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前語:在平邑,天宇博物館像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一樣鑲嵌在平邑大地上,平邑人爲他驕傲和自豪,它也像傳奇一樣成爲許多國人願意一睹爲快的偶像。這裏的世界如夢如幻,這裏的故事如雲如煙,它可以讓你想起遠古的往事,觸動你久遠的心靈和遺傳記憶。它那麼遙遠,遠到可望而不可即,它那麼現實,你只要願意,它就在你的面前。人生一世,應該到|“中國孝都,山東平邑”來看看,到這裏感悟孝文化的發源地是那麼的博大精深,到這裏感受舜帝故里、顓臾古國、宗聖曾子家鄉人民的熱情與豪放,百里桃鄉梨鄉崮鄉水鄉的美麗!人生一世,不到平邑白來去。

天宇博物館,吸引着文人雅士,墨客騷人,學者達人,老師學生的眼球。吸引着探索宇宙地球之謎人們的關注。爲了更好的讓它服務人民,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推介“宗聖故里,孝善平邑”。平邑縣作家協會聯合平邑天宇博物館開展“我心目中的平邑天宇博物館系列文章”專欄,歡迎你講出你和平邑天宇博物館的故事。今天刊登 臨沂市著名作家、臨沂市作家協會副祕書長馮瀟的作品供大家學習欣賞,仔細揣摩她那細膩的筆法,別具一格的心靈感悟。(姜曉彬)

我喜歡百合,舉凡白百合、黃百合、粉百合、香水百合、燈臺百合統統都喜歡,就連田埂上那稀稀落落的,有幾分百合影子的黃花菜,都是不由分說地喜歡。或許是喜歡那一段遺世獨立的靜美,也喜歡那嫋娜的枝莖上如清風夜露般的綽約輕愁吧。

沒想到,在這樣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裏,在一個平淡無奇的叫平邑的小縣城,毫無徵兆地走進了前世的一段夢境中。那個夢的入口,叫做“平邑天宇博物館”。

其實去天宇博物館,也是蒙山筆會中的一個活動項目。早晨,照例下了幾滴雨,顯現着蒙山對我們的依依別情。我們在雨中揮別蒙山,往相距幾十公里的平邑縣城而去。早就聽說那個博物館陳列頗豐,原屬於私人藏品,大多是恐龍化石和礦石等等。雖然距離平邑很近,但一直沒有專門去看過。其實心下是有一點小小的不屑的,總以爲一個小縣城的館藏,何能輕言驚豔?

從車上弓身下車時,恍惚到忘了直起腰來,就那樣傻愣愣地怔了般晌。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廊前那幾根高聳入雲的羅馬柱,漢白玉石那壯美的光輝,讓雨中的天空陰霾頓散。流暢軒亮的建築,壯闊、恢宏、氣勢磅礴,讓人在極度仰視的同時,發現自己原來竟如此渺小。心情更是從驚到訝到嘆到贊到醉到如醍醐灌頂、七竅空明。這座建築,果然是建在一個縣城的麼?

拾級而上,大門也是極高峻的落地式,邁步進去,彷彿一腳便踏入了另一段時空。迎面是一架巨大的恐龍骨架化石,雖不能活靈活現,卻彷彿呼之欲出。仰頭看,兩邊是四層的迴廊,每個門楣都有牌子,或恐龍館、或古獸館或寶石館,倒不知該從哪兒看起了。隨着人流往右手而去,在盤枝錯結的根雕藝術上、碩大的玻璃盒子裏,或粉色、或白色的是林林總總的寶石,散發着不由分說的珠光寶氣。

倒是右手偏廳門口的兩幅荷花圖,讓我一下子喜歡上了。濃濃的墨色底子,簡單清爽的枝條莖葉。正疑惑是什麼人用了什麼手法,描摹出如此的水墨畫?近了看時,越發驚異,那荷枝嫋娜柔曼,彷彿帶着婉轉的香風,觸手不止滑潤,那一環一環枝條的紋理竟是栩栩如生!枝頭的荷葉田田,葉脈清明,連葉脈間的細毛都纖絲畢現。蓮瓣半卷,慵懶繾綣。定晴時,看不出哪朵是葉,哪朵是花。天哪!我彷彿感覺那枝幹在我手掌中微熱的顫抖,莫非它還會動不成?

