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壯士”退入租界一年之後,謝晉元督率部下,在孤軍營內勵精圖治,重新制訂教育、體育、生產各項計劃,勖勉部下“含辛茹苦,以待光明來臨。”他在請來大學生組織官兵學文化的同時,還規劃和實施了一定的經濟活動,讓孤軍們普遍學會了兩種以上的技藝,爲戰後的就業和服務社會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也解決了孤軍的生存問題。那麼,這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謝晉元

醞釀過程

謝晉元在講堂上對官兵們說:“中國抗戰是持久的,快則十年、八年,慢則二三十年,最後勝利一定屬於我們。但是,到那個時候大家怎麼辦?只有現在學會一門技術,才能繼續爲國家效力。”

1939年“八一一”辱旗一週年紀念之後,8月21日,謝晉元寫信給租界何德奎副總辦,提出六點要求,其中要求允許孤軍開展手工勞動。同時,國民黨在上海的地下組織也和何德奎聯繫,希望他在不違背工部局利益的前提下,讓孤軍開展生產自救活動。工部局總辦菲利浦把謝晉元的信件批轉給萬國商團司令亨培上校等人。

1939年8月26日星期六下午,何德奎拜訪謝晉元,租界工部局正式允許孤軍們在營內開展手工勞動。

襪子毛巾

謝晉元根據經濟工作規律,先易後難,逐步發展,首先組織襪子、毛巾的生產。

謝晉元和上海的企業家關係好,這次又請一向熱心的榮德生支持。榮德生安排申新九廠吳昆生廠長以優惠價格供應孤軍們棉紗,開織襪廠的衛聚賢也借了六七臺織襪機給孤軍們,在襪廠派來的老師傅們的耐心指導下,孤軍的襪子生產走上正軌了。以後又逐步擴大規模,購買織襪機,達到了40多臺。一人一機生產長筒襪,二人一機生產短筒襪,每天有100多人蔘加織襪勞動。開始時每人每天生產兩三雙,到後來一人一天可生產十二雙。

除了襪子生產,後來又通過來料加工,生產孤軍牌毛巾。

生產肥皂

襪子、毛巾成功之後,謝晉元又組織大家生產肥皂。從1903年起,英國肥皂湧入上海,再從這裏銷售到全國各地,英國肥皂壟斷了中國市場。1921年,五洲藥房總經理項松茂開辦五洲固本皁藥廠,生產的五洲固本肥皂和英國肥皂開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孤軍營生產肥皂,這在當時算是比較先進的化工技術,產品又與民生密切相關。爲了生產肥皂,三十多人去學習技術。他們雖然有一點文化,但請來的老師只會理論,沒有實際操作能力。他講起來理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當他用直接法生產肥皂的時候,幾次三番製造出來的肥皂,不是凝固不好,就是脂肪酸含量過低。折騰了幾天,浪費了許多甘油、牛油、工業鹼等原材料,還是沒有做出合格的肥皂。

五洲藥房的總經理項松茂因爲是抗日救國委員會委員和義勇軍營長,被日軍抓捕到江灣海軍司令部,和11位店員一起被殺害。其子項繩武接任五洲固本皁藥廠總經理後,在楊樹浦總廠建成15層的五洲大樓,又在滬西建成了二廠,閘北建成了三廠。項繩武接到了謝晉元的求助信,便派出一位師傅,細心指導孤軍們製造肥皂,他用分析法取代直接法,增加了工序,掌握了火候,很快便生產出了合格的肥皂,在大家的努力下,產品的質量可以和五洲固本肥皂媲美。三十幾個人,每天兩班倒,產品供不應求。

謝晉元命令部下鄧英負責經濟工作,伍傑負責經濟委員會和手工業生產,李春林區隊長負責肥皂組,陳豈凡升爲排長後負責織襪組。謝晉元爲了便於管理和學習、軍訓和生產需要,對連隊編制做過三四次變動,人員多少也進行了調整,有時連長也稱之爲分隊長,排長稱爲區隊長,但是四個連隊的總體格局沒有變。

謝晉元反覆強調要節約原材料使用、覈算成本、產品質量要精益求精。產品上用“孤軍牌”商標,圖案是一頂鋼盔、兩支帶刺刀的步槍,交叉在下面。“四行孤軍工務社”的圖章,中間圖案是四行倉庫的外形,用以對外聯繫。

