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盤帶我去旅行之海口人民公園

陳子逸

“羅盤帶我去旅行之XX”文章是系列,內容涵蓋傳統民俗、人文建築、風水、自然地理等。欲瞭解更多傳統文化,敬請閱讀《天意密碼》,某寶網搜書名。

我在海口人民公園逛了十年,沒有發現古蹟。前些天我朋友圈看到一個網友發了一張石像圖,我就問她這是在哪裏?她說在海口人民公園。

班帥廟。你一定沒有想到一個廟建在公園裏。其實是先有廟,纔有的公園。班帥指的是班超。班超沒有來過海南,爲何這裏的民衆卻建班超廟?這個無從考究了。得知道這個廟是哪個時期所建的,才能瞭解那一段歷史。但現在不知道。只是知道班超是戰神,又是護國佑民的大將軍。海南人民可能因此產生崇拜而建的廟。

此廟是坐南朝北的,大家應該覺得奇怪。其實南邊高,北邊低;從風水的格局看,是要坐高面低的;不然海南長年臺風下雨,早把廟淹壞了。

門上的四爪龍雕刻,這門有些像現代複製品,看起來還是比較新的。四爪龍是臣子所用,皇帝是用五爪金龍。相傳大英山立有四廟。一爲伏波廟,爲紀念漢兩伏波將軍開瓊置郡的功勞而建;二爲關聖帝廟,爲紀念三國忠義將軍關羽而建;三爲班帥廟,爲紀念東漢帥侯班固班而建;四爲何公廟,爲紀念明代一何姓將軍的英勇而建。"四廟"早已損毀,遺址仍殘存不少文物。尚存石匾一方,上有"德配穹窿"四個大字,左下書有"萬曆戊申”公元1608年孟冬吉"字樣,右下落款爲"蓬萊仙客倪涼題"。得出的結論此門是最近幾年才建的複製品,筆者以前經常去海口人民公園都沒有發現此門。這裏的建築最早應該是明朝時期,最晚就是清朝時期。那明代的石匾現在看不到了。

這裏有翁仲石像、石馬、影壁、神龜。這像是一個墓的格局,不像是一個廟。但神道兩邊的石像都是面對面的,這裏竟然不是;讓人摸不着頭腦。影壁後面不是墓。

乍眼一看,這是一隻石羊。其實這是馬。石羊是有角的,這個雕像沒有。脖子上的鬃毛可以看出這是一匹馬。在海瑞墓那邊的石馬比這隻要高大的。在古代官階越大的,配的這些石像就越大。五品以上的官階官員才能在神道邊擺放石馬石人的,六品以下官員不能擺放石馬石人。海瑞是二品官階,班超是定遠侯。按理說班超廟的這些石像都不會比海瑞墓的小的。當然,他們所處不同朝代所建的就不同。海瑞墓的神道邊石馬都還刻有馬鞍,比這個石馬要精緻很多。有兩種原因,一是海瑞墓的石馬建造的年代比這裏的石馬要晚,所以工藝先進,精美。二、這石馬是民間建造,所以沒有建造那麼精美,但六品以下的官員根本不給用,這個石馬說是民間建造有些說不過去。綜合來推斷,筆者認爲這些構件應該是明朝萬曆年間的。

這仲翁像不算小。一般人認爲仲翁是文將,其實仲翁是亦文亦武。仲翁的原型是秦朝時期的一個大力士,是武將。但造型是文將。左文右武,左邊的石像代表文將,右邊的代表武將。若是皇陵的神道邊則會放一個武將造型的石像。

這是贔屓(bi xi),龍九個孩子中的一個,主要是揹負東西的。這上面原來是揹負一個石碑的,但是石碑找不到了,石碑上是會記載這些建築的年份和事情的。這贔屓周圍建成一個“池子”。這物件是古代的了。

影壁的正面是麒麟。麒麟望月,表達的是人們對美好的一種嚮往。

背面是鯉魚躍龍門。有拼接的痕跡,這是因爲文革時期被毀壞過,又被村民拿材料粘接上了。

影壁後面有一塊構件,上面有一個印,我看不懂上面的字。

還有這個道光年間的墓碑,至今200多年。但從顏色看,這墓碑不比影壁的時間久。有些會說這墓碑會不會就是放在贔屓上的?這個肯定不是的。海口人民公園之前叫“大英山”,是近代歷史中兵家必掙之地,也是一塊風水寶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