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家有小寶寶,讓人最鬧心的是什麼事?哄娃睡覺一定能高票上榜。不管是全職帶娃還是在職上班,晚上哄寶寶睡覺,絕對是一件可以讓人筋疲力盡的活。

踩遍屋中的每一塊磚、營造昏暗的入睡氛圍、關門靜侯半個小時……任你用各種姿勢試遍各種方法,只要寶寶的小屁股一挨牀,立馬精神勁十足,雙眼圓睜,情緒繼續嗨。

一位寶爸哄娃,先把自己哄睡了

爲什麼寶寶入睡難

大部分寶寶都有入睡困難的情況,年齡越小越明顯,只有極少數只需輕輕的拍哄就可入睡。爲何會有這種現象呢?通常和以下幾點有關。

①缺乏安全感

小月齡的寶寶入睡困難,多是因爲他們還未適應外界的新環境,如果家人們把他們摟抱在懷中或者用包巾將他們圍裹住,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安撫,獲得感全感。所以小月齡的寶寶更容易依賴大人的懷抱。

②白天睡得過多

每個月齡的寶寶所需的睡眠時間有區別,新生兒每段睡眠的持續時間大概只有1~4個小時,之後便會醒來一兩個小時,以此往復。所以新生兒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時間大致是相同的。

但隨着寶寶月齡逐漸增大,白天睡眠的時間會逐漸減少,並集中到晚上。大部分寶寶到了9個月時可以實現睡整覺。如果寶寶白天睡得過多,必然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很可能要玩的很遲纔會有睏意。

③情緒影響

很多媽媽都有體會,如果寶寶睡前玩的太興奮又情緒高漲,很難讓他們迅速進入睡眠狀態。相應的,如果寶寶情緒低落,比如在白天受到了驚嚇,晚上就會容易哭鬧,難以安撫入睡。

④不良的入睡習慣

不少人認爲“奶、抱、搖”的哄睡方法就是不良的哄睡方式,我卻不完全贊同。只要是能把寶寶順利哄睡的方法,如何能稱爲不好呢?

但前提條件是家人一定要把握健康和安全的尺度,如果一味的追求快速哄睡,而濫用了奶睡、抱睡等方法,就會促使寶寶養成不良的入睡習慣,形成哄睡難的惡性循環。

四種哄睡方式威脅娃健康

1)含着neinei睡覺

不管是母乳餵養的寶寶,還是喝配方奶的寶寶,都有一大批奶睡的“真愛粉”,當然,這種習慣在母乳餵養的寶寶中比例要更高一些。

從新生兒階段開始,含着媽媽的neinei就可以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安撫。哭了、餓了、困了,只要媽媽把neinei往寶寶的嘴裏一塞,效果立竿見影!

但如果在寶寶3~6月齡後,仍然保持着這種習慣,就可能演化成一件糟糕的事。

月齡越大,寶寶的依賴性越強,更會長時間含着neinei睡覺,有意無意的就會喫上幾口,這對寶寶的腸道健康發育是非常不利的。

而寶寶的面龐伏在媽媽的胸前,還會增加窒息風險,建議媽媽們在寶寶滿3月齡後逐漸戒除奶睡的習慣。

2)大力搖晃

搖睡也是一種常見的哄睡方式,輕柔舒緩的搖晃,本身不會帶來健康危害,但如果寶寶哭鬧嚴重,家人哄睡的心情又比較急切,就下意識的增大搖晃幅度和頻率,動作變得比較激烈。

對於頭部的重量能佔到身體重量1/4的寶寶來說,激烈的搖晃絕對是件危險的事。他們的頸部支撐性還比較差,大力搖晃會讓寶寶的大腦與顱骨碰撞,嚴重情況下會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3)恐嚇入睡

“寶寶快睡覺,大灰狼來啦。”“天黑了,老虎出來咬屁股了。”

恐嚇式的哄睡方法在你家常見嗎?寶寶聽到這些嚇人的故事就鑽進被窩裏,真的能睡好嗎?

其實不然。恐嚇式的哄睡方法會讓孩子精神緊張,往往更難睡着。即便入睡了也睡不安穩,容易做噩夢,令睡眠質量大打折扣。

4)俯臥睡姿

美國兒科學會和很多兒科專家曾多次呼籲,在寶寶還未熟練掌握翻身前,不要採用趴俯臥睡姿。

年初的女嬰練習趴臥造成窒息身亡的事件猶在眼前,家人切不可爲了鍛鍊寶寶抬頭、翻身而讓寶寶長時間趴臥,哪怕是短暫練習,也應在身邊看護。

如何看待寶寶入睡難

其實,除了少數高需求的寶寶之外,大部分寶寶入睡難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入睡習慣。

舒適的睡眠環境(光線、溫度、寢具),固定的入睡程序(洗熱水澡、讀繪本、講故事等)以及恰當的哄睡方式都可以幫助寶寶儘快入睡。

隨着寶寶的月齡增加,夜晚越來越容易睡整覺,入睡也會更加規矩自然,真正讓爸媽們感到痛苦的,也就是那麼幾個月。

與其用不恰當的方式追求快速哄睡,倒不如好好珍惜這段被需要的時光,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纔是一勞永逸的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