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雅迪

8月10日,暴風集團發佈公告稱,因未能如期披露年報,深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這並不是暴風第一次釋放危機信號, 2019年8月以來,每隔一週都會發佈一個存在被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一共提示了近50次,但半年的時光並沒有爲暴風集團帶來轉機,今年7月8日,暴風集團正式被深交所暫停上市。

而這一次的“暫停上市”,或許終將演變爲暴風集團的終曲。

01即便你沒用過暴風影音,你的老師也一定用過

暴風集團最著名的明星產品莫過於暴風影音了。暴風影音成立於2003年,之後被馮鑫團隊收購。

在網速還是2G、3G的年代,我國網民數量還達不到今天的一半。根據《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網民規模達到3.84億人。同年,暴風影音的用戶總數增長至2.8億,每天上線用戶達到2500萬。也就是說,有將近73%的網民選擇使用暴風影音,從當時的互聯網市場來看,它無疑是一匹黑馬,這也爲它的上市埋下了伏筆。

90後在高中時代一定經歷過這種場景,當對電腦操作並不熟悉的老師試圖打開一個無法解碼的視頻時,講臺下面坐在前幾排的同學會提醒老師用暴風影音,漸漸地這款軟件也成爲教室電腦的標配。在那個時代,暴風影音幾乎成爲“萬能播放”的代表。

2011年,勢頭猛進的暴風影音被馬雲相中。那年阿里在香港上市,想打造一個文化+娛樂+商業三路並行的文娛板塊,作爲視頻平臺和軟件頭部企業的暴風影音成爲被選擇的對象。於是,馬雲託人給馮鑫帶話,想用20億收購暴風影音全部股權。

然而,馮鑫選擇了拒絕,或許在當時的馮鑫看來,暴風影音不會只是一場來去匆匆的龍捲風,它的風力還會持續很久。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認爲,按當時暴風影音的資本表現來看,20億的價格比較低,所以馮鑫的拒絕在當時是正確選擇。

選擇獨立發展的暴風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輝煌。2015年3月,暴風集團作爲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互聯網企業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並收穫多個漲停板,市值一度超過400億。掛牌當天馮鑫還發微博稱:“以後的日子:打開暴風,看看電影,炒炒股,不亦樂乎?”

錢來的太快是容易迷失方向的,當時滿臉笑容的馮鑫一定想象不到,掛牌以後的暴風風速卻急轉直下。

02沉醉於風光中的暴風影音,在冒進的路上越走越遠

上市後的暴風在短短40天內便以37個連續漲停板打破了A股市場當時的漲停記錄,股價從7.14元/股飛漲至327元/股,暴風的市值一度高於400億元,“妖股之王”橫空出世。

或許被快樂衝昏頭腦,沉浸在興奮中的暴風有點“驕傲自持”了。

不過上市一年,2016年暴風集團的財報就出現了頹勢,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757萬元,較上年下降31%。

這時候的馮鑫仍是信心滿滿,他向媒體表示:“暴風上市兩年內的佈局本質是打造三個互聯網娛樂平臺。”開始向VR和TV兩個新平臺進行投入。

馮鑫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VR(對產業)帶來的震動會像手遊吞食頁遊端一樣”。爲了追趕風口,暴風科技在2015年便一下推出兩款產品:升級版的魔鏡4和探路一體機,馮鑫還發博表示:“11月18日,中國VR產業的引爆日!

馮鑫的期望與用戶的體驗是不成正比的,知乎網友@darkbluesideal 在試用了魔鏡產品後,用一句話評價它:硬件不止99,體驗不值99。該網友把魔鏡拿到公司後,周圍的同事都比較感興趣,紛紛過來體驗,之後就一直放在抽屜裏喫灰。在他看來,“暴風希望通過這個設備提供優秀的觀影體驗,進一步通過其中的內容帶來收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張毅向新浪科技表示曾經與暴風集團的高層溝通過,並不建議他們做VR,他認爲:“VR的收割期是很遙遠的,對於暴風這種上市公司來說,如果做不到直接收割而是寄希望於未來,資本方面是不認可的。”可見,VR的佈局無法做到財務報表的一路猛漲,暴風的判斷和方向出現了偏差。

VR不佳的用戶體驗和資本的固有缺陷註定了馮鑫這步棋的失敗,然而想抓住暴風TV這根救命稻草的願望也變成了奢望。

2018年7月19日,馮鑫發微博宣佈:“2018 All for TV”,這個“All”的背後承載的是他全部希望。自此,暴風TV已經成爲暴風集團最主要的業務,此前的魔鏡和體育業務也與各自行內的一家toB業務公司重組,把所有的力量和資金壓在暴風TV身上。

據界面新聞,馮鑫在接受採訪時也承認:“暴風特別需要(錢),暴風TV現在的契機是必須迅速上規模,去年我們拿的錢叫救命錢,今年是助力器,抓住時機加大發展。”他計劃,2018年要完成兩百萬臺銷量,2019年進入盈利期,2020年和2021年至少有一二十億利潤的期望值。但計劃與現實往往相反。

