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不入秋,长夏湿气最伤身,如何祛湿?

每日一膳

虽然立秋已过

受台风的影响

全国范围内迎来了一场大雨

但是台风过后

气温又回升到三十多度了

感觉又回到了炎炎夏日

很多人都纳闷了

立秋不是标志着秋天来了吗?

怎么还是这么热呀

1

立秋不入秋,长夏湿气最伤身

从节气名字上来看,“立秋”虽然带着“秋”字,但并不是说凉爽的秋季要马上替代炎热的夏季。

其实人们又称“立秋”为“交秋”,是暑气渐消凉意袭来的过渡时期,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季马上来临。

正是因为立秋前后仍然属于过渡阶段,夏日的暑气一时难消,况且今年的三伏天还没结束,我们仍处在“伏天”里,所以仍然感到酷暑炎炎。

俗话说立秋不入秋,长夏湿气最伤身!

尤其是立秋之后,秋雨渐多,湿气较重,稍有不慎,即损伤身体阳气,使脾阳不振,水湿骤停,导致各种疾病。

《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湿胜则漏泄,甚则甚则水闭肪肿。”《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何况长夏七月,天气尚热,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更助湿邪,损伤脾阳。所以秋七月易见腹满、腹泻之类的疾病。

腹满腹泻只是湿邪困脾的一种轻症,而外湿之邪侵入人体经筋,可以导致经络筋骨阻痹,继而出现“湿痹”、“着痹”症状。

2

秋伤于湿,冬必咳嗽

夏秋之交的雨季,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湿邪最盛,生活在那儿的人们容易产生肢体关节沉重酸痛等症状,即我们俗称的风湿性关节炎。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道,“秋气者,病在肩背”,其中的“秋气”是指早秋七月的湿气,加上秋天的凉气,两者相合,为风湿之邪,进犯肩背经络,可引发肩背疼痛。

受到立秋后湿气的影响,有些症状立即显现出来,但有些却没有当即反映出来,隐藏在身体中成为“伏邪”,到后期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产生更严重的疾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道“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就是说秋季的湿邪隐伏体内,郁久化热,炼津成痰,损伤肺金,到冬天会引发咳嗽、慢支等肺部疾病。

由上可见,立秋后湿气更易伤身,祛湿工作仍不可懈怠。

3

茯苓粥

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祛除体内的湿气呢?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湿气通于脾”。

这不仅表明脾胃损伤可以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的湿邪,还说明了通过健运脾胃的方法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

说到健脾祛湿,最理想的食物莫过于——茯苓了,茯苓既是食物也是中药材,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中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市面上可供选择的茯苓食品还是很多的,比如北京特产茯苓饼,皮薄如纸,香甜可口,还有茯苓酸奶、茯苓糕等。魏晋时期,达官贵人就用茯苓与白蜜同服来养生。

所以立秋之后,不妨用茯苓来煮粥,既能增加胃口,又能健脾祛湿。

茯苓粥

【材料】

茯苓粉15g、粳米100g、味精、食盐、胡椒粉适量、水适量

【做法】

1.将粳米淘洗干净,加茯苓粉,放砂锅内加水适量

2.先用大火烧开,后移小火上,煎熬至米烂

3.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即可。

注意:阴虚火旺、口干舌燥、或小便频数者慎用。

同时,除了茯苓以外,山药、白扁豆、薏米、芡实等食物也具有很好的健脾祛湿作用,都可以常食多吃。

此外,在这里还要给大家对香重点介绍一位祛湿的食材——香薷。

4

香薷饮

《本草衍义补遗》是这样评价香薷的,“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小甚捷,肺得之则清化而热自下,又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

《本草纲目》中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可见香薷是一味很好的祛暑利湿药材。

在民间,立秋时节有喝香薷汤的习俗,香薷汤不仅可以治疗因夏日贪凉食后引发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症状,也可以作为立秋后防暑祛湿的饮品加以饮用。

香薷饮的做法也很简单,它由香薷、厚朴、扁豆三味药材组成。

香薷:可以祛暑利湿、调中温胃。厚朴:具有行气、温燥、除胀的功效。扁豆:为滋补药,具有解暑化湿、和中健脾的功效。

香薷饮

【材料】

香薷15克、厚朴10克、扁豆10克

【做法】

1.将上述三味药材放锅中,加水适量

2.滚开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关火,代冷却后,调入蜂蜜即可饮用

当然,除了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以外,秋季祛湿更重要的是忌食生冷食物,顾护脾胃阳气。

《法天生意》中也这样提醒我们,“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

脾胃阳气充足了,体内湿气不愁排不出去。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