由於孤軍牌產品物美價廉,質量好,售價低於市場價,所以很受歡迎。每天到營內慰問參觀的羣衆都要買一些回去自用或者送人。另外一部分肥皂送給地下工作人員、退入南市滯留法租界的一千多名友軍、受日僞迫害的困難羣衆。大部分則由永安、新新、大新等大公司銷售。

藤器木工

當編織襪子、毛巾和生產肥皂走上正軌之後,謝晉元又組織大家編織藤器、製造木器和開展汽車駕駛培訓、修理等業務。

謝晉元出生於粵東梅州蕉嶺山區,他有感於中國山區遼闊,藤條、柳條等資源豐富,編織所需設備和成本少,認爲這是手工藝中最良好、最適合、範圍廣泛的手工業,所以大力提倡孤軍學習此技術,號召大家踊躍參加。他說:“學會這門技術,今後就算回到窮鄉僻壤,也能組織滕工勞動。”

很快,藤器編織便開展起來了,從小凳子、小椅子開始到各種柳藤筐、籃子、靠背椅、躺椅都生產出來了。

木工組因爲技術比較複雜,工具又受限制,所以人比較少,但桌子、凳子之類的產品也生產出來了。

藤工、木工組共50多人,由李春林區隊長任組長,肥皂組改由陶杏春負責。

謝晉元根據生產發展,陸續沿營區西邊大禮堂北側蓋起一排房屋作爲車間。在四連宿舍西側蓋了藤器、木器工場。

孤軍牌襪子、毛巾、肥皂、藤器、木器品在市場上十分熱銷,常常供不應求。上海人民敬愛英雄,都以能買到孤軍牌產品爲榮。銷售收入除了用以維持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外,還捐款支援抗戰,其餘用來補貼孤軍的伙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用度,所以大家的積極性很高。

汽車培訓

在生產進展順利之後,謝晉元又籌劃實施汽車駕駛培訓。駕駛汽車在當時是一門很熱門的技術,但房屋、設施的投入比較大,成本比較高,預計要5000多元開辦費(後來實際用了6000多元)。謝晉元聯繫了上海最大的祥生、雲飛、銀色、泰來四家汽車出租公司,提供二手的卡車、小汽車各一輛,並派來了駕駛教練。謝晉元安排宋福華負責,1940年2月12日正式開課了。以三個月爲一期,每期六個班,每班六個人;安排六個月,計劃分兩期,共培訓72人。

首先,謝晉元聘請上海交大兩位教師來孤軍營講授汽車的機械原理及其構造,每個星期兩次,在下午上課。然後由出租公司的師傅(教練)教授學員換排擋、剎車等技能,再上車操作,由於大家興致高,很多學員用了大約一加侖汽油就學會了開車。然後在教練的指導下,沿着大操場繞圈子,逐步熟練起來。

學會駕駛汽車不難,但是兩輛汽車因爲是快要報廢的二手車,經常拋錨,謝晉元又想到了如何教學員們學修車,爲此他撰寫了文稿請人送到《中美日報》刊登,聘請肥皂、汽車修理等技師,徵求機器、汽車等。招聘到人員之後,又爲學員進行維修汽車技能的培訓,培訓時間延長爲十個月一期。此外,謝晉元還通過招人,指導開展了牙膏的生產,同樣獲得了成功。

之前,謝晉元請了許多高校學生到營內爲孤軍們授課,傳授文化知識,這些大學生很多是地下國民黨員、中共黨員,他們也提出想學開車。經謝晉元批准之後,他們插入學員中學習駕駛。兩期實際上培訓了80多人。學會開車後,多位學員提出要去內地抗日,由謝晉元聯繫好,寫了條子,送到聯絡處,一站一站地送他們去大後方,再上抗日前線。所以,當時在全民族團結一心,共同抗日的旗幟下,各黨派的青年都十分敬重謝晉元。

意義非凡

孤軍在營內經常調換工作崗位,一是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特長的工種;二是爲了多學會幾門技術,一般的人都會二三種以上手工生產技能。按照謝晉元的原意,可以讓他們今後有一技之長,便於尋找工作,服務社會。

可以說,謝晉元的這個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例如,四連的班長張青軒,山東人,1934年參加了88師補充團就跟着謝晉元,孤軍營時學了汽車駕駛和修理,1951年上海市政府勞動局安排他在四川路橋北邊的信誼藥廠任駕駛員,一直工作到退休。(賴晨)

相關文章