2018年暴風營收繼續下滑,同比下降41.15%,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則高達10.9億元。新業務失敗,老業務用戶流失,馮鑫的TV自救夢終化爲泡影。

曾經的“妖股”怎會短短几年時間就如此頹敗呢?這與馮鑫過度自信和盲目冒進的戰略選擇有關。

在暴風影音發展迅猛的時期,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也開始崛起,並與優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與暴風不同的是,它們並沒有片面追求播放器的解析能力,而是把力量集中在對內容的爭奪上。

一個單純的在線播放器,沒有內容的支撐能走多遠呢?靠廣告盈利的暴風影音,或許暫時穩住了局面,但卻恰恰失去了用戶的心。知乎網友@王青就曾抱怨說:“自從這傢伙開始彈廣告捆綁軟件,我就果斷棄用,改用另外兩家界面簡潔,不佔內存的播放器。後來目睹了一些暴風影音依賴症患者的車禍現場。就更加堅定暴風這家公司完蛋了。”

馮鑫或許早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與三大視頻網站不同的是他把眼光放在了“前途未卜”的技術上,而不是內容。馮鑫確實迎VR風口而上,但他卻打錯了算盤,VR無論是技術不完善帶來的較差用戶體驗,還是內容跟不上帶來的較少市場需求,都埋藏着馮鑫選擇的失敗。受挫後的馮鑫也並沒有給自己留後路,而是把全部資金投入到暴風TV中,而彼時小米、樂視、海信等均已入局,作爲後來者,馮鑫的競爭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2018年宣佈暴風TV簽訂5億元融資意向書時,就連馮鑫自己也承認:“(自救)這個時間應該做得更早一些,可能今年的危險會小一些。”

面對暴風集團自救的失敗,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也感慨:“(暴風集團)被資本寵壞了,無論是創始團隊還是資本團隊都昏了頭腦,急於擴張膨脹,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沒有一個合理的產業鏈架構,資金鍊斷裂,這是失敗的。”

留不住老用戶的心,又盲目冒進的暴風,結局或早已註定。

03接連虧損員工選擇轉身離開,馮鑫卻走上不歸路

外有視頻網站的逐漸壯大,內有業務拓展的頻頻失敗,虧損的暴風終將“目送”員工的背影。

據子彈財經,前暴風員工趙和平(化名)透露,電視業務導致2016年和2017年虧損均超過3億元,2018年上半年,虧損超過1.2億,“由於虧損嚴重,拖了半年工資,一直髮不出來。”離職前,趙和平還和同事問過領導什麼時候發工資,卻得到“工資暫時發不了”的回覆。

2019年6月,暴風TV員工來到暴風集團總部,就“涉及400多名員工的拖欠半年工資”等事宜索要說法。多位在討薪現場的員工表示,暴風TV已於早些時候解散。

底層員工拿不到工資紛紛離職,那高層管理人員又怎樣呢?他們同樣選擇了辭職。

2019年12月暴風集團的公告顯示,除馮鑫外,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已全部辭職,協助信息披露事務的證券事務代表也已經辭職,公司僅剩10餘人。由於資金狀況緊張,公司存在拖欠部分員工工資的情形。

這種人去樓空的局面在馮鑫被拘留的那一刻早已埋下種子,2019年7月,因涉嫌犯罪馮鑫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原因是他涉嫌對國家非法工作人員行賄,職務侵佔他人公司職務。

截至發稿,暴風集團總市值爲4.88億元。從400億到不足5億,讓人不由感嘆:“就當是一場夢,醒來也還是很唏噓。”

結語

翻看馮鑫的微博,其最後一條還停留在2019年6月5日,“暴16”發佈的那天,他說:“紀念一件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賦予它新的生命——‘暴16’,一顆今天種下的新種子。”

後知後覺的馮鑫想起老業務,或許也在追憶暴風影音曾帶給他令人豔羨的輝煌,但也讓他迷失在互聯網的巨浪之中。

回看暴風跌宕起伏的“一生”,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警示後來者,“互聯網公司會成長比較快,但是不要期望一夜暴富,要用得來的錢在穩紮穩打的基礎上再做擴張。”暴風的主營業務並不紮實,這就註定它無法走得長久,任何公司的發展都需要拿得出手的主業,張毅也提醒企業,“對於風口還是要適當把握,如果不能爲企業帶來可見的利潤,那麼對於風口的佈局需要特別警惕”,但很可惜馮鑫並沒有做到“適當”。

不過五年時間,從“妖股之王”到“終止上市”,“暴風”過後留下的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如果他當時選擇了馬雲,暴風會不會成爲第二個優酷呢?而不知道此時的馮鑫是否對曾經的“盲目自信”而感到懊悔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