踏入綜合廳中,好像步入了水墨畫展,牆上、地上、臺子上,全是墨底的畫卷。我在門口看到的花,原來叫做“海百合”,更令人瞪目的是,那美麗的花兒竟是動物!講解員說,海百合是生長在海洋裏的一種棘皮動物,與海蔘、海膽等屬於一類,是無脊椎動物中較高等的類型。它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已經生存了5億年。因其狀如百合花,於是得了“海百合”這一美名。由於海百合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們大約只能在深海里纔可以一睹它們美麗的芳姿了。

牆上的小牌上,清楚地寫着它的產地——貴州關嶺。關嶺,這個名字不僅暗喻着它是險澀的關口要塞,還明示着它是一片高峻的崇山峻嶺。那兒屬於雲貴高原,是典型的山嶺地貌。就是那樣的山裏,出現瞭如此古老、逼真又面積龐大的化石,說明關嶺豈止是幾度滄海的桑田,更是有幾度翻天覆地的吧!細細端詳這大片的海百合,一切恍如睡着了一樣。它們那麼真實而安祥地款款招展,想必當初的死亡也是突然降臨的吧?雖然那一段歷史成了千古之謎,但只要它們沒受什麼痛苦和折磨就好。

我癡癡地在海百合間駐足,對其它的恐龍、古獸等都失去了興趣。跟着人流匆匆地在那幾個廳裏走馬觀花一番,沒有什麼印象。就連富可敵國的寶石廳,也只是草草地轉了一圈,心心念念地還想再與海百合多待上一會。沒想到,三樓竟然有一個專門的海百合廳!心裏像一下子觸動了某個機關,恍入夢中。到處都娉婷着海百合,連空氣都帶了一絲遠古的神祕與空靈。

這個廳裏的海百合形態更加碩大而逼真,原來,海百合的身體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吸盤、吸管和口器。每一支海百合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它用吸盤吸住海底的岩石,吸盤連着吸管,吸管呈五棱形狀,也就是它看起來像莖的部分。其實那是無數細小連接包裹起來的骨板,細看時,極像大公雞的腿骨,堅硬、鱗峋。枝的頂端是它的口器,像葉又像花的部分,既是它整個身體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它捕獵的工具。細細看時會發現,它的口器極像如今海里的海葵,花心底部有一條主脈,從基部分成兩枝,每枝再分出兩枝。每枝葉脈邊又生滿了密密的軟毛,形成了一個荷葉一樣的圓網。

想象它迎着海水流動的方向撒開,該像一朵盛開的花兒吧。當有小魚遊進網中時,它會像傘一樣猛然收起,形成扇子的形狀,猶如花兒半卷。而當它喫飽後,又將花瓣收攏,像人們飯後伸個懶腰一樣,讓整個身子隨着水流悠閒地飄動。此時,猶如聽雨的殘荷,蕭瑟卻清幽。講解員還說,海百合是一種喜歡羣居的動物,其實這一片一片的海百合,是好多個大家庭擠在一起的。大約這樣不但可以相互取暖,也可以抵禦外來侵襲吧。

據說,海百合一輩子紮根海底,不能行走。它們常遭魚羣蹂躪,一些被咬斷“莖”,一些被喫掉“花兒”,落下悲慘的結局。在弱肉強食、競爭險惡的大海中,那些被咬斷莖稈,僅留下花兒的海百合,大難不死存活下來。因爲它們終歸不是植物,“莖”在它們的生活中,並不是那麼生死攸關。這種沒柄的海百合,五彩繽紛,悠悠盪盪,四處漂流,被人稱做“海中仙女”。生物學家給它另起美名——“羽星”。羽星體含毒素,許多魚兒不敢碰它。可仍有一些不怕毒素的魚,對它們毫不留情,狠下毒手。

爲了生存,羽星們只好大白天鑽進石縫裏躲藏起來;入夜才偷偷摸摸成羣出洞,翩翩起舞。它們捕食的方法還是老樣子——腕枝迎向水流,平展開來,像一張蜘蛛的捕蟲網,守株待兔,專等送食上門。由於羽星可自由行動,身體又能隨環境改變顏色,它們便成了海百合家族中的旺族,現存480多種。它們喜歡以珊瑚礁爲家,因爲那兒海水溫暖,生物種類繁多,求食也容易。而那種有病的海百合,適應能力差,不能有效保護自己,數量也就日漸稀少,現存僅70來種。

癡癡地站在那些似乎還可遊移的花葉間,默默祈願,希望歷遍滄桑後,它們能逃過魚類或海洋生物的口腹以及人類的捕撈,磨鍊出更多的自保能力,依然能在大海中保存族羣、自由遊弋。而許久之後,我們,還可以有緣相見。

馮 瀟:筆名風中百合。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童星教育》執行主編、中共黨員。曾於國內外文學報刊發表散文、遊記數百篇,作品獲各類獎項,併入選《散文詩派行榜》、《文友書系》等。曾於《沂蒙晚報》開設“孝行天下”專欄。

平邑縣作家協會 平邑天宇博物館

策劃:姜曉彬 尹士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