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千古傳誦的詞,對於文學愛好者或者詩詞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詞的作者就是五代時的著名詞人李後主一李煜。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 》可說是其一手促成。

圖片來自網絡

01南唐後主李煜危難之際想起了韓熙載

韓熙載何許人也?竟能讓一代君主記懷。韓熙載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勤學苦讀,高才博學又精音律、善書畫,約二十二歲時登進士第,年青時有傲視天下之才,且胸懷遠大的抱負,然而卻因此招致非議,被視爲狂妄不羈之徒。

在後來的人生中,韓熙載可謂宦途坎坷。當時中原之士南遷的很多,大都得到擢用,唯獨韓熙載沒有被重用,這可能跟他給人留下的性格孤傲,不拘小節這種印象有關。到了李璟時代,韓熙載由於曾輔佐李璟,因而一度受到重用。

圖片來自網絡

南唐後主李煜即位後,本也重用他,皆因其處事不圓滑,加之縱情聲色,被人彈劾,雖經乞哀得以留任,但在皇帝眼中卻是可有可無了。韓熙載自然還是過起了以往那種縱情聲色的日子。

李煜多才多藝,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尤以詞的成就爲最大。他的詞雖寫得極好,但在政治上受命於危難之際卻不能力挽狂瀾。960年正月,趙匡胤發動兵變,滅周建宋。

圖片來自網絡

八年後,趙匡胤剷除了統治集團內部的反對派,向南方發兵,先後消滅了湖北、廣東、四川的南漢、後蜀等政權,直逼建都江寧府的南唐小朝廷。李後主這時又想起了先前被他冷落的大臣韓熙載,有了任其爲相的想法,以助挽救危亡。

02韓熙載夜宴歡愉,瞞天過海

受到冷落後的韓熙載,本就抱負盡失,常於家中廣招賓客,宴飲歌舞。在宋軍兵臨城下之際,他的頭腦倒是比以往靈敏得多。這個出身北方貴族、年輕時即負盛名的韓熙載豈有看不到歷史的大趨勢!

圖片來自網絡

南唐必亡,宋朝一統天下已不可逆轉。但是作爲南唐的臣子,隨時會受命赴難,因此,他正好借沉緬聲色來掩飾自己,避免“入相之命”,於是更勝以往,夜夜笙歌。李後主對其仍存疑慮,爲了察個究竟,便派翰林待詔、宮廷畫家顧閎中等夜至韓宅,竊畫其景。

實際,此時韓熙載已別無出路,陸游在《南唐書·韓熙載傳》與《釣磯立談》等書均說:韓熙載認爲“中原王朝一直對江南虎視眈眈,一旦真命天子出現,我們連棄甲的時間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如何能夠接受拜相,成爲千古之笑談?”這已道明瞭箇中原因。

圖片來自網絡

03顧閎中竊畫夜宴,成就名畫

李煜曾經想拜韓熙載爲相,這在《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陸游《南唐書》等諸多典籍中都有所記載,應該是無疑的,李煜當時需知道韓熙載的真相,以便確定是否重用。因而顧閎中受於君命,夜至其府第,竊窺之。

畢竟夜間到人家府第做“間諜”是不光彩的事,現場窺畫若被發現多尷尬!顧閎中便運用“目識心記”這一高超的傳統創作方法,藝術地再現了韓宅夜宴樂舞的情景,成就了一幅十世紀舉世無雙的名畫《韓熙載夜宴圖》。

圖片來自網絡

“目識心記”這一創作手段在中國古典繪畫中佔據重要地位,對其記載最早出現在《宣和畫譜》中“……乃命顧閎中夜及其第,竊窺之,目識心記,圖繪以上之。”從中可看出顧閎中是一位有着“目識心記”高超藝術創造力的畫家。

顧閎中“目識心記”窺畫的這幅《韓照載夜宴圖》,全畫宋幕本現存故宮博物院,依次分爲:聽樂、觀舞、休息、清吹、送別五段。各段呈現不同的內容,對人物的描繪表情各異、栩栩如生,有力地表現出各人不同的心理與性格。

圖片來自網絡

在五個段落之間,作者巧妙地利用當時主要的傢俱屏風,作爲間隔與銜接,使各不相混和渾然一體,體現了我國繪畫的傳統特色。全畫中無論人物造型、用筆、設色,都技藝高超,功力精深,寫實水平較唐代繪畫有了明顯的提高。

通觀全畫,韓熙載在縱情享樂的表象下,眉宇間流露着深深的憂慮和久蓄心底的壓抑之情!顧閎中生動地刻畫出了主人翁複雜的心態,是我國古代繪畫中刻畫人物心理極爲成功的一幅傑作,可謂國之瑰寶,此畫代表了我國早在十世紀時民族繪畫藝術的發展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