幅雖有明顯收窄,但業內坦言數據修復仍待時日。進入7月,國內部分地區消費受到汛期干擾,但多項“解禁”政策正在逐步打開下半年擴大內需的閘門。

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203億元,同比下降1.1%,降幅比6月再收窄0.7個百分點。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8894億元,下降2.4%。

值得一提的是,從消費類型來看,7月份,商品零售28920億元,同比增長0.2%,同比漲幅轉正,6月份該數據同比下降0.2%。其中,餐飲收入3282億元,下降11.0%,降幅比6月收窄4.2個百分點。

進入7月,政策層面放寬,線下消費復甦強勁。日前,國家電影局發文明確,7月20日起,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從地方來看,北京低風險地區影院7月24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同期有序恢復的還有劇院等演出場所、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活動等。

7月當月,旅遊出行量環比增速明顯加快,根據航班管家發佈的《2020年7月中國民航運行數據報告》顯示,7月份中國民航運輸旅客量3699.56萬人次,環比增長20.35%;中國烹飪協會發布數據顯示,全國大部分餐飲企業的經營已恢復到疫情前的70%-80%。

日前,在接受央視訪談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下半年,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下半年,我國將加快推動智慧零售、在線教育等新型消費高質量發展,推動汽車和家電消費轉型升級,鼓勵限購城市適當增加汽車購置限額,放寬新能源汽車限購,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等給予適當補貼。

“下半年擴大內需可重點關注三方面:前期受疫情衝擊較大的服務類消費有望加快修復。如7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3.5%,較6月份上升1.2個百分點,服務業改善勢頭強勁;汽車等大宗消費依舊是擴內需重點,預計下半年更多刺激政策將加快推出、落地;受益經濟修復、就業形勢好轉,疊加國家政策扶持效果顯現,低收入羣體收入回升可期,或帶動其可選消費需求邊際改善。”伍超明說。

不過,汛期帶來的影響依舊不可小覷。浙商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李超指出,短期看,汛情對消費復甦造成干擾,7月強降水波及29省,外出意願下降拖累線下消費,而局部地區遭遇較爲嚴重的洪澇災害,相關流域沿線城市的住宿餐飲業也受到一定影響,消費增速恢復到疫前水平仍需要一定耐心。

第三產業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基建、地產拉動明顯

經過連續5月修復,前7月固投數據雖未能如機構預期轉正,但同比降幅已調至年內低點,一、三產業同比增速均已轉正。數據顯示,1-7月份,一、二、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爲7.7%、-7.4%和0.8%。

基建投資繼續強勢發力,第三產業投資增速已由負轉正。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下降1.0%,降幅比1—6月份收窄1.7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2.9%,增速提高2.5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和鐵路運輸業投資分別增長2.4%和5.7%,增速分別提高1.6個和3.1個百分點。

“在城鄉公共設施、水利、節能環保以及交通運輸等基建行業,地方財政支出佔總財政支出的比重都在9成甚至9成以上,地方財政在基建中起主導作用;但鐵路運輸和郵政業則由中央財政主導。”中泰宏觀研報指出。

爲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據瞭解,截至7月底,專項債已發行2.2萬億元。財政部表示,力爭在10月底前將專項債發行完畢。

“據我們測算,今年基建投資將比去年增加1.9萬億元,推升全年增速回升至10.6%,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將達到18.8左右。如果考慮抗疫特別國債的話,基建投資增速或再提升2-4個百分點。按照10.6%的基建投資增速來考察,全年基建投資將拉動名義GDP增長2.0個百分點,其中傳統基建仍是主力。”前述機構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我國重要收入來源的房地產開發投資也在疫情期發揮了重要力量。前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5325億元,同比增長3.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在今年前5個月持續爲負的情況下,6月首次轉正,7月份增速繼續提高,進一步說明開發投資較好的發展前景。當前對於開發投資的增速,一方面和各地積極供地、企業積極開工等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其也在穩投資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對於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後續預計有望進入到5%-10%的區間,成爲今年樓市率先復甦的指標之一。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劉瀚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