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菜:蟹粉龙须鳜鱼

在中国,淮扬菜以其精工细作,一直被传为佳谈,甚至屡屡出现在国宴上。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工艺反而慢慢衰退,厨房里各种先进的设备慢慢取代了手工技艺,厨师的工作越来越机械化,新一代的厨师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研究老一辈的手艺,很多现在惊鸿一瞥的菜肴,都将成为最后的身影。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经拜访过一些老一辈淮扬菜厨师,他们凭着记忆,给我做出过一些“即将消逝”的淮扬菜。有趣的是,当老师傅们帮我做这些菜的时候,厨房里所有的人都会跑过来看,年纪轻的师傅一脸好奇,上了点年纪的师傅则很惊讶地感叹:“这些个菜已经很久没看见人做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道“八珍冬瓜盒”,这道菜面临消逝的成本是:成本太高。

八珍冬瓜盒这道菜表面看起来非常素雅,只用一点刻花装饰,跟淮扬菜清雅的风貌很相像。然而,冬瓜只是一个容器,里面另有一番乾坤。

所谓“八珍”,除了冬瓜外,还有松茸、火腿、燕窝、花菇、瑶柱、竹荪、春笋尖,后面的六样东西在烹饪的时候全部被切碎装在冬瓜盒里,用冬瓜片封口烹饪。从外观看,冬瓜盒平淡无奇,一旦在嘴里咬开,诸般鲜味蓬勃而出,又兼有冬瓜清爽的风味,鲜中带咸,口感细腻,层次丰富。整道菜既有高雅的艺术感,又有传统的淮扬风味。

冬瓜盒这一做法起源于清朝,最早时候的冬瓜盒是没有盖子的,有一个坊间俗称,叫“棺材盒”(其实棺材也应该有盖子的)。早期冬瓜盒里面装的食材也比较粗,所谓粗,一是指刀工不够细腻,切出的粒子比较粗;二是指食材不够上乘,用一般的鸡丝、猪肉等,很难在短时间内煮烂,无法与冬瓜酥软的口感相融。

随着淮扬菜发展的精益求精,冬瓜盒也有了彻底的改观。这道菜肴进阶后,不但有了盖子,而且里面的食材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高档的食材纷纷进驻,身价倍增,一下子成了淮扬菜里的精品。

八珍冬瓜盒的原料

八珍冬瓜盒内所有的食材在口味和加工上都有讲究,这些食材在口感和味道上相辅相成,并且又能够让冬瓜也吸收味道:

松茸清淡且香,先煮过,如果是烹饪纯素的冬瓜盒,就只用松茸,但也只有高档素斋餐厅才能看见;

火腿香味浓郁,但是口味偏咸,所以要先泡去咸味,然后再蒸;

燕窝发好即可,有一道菜叫水晶冬瓜燕窝,就是指单单放燕窝在里面的冬瓜盒;

花菇提鲜,需先煮;

瑶柱也是提鲜的,事先煮过,因为鲜味很重,所以用量比较少,以防盖过其他食材的味道;

竹荪能增加口感,先煮;

春笋尖既嫩又脆,上好的春笋尖时令很短,整只的笋去壳后用荤汤煮过,取笋尖,在所有的食材里,唯独春笋尖是很难保鲜保存的。

另外要说一句的是:比较昂贵的食材,可以不用切得很细,为了让吃的人能看清楚其中的货真价实。

八珍冬瓜盒这道菜,看似平凡,但在淮扬菜宴席里的地位非同小可。

一般主菜上完后,会上一道素菜宣告宴席即将进入尾声,接下来就是点心阶段。很多厨师在烹饪整桌宴席的时候,会对这道素菜看得比较轻,我们比较多的是看见炒素或者绿叶菜被端上来。

这就关系到中餐里对宴席的一个争论:多数菜肴在设计整套宴席的时候,菜肴有轻重之分,主角一定要被记得,配角可以被忽略;但是淮扬菜因为每一道菜都是精工细作,所以要求每道菜都必须给食客留下回忆,这样的话,宴席才能堪称完美。

所以,这道八珍冬瓜盒出现在主菜之后,虽然在严格意义上算不得是素菜,但是淡雅的外观和并不浓重的汤汁,会给人以悦目赏味的感觉,吃过之后,奇妙的体验足以让人牢记。看来,八珍冬瓜盒不但在做法上讲究,就连在宴席上出现的时刻也是很讲究的,堪称是一道“有艺术、有文化”的菜。

八珍冬瓜盒在市面上几乎已经绝迹,究其主要原因,是成本太大。

首先是物料上的成本,八珍冬瓜盒选用的冬瓜一定要是20斤以上的大冬瓜,因为大冬瓜的肉质比较结实,可以让厨师挖空、填料、下油锅,一旦冬瓜没有长到一定的个头,肉质就不够紧致,一下油锅就会塌掉,使得前功尽弃。

那么一个20斤的大冬瓜可以做几份八珍冬瓜盒呢?做这道菜肴只取冬瓜肉质最厚实的部位,经过切、挖后,每个冬瓜盒在装填食材前净重约为30克左右,每道菜肴是6个冬瓜盒,不到200克,一个大冬瓜可以做上5到6份八珍冬瓜盒,相当于实际使用了2斤上下的冬瓜肉,那么按照一个大冬瓜20斤为标准,浪费掉的冬瓜要占到了90%,并且是很难再做成其他的菜肴。

