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不入秋,長夏溼氣最傷身,如何祛溼?

每日一膳

雖然立秋已過

受颱風的影響

全國範圍內迎來了一場大雨

但是颱風過後

氣溫又回升到三十多度了

感覺又回到了炎炎夏日

很多人都納悶了

立秋不是標誌着秋天來了嗎?

怎麼還是這麼熱呀

1

立秋不入秋,長夏溼氣最傷身

從節氣名字上來看,“立秋”雖然帶着“秋”字,但並不是說涼爽的秋季要馬上替代炎熱的夏季。

其實人們又稱“立秋”爲“交秋”,是暑氣漸消涼意襲來的過渡時期,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馬上來臨。

正是因爲立秋前後仍然屬於過渡階段,夏日的暑氣一時難消,況且今年的三伏天還沒結束,我們仍處在“伏天”裏,所以仍然感到酷暑炎炎。

俗話說立秋不入秋,長夏溼氣最傷身!

尤其是立秋之後,秋雨漸多,溼氣較重,稍有不慎,即損傷身體陽氣,使脾陽不振,水溼驟停,導致各種疾病。

《素問·天元紀大論》中說:“溼勝則漏泄,甚則甚則水閉肪腫。”《素問·至真要大論》也說“諸溼腫滿,皆屬於脾。”

何況長夏七月,天氣尚熱,人們喜食生冷瓜果、冰凍飲料,更助溼邪,損傷脾陽。所以秋七月易見腹滿、腹瀉之類的疾病。

腹滿腹瀉只是溼邪困脾的一種輕症,而外溼之邪侵入人體經筋,可以導致經絡筋骨阻痹,繼而出現“溼痹”、“着痹”症狀。

2

秋傷於溼,冬必咳嗽

夏秋之交的雨季,尤其是我國南方地區溼邪最盛,生活在那兒的人們容易產生肢體關節沉重痠痛等症狀,即我們俗稱的風溼性關節炎。

《素問·金匱真言論》中說道,“秋氣者,病在肩背”,其中的“秋氣”是指早秋七月的溼氣,加上秋天的涼氣,兩者相合,爲風溼之邪,進犯肩背經絡,可引發肩背疼痛。

受到立秋後溼氣的影響,有些症狀立即顯現出來,但有些卻沒有當即反映出來,隱藏在身體中成爲“伏邪”,到後期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會產生更嚴重的疾病。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道“秋傷於溼,冬必咳嗽”,就是說秋季的溼邪隱伏體內,鬱久化熱,煉津成痰,損傷肺金,到冬天會引發咳嗽、慢支等肺部疾病。

由上可見,立秋後溼氣更易傷身,祛溼工作仍不可懈怠。

3

茯苓粥

有哪些方法能夠幫助我們祛除體內的溼氣呢?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話叫做“溼氣通於脾”。

這不僅表明脾胃損傷可以導致體內產生過多的溼邪,還說明了通過健運脾胃的方法可以排除體內多餘的溼氣。

說到健脾祛溼,最理想的食物莫過於——茯苓了,茯苓既是食物也是中藥材,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的功效。

《神農本草經》中把茯苓列爲上品,稱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市面上可供選擇的茯苓食品還是很多的,比如北京特產茯苓餅,皮薄如紙,香甜可口,還有茯苓酸奶、茯苓糕等。魏晉時期,達官貴人就用茯苓與白蜜同服來養生。

所以立秋之後,不妨用茯苓來煮粥,既能增加胃口,又能健脾祛溼。

茯苓粥

【材料】

茯苓粉15g、粳米100g、味精、食鹽、胡椒粉適量、水適量

【做法】

1.將粳米淘洗乾淨,加茯苓粉,放砂鍋內加水適量

2.先用大火燒開,後移小火上,煎熬至米爛

3.放入味精、食鹽、胡椒粉即可。

注意:陰虛火旺、口乾舌燥、或小便頻數者慎用。

同時,除了茯苓以外,山藥、白扁豆、薏米、芡實等食物也具有很好的健脾祛溼作用,都可以常食多喫。

此外,在這裏還要給大家對香重點介紹一位祛溼的食材——香薷。

4

香薷飲

《本草衍義補遺》是這樣評價香薷的,“香薷有徹上徹下之功,治小甚捷,肺得之則清化而熱自下,又大葉香薷治傷暑,利小便,濃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脹病效。”

《本草綱目》中稱“世醫治暑病,以香薷飲爲首藥”。

可見香薷是一味很好的祛暑利溼藥材。

在民間,立秋時節有喝香薷湯的習俗,香薷湯不僅可以治療因夏日貪涼食後引發的怕冷發熱無汗及嘔吐腹瀉症狀,也可以作爲立秋後防暑祛溼的飲品加以飲用。

香薷飲的做法也很簡單,它由香薷、厚朴、扁豆三味藥材組成。

香薷:可以祛暑利溼、調中溫胃。厚朴:具有行氣、溫燥、除脹的功效。扁豆:爲滋補藥,具有解暑化溼、和中健脾的功效。

香薷飲

【材料】

香薷15克、厚朴10克、扁豆10克

【做法】

1.將上述三味藥材放鍋中,加水適量

2.滾開後轉小火煎煮15分鐘,關火,代冷卻後,調入蜂蜜即可飲用

當然,除了食用健脾祛溼的食物以外,秋季祛溼更重要的是忌食生冷食物,顧護脾胃陽氣。

《法天生意》中也這樣提醒我們,“立秋後十日,瓜宜少食”。

脾胃陽氣充足了,體內溼氣不愁排不出去。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