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越多越發現,厲害的人都不動聲色
12:59來自讀者

點擊收聽讀者電臺 本期主播×瑋瑋

文 | 居瀟瀟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前不久,知名編劇六六因爲一句話上了熱搜。

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我還有進步的空間,我還沒有到會欣賞優秀同行的程度,我覺得黃磊當編劇,那是瞎掰。”

事情的起因,是因爲她和黃磊分別因爲《安家》和《小歡喜》入圍了上海白玉蘭獎的最佳改編編劇。

本來是皆大歡喜的事,但六六卻似乎不能接受以演員身份著稱的黃磊,和自己並列編劇獎項,於是纔有了這篇文章。

只是,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少人紛紛表示:

“但小歡喜確實不錯。”

“等等,安家不就是改編日本的劇嗎?”

六六這番對黃磊的嘲諷,沒能如她所願贏得掌聲。

而在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之後,黃磊作爲事情的另一方,顯然並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他最新的微博,是爲妻子孫莉送上生日祝福,以及曬出三個孩子爲媽媽畫的畫。

再往前,黃磊也只是發微博感慨和鄭鈞、老狼等老友相聚的快樂,壓根兒沒有特地回應“入圍白玉蘭獎”這件事。

黃磊淡然處世的態度,讓人不禁想起前段時間,初爲人母的papi醬被網友攻擊時,她也並未與網友爭論,只是悄悄地對一則2019年的視頻進行了置頂。

視頻的主題是:如何說話不被挑刺。

02:25

在這期視頻中,papi醬是這樣說的:

網上和身邊永遠有一羣挑刺狂魔,別人說什麼他們都能挑出刺,別人做什麼他們都覺得有問題。真不知道是能冒犯到他們的點太多,還是挑出別人的毛病能讓他們有優越感。

這個節骨眼上,papi醬的回應方式很高明。

成年人的世界,難免有紛繁複雜的干擾,與其和一羣固執己見的人爭論不休,不如表明態度,過好自己的生活。

老子曾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真正厲害的人,不與他人爭高低,論短長。

他們只是不動聲色地過好自己的生活,這纔是最高明的還擊。

學者蔣勳曾在自己的書中分享過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的故事。

早在1500年,48歲的達芬奇完成了《最後的晚餐》。

一年後,他和26歲的米開朗基羅相遇,此時的後者,剛剛完成流傳後世的雕塑《哀悼基督》。

當優雅嫺靜遇上陽剛健朗的審美,二十三歲的年齡差,讓年輕氣盛的米開朗基羅看不上達芬奇。

“他總是嘲諷達芬奇,嘲諷他華麗的衣着,嘲諷他永遠優雅細緻的紳士風度,嘲諷他許多沒有完成的作品。”

1503年,兩人第一次正式作爲“對手”一起爲佛羅倫薩“五百人廳”繪製壁畫。

達·芬奇負責創造昂加里戰役,描述與米蘭的戰爭;

米開朗基羅負責創作卡西納戰役。

兩人都將對方視爲自己唯一的勁敵,最後,兩者的草圖展示中,年輕的米開朗基羅獲勝了。

但達芬奇依然對他欣賞有加,哪怕面對當衆羞辱,他依然能保持優雅,轉身離開。

這不僅是一代藝術巨人的胸襟,更是達芬奇內心的大格局、大氣魄。

真正的強者,從不執着一枝獨秀,更願意追求春色滿園。

前段時間,“張鈞甯回應岳雲鵬”也被廣泛關注。

在綜藝節目《極限挑戰》中,有一個環節是看圖猜人,當張鈞甯的照片出現時,岳雲鵬當即表示“不認識”,還調侃了一句“不紅啊這個人”。

看到工作人員表情後,他才後知後覺地找補了一句:“透過大家表情,我知道我得罪人了。”

正當網友們議論紛紛時,張鈞甯發了一條微博,她p紅了自己的照片,大大方方地在微博上@岳雲鵬說:“我努力讓自己紅了一下,我盡力了。”