不要以为余下的冬瓜肉可以作为餐厅的员工餐,每天那么海量的冬瓜烧给员工吃,整个前厅后厨早就一片牢骚了,所以在冬瓜这一项上,浪费是很巨大的。

另外,烹饪这道菜还要准备专门的高汤,用鸡肉和猪骨熬出,需要长达8到10个小时的时间。鸡肉和猪骨两样东西缺一不可,因为需要鸡肉汤清鲜的味道和猪骨汤腻鲜的味道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口味上的最佳效果。

其次是人工上的成本。做这么一个菜肴,因为工艺复杂,所以制作的过程要花上更多的人力,老师傅要费心指点,厨房间要专门的人制作,基本上没有哪家餐厅的老板,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况且,现在就算是要找到一个够格的老师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算找得到,普通的待遇也不会让这些老法师们动心的。

现在,想要在餐厅里找八珍冬瓜盒这道菜基本是没什么希望了,除非在客人有特殊要求的宴席上。一般可以看见的只是一些“变种”,比如把烧饼剪开,在里面填进一些东西再继续烧成成菜,不管是外观、食材,还是口感、味道,完全没有了八珍冬瓜盒妙玉在外,精华内敛的境界。说到这一点,做这道菜师傅也只能哈哈一笑,表示无奈。

纵观整道菜,其实对成本要求高的,就是冬瓜这一样东西,但就是因为这个,却让八珍冬瓜盒无以承继。其实,如果厨房能力强一些、能将剩余的冬瓜做成其它菜肴,完全可以避免浪费,将淮扬名菜继续发扬下去。

不过,有些菜面临消逝的原因,看起来就更严肃了。

“芙蓉鸡片”,最早记载在《随园食单》上,是历史比较悠久的淮扬菜。

正宗的芙蓉鸡片取材鸡胸贴骨的里脊肉,去筋后,用葱、姜、酒浸泡一小时去腥,再用刀背轻轻拍打,令肉质松软细腻,再切成末状,加鸡蛋清搅拌,用盐、糖调味,捏成小片状,油炸时一片片接连下锅,如芙蓉花瓣纷纷掉落,煞是好看。

芙蓉鸡片的口味集鲜、嫩、滑为一体,即便是没有牙齿的人,靠着牙床也能吃这道菜。可惜鸡里脊肉的分量很小,而且用鸡蛋清打出鸡片的工艺要求很高,一个不小心就会散掉,调味时,调料的分量把握不当也会使鸡片颜色不够白,所以现在几乎没有厨师愿意用老配方做这道菜。

我们平时在餐厅里吃到所谓的“芙蓉鸡片”,其实就是将鸡胸肉跟鸡蛋清一起炒,完全背离了这道菜“芙蓉”的二字的内涵。

“雪花蟹斗”这道菜,可谓是蟹宴的祖宗。

做这道传统菜,要先拆出蟹肉和蟹黄,一起炒过后装进蟹斗内,盖上打好的鸡蛋清,在烤箱里先用100度的温度烘热,再用250度的高温烤一分钟。这道菜肴蟹香十足,上面的鸡蛋清饱满,松软且嫩,口感类似棉花糖,却比棉花糖浑厚一些。

在过去,这道菜除了工艺上的高要求外,也很考验餐厅的食材储藏能力,大多数餐厅就算有这么一道菜,也要九月份开始才能做,原因是需要等大闸蟹上市。

现在,食材储藏的难度已经不大了,但是蟹宴菜肴的表现形式却发生了改变。如今的蟹宴,在视觉上会尽可能地呈现螃蟹食材,有利于在新媒体上传播,像雪花蟹斗这种相对内敛的菜肴,已经比较少见了。

“百花鱼肚”也是一道老淮扬菜。鱼肚来自𫚔鱼,而且要求是体型比较大的野生𫚔鱼。

这道菜的工艺极其繁复,鱼肚涨发后需要在水中浸泡,然后煮过令其收缩,改刀成需要的形状,进一步入味烹饪后,再次修改外形,在鱼肚上镶嵌鱼茸,装盘与其他配菜完成拼图,最后上笼蒸2分钟。

干𫚔鱼肚(左);泡发后的𫚔鱼肚(右)

百花鱼肚鲜香浓郁,是淡水鱼内脏加工的极致之作。这道菜的各个环节难得颇大,涨发鱼肚开始就面临层层挑战,就连鱼肚上饱满的鱼茸做起来也要大费周章,可是客人们不会知道其中的辛苦,对于诸道工序一无所知,只在乎𫚔鱼肚这样并不罕见的原料,为何做出的菜肴价格要高于其他江鲜河鲜。

后厨用心良苦,却卖不出价格,厨师们也就不愿意把这道菜放在菜单上。像这样的情况,不止百花鱼肚这一道菜,厨房里的晚辈没有机会见证,工艺则进一步流失。所以,当老师傅们偶尔做一回,年轻的厨师自然是倍感新奇,可惜菜单上又没有,实操的机会也就很渺茫。

这就要提起另一个话题:大家都说,师傅教徒弟,都会留一手,是不是真的?

这些年结识了很多大厨,教徒弟留一手的,其实已经很少。新一代成名的中国厨师,都很看重创新能力,自己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就不怕把一身本事教给徒弟,有的,甚至还会激发徒弟的潜能,帮助他们开发自己创新能力。时代新了,大家的觉悟也高了,留一手,只会令整个美食行业停滞不前,再说了,现在网络那么发达,各种信息都能传播交流,绝活也未必留得住。

但是,有些传统的老菜肴,师傅们也想教会给得意门生,只是,食客们静不下心来品味、也不愿意为传统买单,教学的动力和情景就少了。

有时候,并不是师傅留了一手,而是时代抹去了那一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