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元年,剛繼位的嘉慶帝便下旨舉行選秀,這次選秀嘉慶看中了一名15歲少女,不過,嘉慶並沒有將此女納入自己後宮,而是將其指給兒子綿寧爲嫡福晉,綿寧即後來的道光皇帝,因此,本文要講的便是清宣宗道光帝的原配:孝穆成皇后。

孝穆成皇后來自一個非常顯赫的家庭,高祖父是康熙朝輔政大臣果毅公遏必隆,曾祖父是領侍衛內大臣尹德,祖父則是乾隆朝名將阿里袞,父親布彥達賴不但享有子爵,還做到了戶部尚書,此外,孝穆成皇后還有一個姑姑(阿里袞之女)嫁給了乾隆第十七子永璘(慶僖親王)爲嫡福晉。

從家世來看,孝穆成皇后這一支鑲黃旗鈕祜祿氏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八旗世家中的翹楚了,畢竟“鳳巢之家”並非浪得虛名,正因如此,孝穆成皇后才被嘉慶一眼看中,將其指給兒子綿寧爲嫡福晉。

不過,自從孝穆成皇后嫁給綿寧之後,嘉慶便越來越對這個兒媳不滿,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綿寧不僅是嘉慶的嫡長子,還是當時嘉慶唯一成年的兒子,因此,爲嘉慶增添皇孫的任務就落在了綿寧的身上了。可是,自從孝穆嫁給綿寧之後,她的肚子始終不見動靜,而且,不僅孝穆生不下兒女,甚至就連綿寧其他侍妾也沒有生育,這令嘉慶十分苦惱。

爲此,嘉慶甚至一度對選擇綿寧爲繼承人產生了疑問,這個疑問當然與綿寧是否能夠生下兒子有很大關係。從後來的情況來看,這孝穆的身體應該是不太好,這是她不能生育的關鍵,而且孝穆又是一個御內極嚴的嫡福晉,對綿寧身邊的官女子管控極嚴,因此,其他女子也沒有爲綿寧生育。

這種情況在嘉慶十三年發生了改變。

嘉慶十三年的正月,疾病纏身的孝穆不幸去世,年僅28歲。也就在孝穆去世不久,綿寧身邊一名輝發那拉氏官女子生下了皇長孫奕緯,這令嘉慶龍顏大悅,立刻下旨將輝發那拉氏賜封爲綿寧側福晉。

不過,此時的綿寧還是皇子身份,因此,嘉慶以皇子嫡福晉的規格爲孝穆舉行了喪禮,將其葬在了王佐村園寢。

十二年後,孝穆的丈夫綿寧繼承了大清皇位,是爲道光皇帝。道光繼位後,並沒有忘記這位結髮妻子,將其追封爲孝穆皇后,同時,道光還在東陵的寶華峪修建陵寢,於道光七年將孝穆皇后從王佐村園寢墓地中挖出,遷葬到了寶華峪陵寢地宮。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僅過了一年,寶華峪陵寢地宮就出現了滲水,地宮滲水,這是帝王在陵寢修建方面最忌諱的一件事,因此,道光帝果斷廢棄了寶華峪陵寢,改到西陵的龍泉峪修建陵寢。同時,孝穆皇后被人第二次從墓中挖出,暫時安置於寶華峪的正殿。

道光十五年,道光在西陵選定的龍泉峪陵寢修建完成,這一年,孝穆皇后被葬入陵寢地宮,這位被人兩次從墓中挖出的大清皇后終於得以入土爲安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宣宗實錄》《清皇室四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