張鈞甯這個操作,既沒有太過咄咄逼人,也沒有喫下啞巴虧,還間接地表達了“即使不紅,也盡力了”的自嘲。

難怪許多網友因此對她好感大增,紛紛調侃“這下你真的紅透了”。

緊接着,岳雲鵬也給出了回應。

他轉發了對方的微博,配上了自己的手機背景,圖片上一個大大的“甯”字。

顯然,他是在隔空表示歉意。

不得不說,張鈞甯和岳雲鵬的舉動,都顯示了他們絕高的情商。

一個用自嘲化解尷尬,一個用誠意表達了歉意。

生活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當別人得罪你的時候,是急赤白臉地鬧僵,還是給彼此一點回轉的餘地,這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

“人前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謂“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強者互持,弱者互撕

見過世面的人,反而會把自己放得很低,當旁人還困在情緒中,他們已經不動聲色地讓問題消弭於無形。

見識越多越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是不動聲色的。

他們懂得韜光養晦,深藏不露。

《菜根譚》中有這麼一句話:“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纔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意思是,在捕食之前,雄鷹靜靜地挺立着像是睡着了,老虎行動遲緩病懨懨的,這只不過是他們僞裝自己的手段。

它告誡衆人,爲人處世,有聰明但不能自作聰明,有才華但不能恃才傲物,才能擔得起重任。

北宋名臣王安石退居田園後,曾在南京遊歷。

有一天,他穿着樸素的常服,拿着竹杖,獨自一人造訪山間寺廟。

恰好遇到一羣書生正在談論國家大事、古今文學,現場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王安石來到一旁坐下,幾乎沒人看他,他也不急,只是耐心地聽着。

過了好一會兒,纔有人慢吞吞問他:“你讀過書嗎?”

王安石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對方隨口問道:“老人家貴姓啊?”

王安石拱手回答:“安石姓王。”

衆人反應過來之後,惶恐不已,頓時覺得自己之前是在班門弄斧,慚愧地散了。

相反,有些人上躥下跳,早早地把得意寫在了臉上,自以爲佔盡天時地利,最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翟天臨在學歷造假被曝光之前,常常在不同場合賣弄學識,樹立學霸人設。

2019年,他在微博上宣佈,自己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項目錄取,一時間,無數人送上祝福,他的聲譽也到達了頂峯。

沒過多久,他在網絡直播中和粉絲進行互動,有網友問起,他的博士論文是否能在知網上找到,他疑惑地問對方:知網是什麼?

這個漏洞,讓不少人開始懷疑他學歷的真實性。

隨後,他的老底被一一揭開:虛報高考成績,抄襲碩士與博士畢業論文。

翟天臨刻意營造的形象轟然倒塌,原本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也徹底中斷。

同樣因爲自我感覺良好而葬送前途的,還有“自曝冒充應屆生”的歌手仝卓。

因爲《聲入人心》而成名的他,近幾年受到湖南衛視力捧。

而當他在直播中雲淡風輕地提起弄虛作假的相關操作時,還把自己當成了“勵志榜樣”。

最後,不僅他爲此付出了代價,爲他處心積慮謀劃的繼父等一批官員也紛紛落馬。

古人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當一個人的實力與聲名不匹配時,他人的關注和恭維,只會成爲扼殺成長的毒藥。

三國時代的李康說過一句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

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之中,選擇不動聲色,就是選擇了低調的智慧。

知乎上有人問:怎樣纔算見過大世面?

有一個回答讓人印象深刻: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能看到宇宙洪荒的浩大,也能憐惜一花一木的渺小,這纔是一個見過大世面的人應該有的樣子。

作家吳軍在《見識》一書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看一個人被扇耳光之後的反應,可以看出他的未來。

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扇了你一個耳光,普通人不外乎有三種反應。

第一種,不問緣由打回去;

第二種,自認倒黴,默默離開;

第三種,冷靜分析原因,如果是自己做了錯事,那麼就當成教訓,如果對方是地痞無賴,就及時報警,等等。

正確的方式顯然是第三種,理性地分析情形,不動聲色地解決問題。

爲什麼厲害的人總是不動聲色的?

因爲他們在不斷的成長精進中,學會了尊重、接納、包容。

他們既不會因爲有人比自己更強而自慚形穢,也不會在比自己差的人面前張牙舞爪。

他們知道自己的底線,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所以才能用淡定從容的姿態,面對人生。

村上春樹曾說: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不動聲色不是壓抑情緒,也不是一味懦弱,而是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

當我們真正懂得不動聲色的力量,纔會明白,這是一種不打擾別人的善良,這是一種尊重所有不同的素養,這是一種藏拙收勢的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