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時候的君主,一般生前有年號,死後有廟號和諡號。比如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是年號,廟號爲“高宗”,諡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簡稱“純皇帝”。這三種稱呼,都可以作爲指稱乾隆皇帝的代名詞。

在漢武帝以前,君主沒有年號,只有廟號和諡號。在商朝,人們多以廟號稱呼君主。到西周之後,稱呼君主的習慣改爲了諡號。而秦始皇統一六國稱皇帝后,因不滿“子議父、臣議君”的做法,廢除了廟號和諡號,自稱爲“始皇帝”,自己的子孫則稱“二世”、“三世”以至千萬世。

秦始皇的春秋大夢終究沒有實現,秦朝經歷兩位皇帝就滅亡了。劉邦奪取天下,建立漢朝後,又恢復了廟號和諡號的制度。

但是廟號和諡號,只有皇帝死後才能使用。比如劉邦稱“漢高帝”或者“漢太祖”,是繼任皇帝所選定的。劉邦活着的時候,只能稱“今上”或者“當今天子”。在皇帝已經駕崩,還未確定廟號和諡號之前,則暫時尊稱爲“大行皇帝”。

從漢武帝一朝開始,劉徹發明了年號這個東西,並用來紀年。漢武帝所用的第一個年號,叫做“建元”。後來的皇帝們都紛紛沿襲了這一傳統,每個新皇帝繼位,都要改一個新的年號。

但直到明朝以前,一般都還是用廟號來稱呼皇帝,而不用年號。這是因爲絕大多數皇帝在位時,都會用不止一個年號,容易引起混亂。而明朝之後,大多數皇帝在位時都只用一個年號,於是年號漸漸成爲了指稱皇帝的代名詞,如“永樂皇帝”、“萬曆皇帝”、“崇禎皇帝”等。

滿人入關以後,從清世祖順治皇帝開始,每朝皇帝都只用一個年號。因此在皇帝在世時,也可以不用“今上”的說法,改用年號來稱呼當朝皇帝了。

因爲每個皇帝只取一個年號,不像前朝的皇帝那樣可以隨意更改,所以取年號這件事情就非常重要,既要大方得體,又要蘊含一定的深意。

比如在1644年,滿人剛剛入關,滿漢矛盾還比較尖銳。因此清朝皇帝以“順治”二字作爲年號,意思是會順應民心,治理天下,來打消民衆的“逆”反情緒。

順治皇帝暴崩後,年僅8歲的玄燁即位,以“康熙”爲年號。康,爲富足、安康;熙,既有振興、又有和樂之意。表示天下安定後,要以民生爲本,充實國力。

雍正皇帝即位時已經45歲,“雍正”的年號,是他自己敲定的。在登基之前,雍正的爵位是“雍親王”,並且爲奪儲與兄弟發生過手足相殘的事件。民間許多傳言,說雍正是矯詔篡位,所以他用雍正爲年號,無非是向大家宣告:我雍親王得位光明正大。但是聽起來,總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感。

“乾隆”的年號,意思爲乾運昌隆。乾就是天,爲祈禱天道興隆的意思。而後即位的是嘉慶帝,嘉慶是受乾隆禪讓而登基的,所以“嘉慶”這一年號,也是乾隆確定的。嘉慶當皇帝前,爵位爲“和碩嘉親王”,乾隆給他的這個年號其實很不走心,就是慶祝嘉親王繼承大統的意思。

繼承嘉慶皇位的道光,“道光”年號爲大道光明的意思。但實際上,從道光一朝開始,清朝前途一點都不光明,反而慢慢走向了衰落。

在道光一朝,又是鴉片戰爭,又是太平天國叛亂,把國家搞得很窮。因此道光的四兒子即位後,改元“咸豐”。鹹即是都的意思,希望天下人人富足。但咸豐的這個願望,終其一生都沒有實現。

咸豐駕崩後,留下唯一一個6歲的兒子,初定年號爲“祺祥”。但在慈安慈禧太后和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扳倒“顧命八大臣”之後,改年號爲“同治”。這個同治含義很豐富,可解讀爲兩宮太后、皇帝、恭親王、衆大臣共同治理國家。這一朝君權較弱,需要依靠衆人一同治理。

後來同治因病早逝,沒有留下子孫後代,皇帝的“統緒”,成爲了立儲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清末的光緒和宣統兩位皇帝,都是由皇族近支入嗣而繼承大統,所以“光緒”、“宣統”,既是勉勵他們要光大清朝統緒,同時也是對其身份的一種提醒:你們繼承的是大清帝系的統緒,要以嗣父爲父,嗣母爲母,日後不可擅自追封本生父和本生母爲皇帝和太后,以此作爲警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