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19年(645),唐太宗率領六軍徵高麗,太子一直隨行,苦勸他放棄征討。

唐太宗嚴厲斥責,將太子留在定州作爲監國,高士廉等大臣輔佐。太子送唐太宗一件褐色袍子,太宗穿在身上出征。

隋朝時候修建了京杭大運河,北端到達涿郡,就是現在的北京附近。隋唐時期出征高麗,都是以這裏作爲基地,京杭大運河可以把物資運送過來。

現在從北京出發經瀋陽到朝鮮可以走遼西走廊,大約1000公里路程都是平原交通很方便,而在唐朝時期馳道到這裏只能通到碣石(葫蘆島綏中)。秦漢至隋唐各朝,從中原到東北的主要路線是出榆關再順大淩河谷經建昌(現葫蘆島所轄)、朝陽轉而向東到東北重鎮遼陽。唐朝時期還記錄遼河下游有“遼澤泥潦,車馬不通”,“遼東以西水潦壞道數百里”。

這樣的路線,交通極爲困難,一擔糧食三個農夫輪流送才能到達前線,同時水軍走海路與主力配合也有困難。

春天開始,唐軍深入高麗,連續取得勝利,6月份打到了朝鮮的安市城,在這裏僵持不下。僵持到了9月底,唐太宗身穿太子送的褐色袍子已經感到寒冷了,終於下決心退兵。

歸途中唐太宗仰天長嘆,要是魏徵還在話,他肯定會阻止我出征!

直到回到定州,太子親自送來新袍子,唐太宗才更換。

隋唐時期多次征服高麗失敗, 到唐高宗時期才征服,但不久以後高麗又反叛,未能徹底佔領。

失敗的原因主要是路途遙遠,尤其是遼西走廊當時還是沼澤地,後方運輸線不能保證。另外那裏氣候寒冷,到了冬天不利於作戰,所以在唐朝時,還不具備完全佔領條件。

而唐太宗執意穿一件袍子不換,既有臨行前與太子約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自己也知道高麗氣候嚴寒。他事實上以穿袍子的感覺來判斷時間,如果穿袍子不能禦寒了,說明惡劣天氣來到,不能攻下高麗全境,就必須退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